第401章老将私心:扶持樊千秋,抗衡卫青,汉军不许外戚独大!
“你不知兵?老夫看你是在藏拙,你若是不知兵,怎能献出新式马具?你若不知兵,
怎会给老朽那救命的舆图?”李广瞪眼道。
“只丶只是巧合罢了,巧合罢了。”樊千秋是哭笑不得,他倒忘了此事了。
“李将军,所言极是,依我所见,樊千秋若领兵征匈奴,未必比那卫青差,说不定军功更盛。”程不识亦笑看道,似乎有不满。
“谈呀,卫将军是天生帅才,下官怎与他比,比不了的,比不了的。”樊千秋再两面拱手谢道,内心倒很感动。
“军中无戏言,我二人加起来已百二十岁了,可未说笑,让你从军,可都是一番肺腑之言!”李广忽然正色道。
“—”樊千秋一时愣住了,他这才意识到,这两位老将军今日竟也是有备而来:当真是想让他投身到汉军中。
他没有再拒绝,而是开始飞快地思索了起来,在史书上,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方正直率之人,断然不会结党营私,更不会谋逆啊。
那今日是为何,竟然非要他投身到汉军之中?
樊千秋的目光在两位宿将的脸上来回地打量,终于在他们那灰白的剑眉之间找了一丝郁结。
再回想他们刚刚说的话,才猛然发现了端倪。
这老哥俩竟是在斗气啊,倒不是和卫青斗气,而是和刘彻这皇帝斗气。又或者说,他们两人并不希望看到汉军之中,外戚挡道!
哪怕这外戚是军中的翘楚,哪怕这外戚让他们心服口服,哪怕这外戚已经立下了不世战功。
可是终会究留许多的隐患。
他们不能在朝堂直接上书,便只能用这种斗气的方法“隐晦”表达。
倒也是出自于拳拳忠心了,更是能和樊千秋的想法不谋而合:汉军之中形成制衡,对大汉上上下下都是件好事。
只是,樊千秋希望两位老将军是角力的一方,两位老将军则希望他是角力的一方。
稍停,樊千秋便退后一步,端端正正地对着李广和程不识这二位老将行了个军礼。
他们能如此开诚布公,也省去了樊千秋今日和以后不少麻烦和口舌。
“承蒙两位将军错爱,下官不甚徨恐,徜若再只是一味拒绝,那便是不晓事了,只是我如今才刚履新职,不可弃官而去——
“不过两位将军放心,日后边塞若要用到下官这几十斤骨血,我自当跃马扬刀,纵使马革裹尸丶血洒黄沙丶战死疆场,亦不惜!”
樊千秋说得非常诚恳,若说他以前是因为想利已才不愿从军,那此刻见到两位为大汉征战半生的老将,自然而然萌发了从军之心。
“好好好,有你此话,我们此等老朽倒也便感到几分欣慰了,”李广感叹了一句,眼神闪铄,定神才道,“来,先议今日之事。”
“还请二位将军先坐,下官来给你们伺茶。”樊千秋再请道。
“那躬敬不如从命。”李广和程不少说完后,才在榻上落座:榻上垫着丝绵垫子,这让二人对樊千秋的感观又好了一些。
他们虽已是“老朽”,但仍是朝堂上的九卿,在汉军中威望极高,想奉承他们的人不知几何,但那些人却都是别有所图。
至少十之六七是想借他们在汉军中的“势力”,为自己谋得私利。
可这樊千秋却很不同,虽然言行礼仪很周到,甚至对李广有“救命之恩”,但是却从没有索要过“谢礼”。
今日,他们将这大礼直接送上门来了,没想到对方竟还拒绝,在追逐名利的朝堂,此子倒真算是一股清流。
三人各自在榻上落座,樊千秋不急着入正题,而是烧水泡茶,用后世泡茶的手法,给李程二人慢慢地伺茶。
从先秦开始,上到皇帝宗亲,中到勋贵豪猾,下到黔首贫民,便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与后世有所不同,此时说是饮茶,倒不如说是“吃茶”,茶叶直接放在水中,有时还要再添加其他食材一同熬煮。
茶煮熟之后,倒是也能果腹,却与“雅趣”毫无关系。所以,在此时的大汉上下,主流饮品仍是酒一一各种各样的酒。
“此茶是我特意让荥阳几家农户种的,每年仲春时,只摘取顶上最嫩的几片叶子,晾晒丶炒制丶存储,香味极雅————”
“还有这水,去年雪最大时,我命人去山中凿了冰,晶莹剔透,与这仲春的茶叶最相宜,二者配合,自是相得益彰。”
樊千秋说完,便将茶斟到李广和程不识面前的杯中,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透亮的茶,更未闻到过飘散此间的淡淡的茶香。
于他们而言,这香味和酒香有些相似,但淡雅许多,让人忍不住想嘎,又不敢嘎。
“来,将军,请饮茶。”樊千秋请完,端起杯子将茶饮入口中,却不吞下,只在口中不停回味,最后才缓缓地入了喉。
李广和程不识见状,便也端起了茶杯,学着樊千秋的模样,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慢慢地品味。
过了许久后,他们才将杯子放了下来,却未立刻说话,似乎在遣词造句一一毕竟,接受新事物,不可能是一而就的。
“此茶,虽然味苦,却有回甘,一时难评,确实不让人生厌,稍加适应,想来能品出些妙处。”李广说完便又饮一杯。
“正是,不仅回甘,更能生津,比寻常白水还解渴些,若是与饮酒相比,此茶倒也是极好入口。”程不识亦再饮一杯。
“两位将军,如此泡茶丶饮茶,还能提神丶清热丶解毒,若兵卒出塞时,带上此茶,
良处颇多。”樊千秋加紧一步道。
李广与程不识对视一眼,他们这才明白樊千秋为何先请他们饮茶,他们伸手拈取了一些干茶叶掂了掂,发觉非常地轻。
“塞外风大天旱,水源亦不易寻到干净的,只能饮酒,饮酒却又会误事,若是饮茶,
倒是良策。”李广若有所思说道。
“何止是出塞呢?在长城四处的烽燧之上,亦是如此,这茶叶很是轻便,输送不难,
比盐更轻。”程不识亦点头附和。
“两位将军慧眼,还请你们借机向上进言,在军中推开这饮茶的新法子,也算我为将土们做些事。”樊千秋行礼谢道。
“这是自然,我二人年后便向陛下进言,”李广笑了笑又接着道,“樊千秋啊,你还说自己不知兵,此事便很知兵!”
“只是略知,只是略知。”樊千秋笑道。
“你今日用张汤的名义请我二人前来,不会只为了谈论茶的事吧?”程不识一语中的,戳破樊千秋让张汤称病的原因。
“下官若知道两位将军如此平易近人,便也不会多此一举了,”樊千秋接着笑道,“确实,不只是因为这茶叶的事。”
“恩,既然现在知晓我二人平易近人,也不必再拐弯抹角了,有什么事,只管直言吧。”程不识平静道,似看穿真相。
“下官回长安之后遇到了难处,还请两位将军帮我。”樊千秋不再遮遮掩掩了。
“什么难处?”李广冷声问道,眼光竟变得更加锐利了起来。
“巫蛊之案,县官已经下诏让下官专门查办,可是各寺各衙,先前各行其道丶捉捕过多,以至民心动荡,我怕不好查。”
樊千秋说完之后,便极自然地笑了笑,想要让此间忽然凝滞的气氛稍稍松懈些,
“你是何意?直说即可。”李广再冷道。
“下官敢请二位将军莫在两宫之中搜查捉拿嫌犯。”樊千秋再次诚恳地行礼道。
“你先前与何人议过此事了?”程不识亦询问道。
“长安令义使君,他已经应允了,不再在长安城中搜捕抄检,关押在狱中的嫌犯亦会一一甄别,能放都放了。”樊千秋道。
“义纵管的是长安城的黔首,自然可以松些,但两宫却关系着皇帝和太后的安危,不能不严查。”李广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李将军说得是,巫蛊之案的源头在宫中,岁人亦在宫中,怎能不查?万一再行岁事,惊吓到县官太后,我等有罪。”程不识说道。
“两位将军错意,不是不查,而是由下官来查,兵卫莫特意去抄检搜捕,只要如常值守,发现歹人,捉来廷尉寺即可。”樊千秋道。
“你是怕我等抢功?”李广燮眉,不悦地问道。
“倒不是怕二位将军抢功,是怕二位将军惹。”樊千秋亦正色道。
“这祸从何处来?”程不识意味深长地问。
“巫蛊之案根源在未央宫中,两位将军亦有些嫌疑,不管能不能查出来,旁人都不信,不如不查,让我来查。”樊千秋似笑非笑道。
李程两位老将军虽是汉军老兵,却不是看不清楚情形的“粗鄙”,自然知道这巫蛊之案的背后牵扯甚广:只是职责在身,不得不查。
他们自然都是忠臣,却也有自己的忌惮和害怕,所以这半个月来,只能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中自欺欺人地大肆搜捕。
虽然也抄检到了不少巫蛊之物,但也只是宫女和内官偷偷带入宫中的神祖木偶,用来寄托哀悼思念,却与巫蛊之案没有任何的关联。
“两位将军若再这样追查下去,只怕营中的宫女丶内官和兵卫会更加恐惧,一旦恐惧,便要祷告,鬼神之事定会更多。”樊千秋道。
“”李广和程不识眼中闪过了一丝惊慌不安,他们顺着樊千秋的思路稍稍往下想了片刻,便不敢再往下想了,他所料定然不错。
“更何况不是下官看轻二位老将军,二老其实知道巫蛊的源头在何处,只是不敢往那处查。”樊千秋笑道,“但下官,敢查。”
“你—是何意?”李广饮了一杯茶镇定片刻,他曾在“接受梁王将印”之事上吃过大亏,若有可能的话,他绝不愿意再碰此类事。
“”樊千秋笑了笑,用手指沾了沾还算温热的茶水,而后在案上写了一个“陈”字,接着又飞快地抹去,并未留下任何的痕迹。
只是这短短的一瞬,李广和程不识便微微往后坐直了些,似乎已经消失的那个字有神力,能给这看见的人带来杀身之祸丶血光之灾!
“两位老将军,今年汉军还要大举出征,宫中若不稳定,军心也会不稳定。”樊千秋意有所指地敲了敲案面,又看了看门外的卫广。
“—”李广和程不识亦往门口看了看,便认出了卫氏兄弟,自然心领神会。
“下官若说得有些道理,还望二位将军帮下官的这小小的忙,莫再查此案。”樊千秋再正色行礼请道。
“我李广不善拐弯抹角,你说的是正论,便依你所言,未央卫尉寺不再在宫中搜捕了,若是捉到嫌犯,交由你处置。”李广先说道。
“长乐卫尉寺亦会如此。”程不识附和。
“两位老将军深明大意,下官谢过二公。”樊千秋急忙起身,再执晚辈之礼谢道。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事要我二人帮吗?”李广面色和缓道。
“倒还真有两件事。”樊千秋笑道。
“看看,此子讨好你我,亦是有所图啊。”李广摇头笑言道,“说吧,有何事。”
“下官查案定要出入未央宫,但是这廷尉卒不便带进去,想向李将军借一个人,带一队剑戟士在,助我在宫中拿人。”樊千秋道。
“你有皇帝的诏书,此事不难办到,你说,要借何人?”李广问道。
“自然是未央卫尉寺的左都侯李敢最合宜。”樊千秋笑说说了此名。
“你—要借敢儿?”李广皱眉似有疑云,他没想到樊千秋竟会“借”自己的这个幼子。
李广共育有三个儿子,从长到幼分别是李当户丶李椒和李敢。
其中,李当户已战死,李椒正在代郡任一县令,最像李广的幼子李敢则被留在了他身边。
李广看了几眼樊千秋,猜不出对方是随意选的,或特意挑的。
“恩?李将军有难处吗?”樊千秋问道:他当然是故意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