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1941逃难四九城 > 第269章 雪夜微光

第269章 雪夜微光

六一年的冬天,象个吝啬的守财奴,紧紧攥着每一丝暖意,不肯轻易施舍。大雪断断续续下了几天,将四九城捂了个严严实实,屋檐下挂满了长短不一的冰棱子,在惨淡的日头下闪着冰冷的光。

胡同里的积雪被来往行人踩成了坚实的冰壳,走路都得格外小心,一不留神就是个屁股蹲儿。

四合院里,日子过得愈发小心翼翼。

西跨院算是院里少数还能维持基本体面的人家。李平安之前带队端黑市分到的那些米肉早已消耗殆尽,但终究是补充过一波油水,底子比别家稍厚些。

地窖里藏着的高粱米和腌肉是压箱底的保命粮,轻易不动。林雪晴精打细算,每天用少量的棒子面混合着剁碎的干菜叶子蒸窝头,粥也熬得格外稠,尽量让父子俩能吃个囫囵饱。

李耀宗被养得挺好,小脸依旧红润,在炕上爬得欢实,成了这灰暗冬日里最鲜活的一抹亮色。

李平安下班回来,带回了厂里刚发的这个月的工资和布票、油票。他将东西交给林雪晴,看着她仔细地锁进炕柜的小抽屉里,那动作轻柔又郑重,仿佛在存放什么绝世珍宝。

“听说,上面又要压缩城市人口粮食定量了。”李平安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低声道。这消息像阴云一样在厂里私下流传,压得人喘不过气。

林雪晴手一顿,脸上掠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能有办法的。”她看向玩闹的儿子,眼神温柔而坚定。

前院阎埠贵家,算盘珠子拨拉得更响了。下雪天学校停课,他不用去上班,正好在家开展“节流大计”。他拿着个小本本,把家里那点可怜的存货——半缸底的高粱米、一小坛咸菜疙瘩、几捆柴火——又清点了一遍,嘴里念念有词。

“解成,去院子里,把房檐上那些冰溜子敲下来,放盆里化成水,能省一点挑水的力气是一点!”

“解放,把你那棉袄袖子上的破洞再补补,现在棉花多金贵!露点棉花芯子就象露了金山银山!”

他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八瓣花,一根柴火劈成十六根烧。生存的智慧,或者说,生存的窘迫,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院贾家,则是另一番光景。屋里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炉子里的煤核奄奄一息,贾张氏舍不得多加。

棒梗和小当裹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被缩在炕角,小脸冻得发青。秦淮茹挺着大肚子,坐在炕沿边,就着窗外微弱的光线缝补一件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旧衣服,手指冻得通红僵硬。

“妈,我饿……”棒梗小声嘟囔。

“饿饿饿!就知道饿!找你易爷爷要去!”贾张氏没好气地骂道,三角眼却不时瞟向门口。易中海答应今天送钱和煤票来的,怎么还不见人影?她心里象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每月这点“接济”成了她最大的指望。

易中海此刻也在家里犯难。一大妈看着桌上那点刚领回来的工资和票证,叹了口气:“老易,这个月……贾家那边……”

易中海烦躁地摆摆手:“知道了!还能少了她们的?”他心里憋屈得很。养老人没了,反倒背上个甩不掉的包袱。每次给钱给票,都象割他的肉,可不给又不行,贾张氏那泼妇真能闹得全院不得安宁,他丢不起那个人。

他掂量着手里的几张毛票和少量煤票、粮票,最终还是抽出其中一部分,认命般地向外走去。

后院许大茂家,气氛更是冰点。王翠花把屋里烧得暖和,正在训斥许大茂。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人家李平安能往家里弄肉弄米,你呢?就会躺着装死!嫁给你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许大茂缩着脖子,不敢还嘴,心里却把王翠花和李平安骂了千百遍。他倒是想“活动活动”,可王翠花把他看得死死的,那要命的认罪书像紧箍咒,让他动弹不得。

这日子,过得真他妈的憋屈!他盯着炉子里跳跃的火苗,眼神阴鸷,不知又在琢磨什么见不得光的心思。

夜幕彻底笼罩了四合院,风雪似乎又大了一些,呜呜地刮着窗棂子。

李平安站在西跨院门口,没有立刻进屋。他的神识悄然蔓延,八十多米范围内,各家各户的动静依稀可辨。

前院阎家,算盘声停了,传来的是阎埠贵督促儿子们早点睡觉以节省灯油的呵斥。

中院贾家,隐约能听到贾张氏收到易中海东西后,那刻意拔高的、带着讨好又难掩贪婪的道谢声,以及棒梗因为得到一小块糖而发出的短暂欢呼。

后院许家,王翠花还在数落,许大茂则是一声不吭的沉默,那沉默里压抑着危险的暗流。

还有更多人家,是早早熄了灯,在饥饿和寒冷中,靠睡眠保存体力,默默忍受着漫漫长夜。

这小小的四合院,就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有人在算计中艰难度日,有人在依附中苟延残喘,有人在压抑中扭曲变形,也有人在守护中寻觅微光。

李平安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转身回屋,轻轻关上了房门,将风雪和院里的纷扰隔绝在外。屋里,灯光昏黄,儿子已经睡着,妻子在灯下安静地做着针线。这方寸之间的温暖与安宁,是他穿越以来,一点一滴经营守护的结果。

他知道,这个冬天还很长,未来的困难只会更多。但他更清楚,只要守住本心,守住这盏为自己和家人点燃的微光,再冷的严寒,也终有过去的一天。

他走到炕边,摸了摸儿子温热的小脸,对林雪晴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

窗外,风雪依旧。窗内,一灯如豆。在这物资与精神双重匮乏的年代,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努力活下去,守护好身边那一点点微弱,却不容熄灭的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