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203章 帽子戏法

第203章 帽子戏法

一大早,许江氏五点钟就起来了,然后帮小女儿下了一碗面条。

许玉叶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盘算着要交多少工资给家里,其实大嫂的话也没错,就是十块钱太多了。

很快,她就有了决定,干脆主动开口道:“爸、妈,以后我每个月都交七块钱给家里,算我孝敬你们的。”

“你一个月五块钱够用吗?”

许江氏连忙关心道。

说实话,眼下家里确实缺钱,七块钱看着不多,但能解决很多问题,在乡下,谁家要是能有个十块钱的稳定收入,日子绝对会好过很多。

许玉叶点了点头:“够用了,我吃喝都在姐夫家,姐夫还把自行车借给我用了,出门也方便,平时花不了几个钱的。”

她生活中的最大开销,就是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例如肥皂和牙粉啥的,另外冬天还要买煤,其它的就没了。

至于新衣服啥的,暂时不敢想。

许江氏皱了皱眉:“一直在你姐夫家吃饭,也不是个事——”

“妈,这只是暂时的,等我转正后,就有定量粮了。”

许玉叶显得信心十足。

“转正?机会大不大?”

许继元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许玉叶并没有正面回答:“爸,你们放心,只要我认真努力工作了,将来肯定有转正的一天。

就算街道办这边不行,姐夫也说了,他会帮我留意新工作的,说不定明年,我就能成为正式工。”

“你姐夫真这么说了?”

许继元惊讶道。

女婿不是厨子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能耐了?

这工作岂是说有就能有的?

不过想到亲家母,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亲家母就是现成的例子。

“恩,姐夫现在很厉害,认识很领导干部,大毛他们几个能进入七一学校读书,就是有领导帮忙了。”

许玉叶连连点头。

许继元闻言,心思一下子活络了起来:“老闺女,你找机会问问你姐夫,看能不能帮你大哥也找个工作?”

“大哥?”许玉叶喝了一口面汤,皱着眉头道:“爸,你别为难姐夫了,大哥不识字,人家厂里不收的。”

“可以找个力气活”

许继元不甘心道。

许江氏直接打断了老伴:“当家的,女婿能帮玉叶找个工作,已经是帮咱们家大忙了,不能再麻烦他了。”

实际上,除了小闺女的工作,还有老伴的腿病,还有时不时的接济,女婿已经做得够多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许继元叹了口气,脸上有些挂不住,随便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

老伴走后,许江氏见房间里没人,突然压低声音道:“丫头,妈问你一件事,你想好了再回答。”

“妈,你想问什么?”

许玉叶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许江氏直截了当道:“妈问你,你想不想嫁给你姐夫?”

“噗”许玉叶一口面汤喷了出来,当场脸色爆红,娇羞不已,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妈,你想哪儿去了?我怎么可能嫁给姐夫?”

“怎么不行?人家都说,小姨子是姐夫的半拉屁股—”

“妈,你别胡说八道,这是封建糟粕,现在都新社会了,封建社会那一套早过时了。”许玉叶反驳道。

姐夫就是姐夫,她从没想过其它方面,老妈的想法简直匪夷所思。

许江氏不想轻易放弃:“你姐夫现在是一个人,你怎么就不能嫁给他?”

“妈,我对姐夫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再说,姐夫比我大了那么多,我要是嫁给姐夫,人家会笑话我的。”

许玉叶打心底里排斥这种事。

许江氏诱惑道:“妈也是为了你好,你不是想成为城里人吗?嫁给你姐夫,你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不行,我接受不了。”

许玉叶态度很坚决。

姐夫与小姨子,这种事太荒谬了。

“丫头,算妈求你了,行不行?”

许江氏哀求道。

许玉叶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妈,我是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让我嫁给姐夫?你到底怎么想的?”

“妈承认,妈这么做确实有私心。”许江氏没有隐瞒,如实回答道:“你想想,你姐夫还年轻,今后肯定要再娶的,万一娶了个性子不好的人,虐待大毛他们几个,到时候怎么办?”

“那也不能牺牲我的幸福啊?”

许玉叶争锋相对道。

她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的,她妈现在的这种想法,说白了就是变相的包办婚姻,她要坚决斗争到底。

许江氏赶忙解释道:“妈又没逼你,你想嫁就嫁,不想嫁也没事,妈之所说出来,只是想给你提个醒。”

“这有什么好提醒的?”

许玉叶不自觉地翻了个白眼。

“这不是明摆着嘛,你姐夫条件不错,家里住的是大四合院,又会挣钱,现在还是小领导,你要是真不愿意,有的是女人想嫁给你姐夫。”

许江氏苦口婆心道。

许玉叶连连摇头:“反正我不同意,顶多大毛他们以后被欺负了,我这个当小姨的,替他们出头。”

“说得简单,你能出几次头?”

“妈,不管怎么样,你这种想法要不得,姐夫虽然很照顾我,但———””

“行啦,你不必急着做决定,回头好好想一想,妈希望你记住一句话,生活都是自己选的,不用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只要自己过得好就行。”

“我我知道了。”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过去了。

李兆坤发现了一件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姨子最近一直躲着他,即便双方见面了,也不会主动找他说话,另外看他的眼神也有些怪怪的。

因为太忙了,他准备等国庆节过后,再找对方好好聊一聊。

这天,李兆坤正在小灶间看报,看的是人民画报,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份报纸,通过报纸上的照片,他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这个年代。

人民画报属于半月刊,最新一期的封面主题是“快乐的年轻人”,封面上印着两位笑容满面的男青年。

“快乐的年轻人?有意思。”

李兆坤百感交集道。

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快乐。

下一秒,门口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什么&039;有意思?

“师父?您怎么来了?”

李兆坤立马站了起来。

“我来,主要是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合唱队的节目,已经成功入选了今年的国庆庆祝晚会。”

张淑兰笑着回答道。

“庆祝晚会?很重要吗?”

李兆坤一头雾水。

往年都是文艺汇演,这个所谓的“庆祝晚会”还是第一次听说。

张淑兰耐心解释道:“今年不是建国十周年吗?上面邀请了很多外宾,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赫鲁晓夫同志”

“赫鲁晓夫也要过来?”

李兆坤瞪大了眼睛。

“恩,庆祝晚会一方面是庆祝国庆,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欢迎外宾,因此挑选节目非常严格,咱们纺织行业就咱们合唱队顺利入选了。”

张淑兰语气中充满了骄傲。

李兆坤笑道:“师父,看来合唱队这次注定要大出风头了。”

“说起来,多亏了你写的那首歌。”

张淑兰由衷庆幸道。

全国那么多单位,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除了那首新歌,没有别的原因。

“师父您也有功劳,要不是您愿意教我,我也没有现在的成绩。”

“你啊,就别给师父戴高帽子了,你能有如今的成绩,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当然还有你的天赋。”

张淑兰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这次的新歌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姜苹同志夸你是百年难遇的音乐天才。”

李兆坤愣了下:“姜苹?”

张淑兰点了点头:“恩,就是你想的那位,姜苹同志说了,等过了国庆节,一定找机会跟你当面聊聊。”

“姜苹同志说得太夸张了,我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算什么百年难遇的音乐天才?”李兆坤神情有些复杂。

“你也不用谦虚,海军那边的《军港之夜》也顺利入选了,加之之前的《蜗牛与黄郦鸟》,光你一人就入选了三首歌曲,想不引起关注都难。”

张淑兰曦嘘道。

如果算上《为了谁》和《数鸭子》,这才不到一年时间,徒弟接连创作出了五首歌曲,而且首首经典。

如果这都不算天才,那什么才是天才?徒弟如此争气,他这个当师父的,脸上也有光。

听到如此好消息,李兆坤瞬间意识到自己有些太高调了,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晚了而且说实话,他前世一个普通饭店小老板,还是挺享受这种虚荣心的,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名利”二字。

即便以他两世为人的经历,也远没到那种淡泊名利的程度。

张淑兰见徒弟不说话,以为对方高兴得呆住了,于是顺手推了一下:“醒醒,你现在还年轻,不要沉迷过去的成绩,要始终向前看。”

“师父,我没沉迷过去,只是感觉有些意外而已。”

李兆坤摊了摊双手。

“有什么好意外的?本来《为了谁》这首歌也有机会入选的,最后考虑到与节日气氛有些不搭,这才失之交臂,说起来也挺可惜的。”

“不可惜,一点都不可惜,能入选三首歌曲,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李兆坤连连摇头。

某种意义上,他这也算是走向世界了,毕竟一个苏联就顶半个世界。

张淑兰欣慰一笑,紧跟着掏出了两张入场券,递到了徒弟面前:“拿着,这是当晚庆祝晚会的入场券,是姜苹同志特地批给你的。”

“师父,我能不能把这两张入场券,换成阅兵观礼邀请函——”

李兆坤试着询问道。

相比起那个什么庆祝晚会,他对阅兵式更感兴趣,这才是真正的参与历史。

“不能,咱们厂长都没收到邀请函,你就更没资格了。”

张淑兰毫不尤豫道。

徒弟还真敢想,除非他每年都能写出这么多优秀新歌,如此十年后,说不定就有机会了。

李兆坤顿时满脸失落:“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行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就你手中的这两张入场券,别人求都求不来,你就别不知足了。”

张淑兰没好气道。

李兆坤小心收起两张入场券,既然参加不了阅兵式,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其实庆祝晚会也没差多少,毕竟能一次性见到很多历史名人。

唯一可惜的是,没办法合影。

张淑兰送完了入场券,紧接着又拿出了一张汇款单:“这是你新歌的稿费,收好了,另外杂志社那边让我帮他们问问,《军港之夜》能不能—”

“恐怕不行,柳团长早就跟我说过了,《军港之夜》会刊登在军报上,暂时没办法上其它报纸杂志。

李兆坤摇了摇头。

“不行就算了,我估计他们也没报多大期望。”

张淑兰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ps:月底了,别忘了投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