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按照上次的步骤,很快就将大闸蟹处理好了,小家伙拿着成两半的大闸蟹,递到了奶奶嘴边:“奶奶,你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赵氏尝了一口饱满的蟹黄,当即夸奖道:“这大闸蟹真不错,满黄儿顶盖肥,太香了!”
每年入秋后,老四九城人有“吃秋”和“尝秋鲜”一说,大闸蟹属于“尝秋鲜”的首选食物之一,老太太从小在四九城长大,不仅会吃大闸蟹,而且喜欢吃。
只不过后来因为生活拮据,加之大闸蟹没有猪肉实惠,这才断了吃大闸蟹的念头,没想到沾了小儿子的光,今年中秋居然又吃上了。
真好啊!
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李兆坤看着桌子上被五毛断的蟹腿,立马说道:“蟹腿里面也有肉,别浪费了,爸爸教你们怎么吃。”
说完,他拿起剪刀,“咔”几声,剪掉大腿两边的关节,只留下大腿,紧接着又剪了一节小腿,随即示范道:
“象这样,用小腿插入大腿里面,大腿里面的肉就出来了,看懂了没?”
“看懂了。”
小家伙们连连点头。
教完了孩子们,李兆坤拧开了一瓶黄酒,先帮二老各倒了一杯,黄酒度数低,记忆中看到老太太喝过。
李赵氏吃完大闸蟹,随手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忍不住感慨道:“要说四九城吃大螃蟹最好的地方,还得是正阳楼饭庄,他们的螃蟹是专门从津门胜芳镇买回来的,每一只都是顶个大。”
“妈,您吃过正阳楼的螃蟹?”
李兆坤随口问了一句。
李赵氏点点头:“你外公还在的时候,当时家里条件还可以,每年都会带全家人去正阳楼吃一顿蒸大螃蟹,我记得那会儿秋天的大螃蟹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绰号,叫做高梁红。”
“可惜正阳楼关门了”
李兆坤一脸惋惜道。
正阳楼是四十年代初关门的,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百业箫条,很多老字号都歇业了。
李赵氏瞪了一眼小儿子:“别想了,就算不关门,咱们家也吃不起,有这个钱,不如多割几斤肉回来。”
幸亏大闸蟹是张淑兰送的,如果是李兆坤自己掏腰包买的,老太太绝对不会这般从容,估计早骂上了。
毕竟十斤大闸蟹,怎么得也得要八九块钱,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月工资,一般家庭即便想尝鲜,顶多也就买个两三只,不可能一买就是十斤。
事实上,要不是李兆坤阻止,老太太原本还想卖掉几斤大闸蟹的,中秋节尝个鲜就是了,哪能当饭吃。
一顿大闸蟹,加之另外两家送的饺子和肉丸子,全家人吃得十分满意,李兆坤自己也喝得微微发。
饭后,终于轮到了吃月饼和赏月的环节,李来贵泡了一壶清茶,李赵氏从柜子里拿出了五仁月饼,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除了小丫。
老太太从自己的月饼上了一小块下来,亲自喂给了小孙女,小丫头还小,肯定吃不了一整个月饼。
李来贵人生当中,第一次吃到如此好吃的月饼,不由得大为惊讶:
“老三,这真是你做的?”
李兆坤咬了一口月饼,满脸傲娇地点了点头:“怎么样?是不是比外面卖的还要好吃?”
“你跟谁学的?”
李来贵好奇道。
“跟谁学的,您就问了,说了你们也不认识。”李兆坤摇摇头。
李来贵果然没有再继续追问,专心品尝起了月饼,吃得很慢,而且一直用手接着碎渣,生怕漏掉了一点。
大毛吃得最快,不到两分钟,一个月饼就吃完了,他舔了舔嘴角,目露恳求:“奶奶,我还想再吃一个月饼。”
李赵氏没有惯着大孙子:“吃了一个还不够啊?没剩几个月饼了,还要留着过年吃呢!”
这年头月饼做得很干很硬,加之北方气候干燥,月饼是可以保留到过年的,只是味道肯定要差上很多。
甚至大清朝那会儿,皇帝会在除夕夜吃中秋节剩下的月饼,四九城很早就有把月饼留到除夕夜的习俗了。
李兆坤作为一名现代人,对饮食安全很在意,听到老太太要把月饼留到过年,赶忙劝道:“妈,这是五仁月饼,不耐放,根本留不到过年,大毛既然想吃,您就再拿一个给他呗!”
“真放不到过年?”
李赵氏皱了皱眉。
“真的,我自己做的,我还能不清楚吗?别放发霉了,那就可惜了。”
李兆坤认真地点了点头。
李赵氏无奈,随手拿了一个月饼递给了大毛,同时不忘叮嘱道:“好东西要慢慢品尝,别吃那么快。”
“奶奶,我知道了。”
大毛一脸兴奋地接过了月饼。
李兆坤见赏月有些单调,打算玩个小游戏,于是对小家伙们说道:
“今天中秋节,月亮又圆又亮,你们每人都背一首跟月亮相关的古诗词,只要完整背出来,爸爸立马奖励一毛钱。”
“爸爸,我会—”
小家伙们争先恐后道。
李兆坤伸手指了指小儿子:“为了公平起见,五毛最小,就从五毛开始吧!”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毛迫不及待地背了出来。
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首启蒙诗。
李兆坤夸奖了五毛两句,然后掏出一毛钱塞进了小家伙的兜里,五毛摸着兜里的钱,小脑袋仰得高高的。
轮到四毛,直接歇菜,小家伙还在上幼儿园,会背的古诗压根就没几首,更别说跟月亮相关的了。
三毛则是运气有些差,除了那首《静夜思》,一年级课本里其实还有一首跟月亮相关的古诗,但他才刚开学没多长时间,目前还没学到。
于是,这就给了二毛机会,二毛立马将那首古诗背了出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紧接着轮到大毛,好不容易想到了一首古诗,结果只背了一句开头“空山新雨后”,后面就没有下文了,怎么想都想不起来,白白错过了机会。
最终,还是大丫帮大毛补全了完整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毛不服气,想要碰瓷大姐,大姐心软,说不定能分他几分钱。
大丫瞪了一眼大弟,很快背出了另外一首跟月亮相关的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技不如人,大毛也只能地闭上了嘴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姐变了,以前大姐处处让着他的。
李兆坤恨铁不成钢,伸手敲了一下好大儿的脑袋:“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下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吧?”
三毛和四毛背不出来,还情有可原,毕竟知识储备少,大毛这就不应该了,纯粹是自已没用功。
“大毛,读书一定要多用点心,爷爷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工资都比别人拿得少。”李来贵紧跟着教育道。
“哦,我记住了。”
大毛乖乖地点了点头。
至于有没有听进去,估计没有。
小游戏结束后,小家伙们拿着爸爸买的小灯笼,满院子疯玩去了。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