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168章 层层上报

第168章 层层上报

很快到了下班时间,李兆坤拿着饭盒,从空间里装了满满一盒卤鹿杂,下午抽空做的,还冒着热气。

自从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后,平时但凡要改善伙食,都是先在空间里做好,然后再带回家,这样气味不明显。

回到南锣鼓巷,路过老宅,李兆坤将今天的剩菜交给了老妈,他们家已经有了鹿杂,剩菜就没必要了。

李赵氏见小儿子带回了两个饭盒,也就没拒绝,毕竟现在正是大夏天,天气热,剩菜吃不完容易放坏。

当着小儿子的面,老太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饭盒,里面的剩菜比之前丰盛了不少,甚至还有几块大肉片。

“老三,你们厂领导的伙食,倒是越来越好了。”

老太太忍不住感慨道。

李兆坤耸了耸肩:“妈,领导干部是咱们国家宝贵的财产,再苦也不能苦了领导,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他最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越是物资供应紧张,吃小灶的人越多,很多人都把小灶当成了改善伙食的契机,恨不得一天三顿都在厂里吃。

至于剩菜里面的大肉片子,是他特地放进去的,想帮二老补补身子。

没办法,眼下吃口肉太难了。

李赵氏“喊”了一声,紧接着话锋一转:“你那个大组长怎么样了?什么时候任命?别黄了吧?”

“您放心,黄不了,领导今天已经找我谈话了,过两天就能上任。”

李兆坤连忙安抚道。

“是吗?那就好!”

李赵氏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兆坤又陪老太太了几句家常,然后便带着五毛回家了。

走廊上,大丫正在帮四毛洗澡。

四毛看到爸爸回来了,“腾”的一声从澡盆里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盯着爸爸手里的饭盒,最近几天,爸爸每天都会带好吃的回来,幸福生活又开始了。

李兆坤上前拍了一下四毛的后脑勺,板着脸教育道:“好好洗澡,看看你弄的,溅了大姐一身水。”

“哦!”

四毛缩了缩脖子,乖乖坐回澡盆。

大丫也不是好惹的,手上的力气不自觉地加大了几分,疼得四毛牙咧嘴,再也不敢乱动了。

晚饭时间,李兆坤打开了饭盒,将里面的卤菜平均分给了小家伙们,就连小丫,都分到了几块。

动物内脏含有脂肪、核黄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对发育有好处。

看到小家伙们吃得欢快,李兆坤充满了一种成就感。

次日上午,歌手选拔如期举行。

李兆坤作为歌曲创作者,不出意外地成为了评委之一,而且分量还不轻,仅次于他师父张淑兰。

正式选拔之前,张淑兰当众演唱了一遍《为了谁》,在悠扬的伴奏声中,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横空出世。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一曲唱罢,现场响起了经久不衰的掌声:“啪啪啪——”

流行音乐第一次在这个年代爆发出了惊人威力,优美的旋律,动人歌词,非常抓耳,令人不自觉沉醉其中。

王凤宵紧紧抓着好友的骼膊,满脸惊喜道:“常静,没想到李师傅的新歌这么好听,真是太难以置信了。”

“李师傅果然是音乐才子。”

常静跟着点点头。

听一遍不过瘾,在众人的请求下,张淑兰不得不连唱了三遍。

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李兆坤顿时自信心爆棚,看来这个年代的人是能够接受流行音乐的,他白担心了。

当然了,今天来得都是年轻小姑娘,容易接受新事物,如果换成五、六十岁的老年人,那就不一定了。

演唱完毕,选拔正式开始。

张淑兰亲自下场,教了开头两句,然后让众人现学现唱,遇到合适的好苗子,都会当场留下。

哪怕演唱技巧差点,也没关系。

李兆坤眼光不错,王凤宵同志的高音很出色,加之嗓音条件也不差,很顺利地通过了初选。

最后,一共有八人通过了初选,

这八人当中,有三人是合唱队的成员,另外五人都是新人,在李兆坤的强烈建议下,张淑兰认真考虑了一番,最终将这五人全招进了合唱队。

合唱队有一个不小的福利,每次有表演任务的时候,可以暂时脱离生产岗位,例如之前的“五二”汇演,合唱队脱岗排练了整整半个月。

除此之外,如果节目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还会有其它额外奖励。

众所周知,这个年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并非一句空话,它在工作和生活中占有不小的比重。

初选结束后,张淑兰打算将八位“幸运儿”召集到了一起,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三天后选出最终演唱者。

当前,抗洪救灾还在进行当中,必须尽快推出新歌,鼓舞士气。

隔天,因为选拔歌手的事,李兆坤的新歌《为了谁》,在厂里小范围传播了开来,很快夏厂长也知道了。

夏厂长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不仅亲自去排练室听了完整歌曲,而且还把歌曲向上汇报给了纺织部。

当下正是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这首歌曲来得太及时了。

纺织部的领导收到歌曲后,也觉得这首歌很不错,于是转手推荐给了文化部,毕竟这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文化部,古长青正在接待一位重要客人,这位虽然没有担任重要职务,但身份却很特殊,也是文艺界的常客。

今年是建国十周年,上映了很多献礼片,两人谈的就是其中一部电影。

会谈结束,古长青亲自将姜苹同志送出了办公室,恰在此时,不远处的某间房间里,传出了一阵若有若无的歌声,这是一首从未出现过的歌曲。

姜苹同志听了一会儿,突然停下了脚步:“老古,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听。”

古长青摇了摇头。

“我能不能过去看看?”

姜苹同志提出了一个小要求。

古长青笑着点点头:“当然没问题,我陪你一起过去吧!”

姜苹同志一边聆听,一边评价道:

“这首歌曲很不错,歌颂了人民英雄,非常符合我们文艺的要求,如果我猜得没错,它应该是为当前的抗洪工作专门创作的,估计刚写出来没多久。”

“您说得很对,这首歌不仅歌词写得好,旋律也很动听,这种风格的歌曲,我还是头一次听到古长青客观地评价了一番。

姜苹连连点头:“没错,歌曲风格确实很不一般,不知道是哪位老前辈创作出来的,真是令人惊叹。”

说着说着,办公室到了。

艺术局的人看到古长青和姜苹同志,纷纷起身欢迎。

“领导,您怎么来了?”

古长青首先介绍了一下姜苹同志,然后直截了当道:“刚刚你们唱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谁送过来的?”

温局长赶忙汇报道:“姜苹同志、领导,这首歌曲是纺织部那边推荐过来的,歌名叫《为了谁》,我们都觉得不错,所以忍不住当场试唱了一番。”

“纺织部?”古长青大感意外。

温局长进一步解释道:“纺织部下面的棉纺三厂,今年出了一位人才,写了两首非常出名的儿歌,分别是《蜗牛与黄鹂鸟》和《数鸭子》,这首《为了谁》是他刚创作出来的新歌。”

姜苹同志忍不住插嘴道:“这人叫什么名字?”

《蜗牛与黄鹂鸟》和《数鸭子》是今年最流行的两首儿歌,她们家女儿今年都快二十了,同样很喜欢这两首歌。

“叫李兆坤,笔名叫阿里巴巴,这人很神奇,是厨子出身,没想到还会创作歌曲。”温局长回答道。

“我家那位经常说,文艺工作者要走到群众中去,要贴近人民的生活,这位李兆坤同志从群众中来,不是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吗?”姜苹同志笑道。

古长青连忙附和道:“姜苹同志说得太对了,对于像李兆坤同志这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多鼓励,鼓励他们参与到文艺创作中来,通过创作展现人民的劳动和斗争,弘扬社会主义精神。”

“啪啪啪———”

办公室里响起了热烈掌声。

掌声停止后,姜苹同志接过歌曲简谱,从头到尾完整地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这首《为了谁》写得真好,我觉得应该尽快完成录制,然后推广全国,为当下的抗洪救灾出一份力。”

“姜苹同志,您放心,我们马上联系歌曲作者和国家歌剧院,一定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听到这首歌。”

古长青当场表态道。

姜苹同志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歌曲简谱,最后说了一句:“等到歌曲排练好了,记得通知我一声,我想亲自看看演出效果,肯定非常优秀。”

“行,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古长青笑着点点头。

姜苹同志走后,古长青立马让人通知棉纺三厂,让他们赶紧派人过来配合录制歌曲,特别是歌曲作者李兆坤,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席。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