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过后,重新恢复上班。
天空又变得阴沉起来,所有人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大暴雨没完没了是吧?怎么一场接着一场?
李兆坤同样满脸担忧,再这么继续下下去,今年秋收指望了。
与此同时,张淑兰来到了三食堂,看着徒弟满脸忧愁,连忙关心道:“怎么了?家里出事了?
“没有。”李兆坤赶忙摇摇头,随即问道:师父,您找我什么事?”
“你赶紧收拾一下,等下跟我一起去国家歌剧院,你的那首《为了谁》被文化部看中了,想要尽快制作出来。”
张淑兰随口解释道。
“我去干嘛?师父您去不就行了?”
李兆坤不太想去。
今天搞不好又要下大暴雨,他有些不放心孩子们,正打算请假回家呢!
张淑兰轻轻推了徒弟一把:“别磨蹭了,文化部的大领导,古长青指名道姓要你去,别不识好列。”
“古长青?我认识他嘛?
李兆坤不以为然道。
他现在无欲无求,不需要巴结谁。
“给师父一个面子行不行?”
看着有些孩子气的徒弟,张淑兰简直哭笑不得。
李兆坤这才点了点头:“那好吧!我就勉为其难跑一趟,不过咱们先说好了,我不可能待太久。”
说完,他抬头再次看了一眼天色,估计很快就要下雨了。
“行,都随你。”
张淑兰松了一口气。
两个小时后,一行人终于到了国家歌剧院,国家歌剧院前身是国家歌剧团,是当下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家喻户晓的《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就是他们最经典的代表作。
歌剧院对李兆坤等人很重视,院长邵祖强更是亲自出面接见了众人。
当介绍到李兆坤的时候,邵院长一脸惊讶道:“没想到兆坤同志这么年轻,果然是年轻有为。”
“邵院长,您太过奖了。”
李兆坤谦虚道。
邵院长很直接,当面向李兆坤发出了邀请:“兆坤同志,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国家歌剧院工作?”
“邵院长,您这当我面挖墙角不好吧?”张淑兰打趣道。
邵院长笑着解释道:“没办法,人才难得,不知道张会长愿不愿意放人?”
“我说了不算,你还是问他本人吧!”张淑兰笑着摇摇头。
邵院长闻言,立马看向了李兆坤。
李兆坤当场婉拒道:“邵院长,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暂时还不想离开,您的好意我心领了。”
“兆坤同志,你先别急着拒绝,据我所知,艺术创作部目前正缺一位副主任—”邵院长开出了条件。
李兆坤毫不尤豫地摇了摇头,直接打断道:“邵院长,棉纺三厂是我的第二个家,我是不会离开的。”
邵院长见说服不了李兆坤,只能无奈叹了口气:“唉,可惜了!”
一番客套过后,在一位吴姓副院长组织下,双方很快召开了一场小会。
会议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由谁来唱这首歌,
张淑兰首先表态道:“吴院长,我方合唱队已经挑选出了八位候选人,目前正在接受集训,我觉得咱们没必要多此一举,就从她们八人当中,挑出一位最合适的就行了。”
吴副院长也没含糊,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张会长,我院也挑选了两位候选人,要不把所有人都叫到一起,现场比一比?”
“谁来当评委?”
张淑兰问了个最关键的问题。
“乔雨和王这两位同志,正好来我院参加会议,要不让他们俩来当这个评委?”吴副院长提议道。
乔雨的代表作有《我的祖国》和《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位词作家;王是《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
这两位都是当下比较着名的音乐创作者之一。
张淑兰想了想,开口道:“李兆坤同志是歌曲的作者,我觉得应该加之他。”
“行,没问题。”
吴副院长没有任何尤豫。
很快,最终选拔开始了,国家歌剧院派出了两位年轻姑娘,一位叫雷蕾,另外一位叫陈颖,这两人都是《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的主要演员,李兆坤看着很眼熟。
表演开始前,李兆坤主动和两位前辈打了个招呼,乔雨只比他大一岁,王看着四十出头的样子。
王非常健谈,又是词曲作者,一见面就向李兆坤请教起了《为了谁》这首歌曲的创作思路。
李兆坤底气不足,怕露出破绽,刻意避开了创作过程,反而大谈特谈自己参加抗洪抢险的那段经历。
就这样,直到演出开始后,三人才停止了聊天,李兆坤不由得松了口气,真不容易,好歹糊弄了过去。
国家歌剧院信心很足,第一位表演者就是那位叫做“雷蕾”的年轻姑娘,不愧是专业人员,嗓音清澈明亮、情感充沛,真的不比原唱差多少。
太出乎意外了,对方居然转换自如,丝毫没有受到革命歌曲的影响,有可能跟对方出身江南有关。
李兆坤第一次见识到了专业歌手的厉害之处,实话实说,他们厂合唱队的那八位候选人,没一个比得上。
雷蕾演唱结束后,李兆坤三人给出了一致好评。
接下来挨个登台的是王凤宵等八人,不出所料,差距很明显。
最后一位登场的,就是那位叫陈颖的女同志,也是十人当中长得最漂亮的,以李兆坤的审美观,至少可以打八十五分,比秦淮茹还要好看一点。
可惜对方一开口,就被李兆坤暗自打了个叉,对方嗓音太偏中性了,生生把一首抒情歌曲唱成了激昂战歌,听起来太违和了。
所有演唱结束后,李兆坤主动说道:“我觉得雷蕾同志最合适。”
于公,人家唱得确实好,没什么好挑剔的;于私,他不太希望合唱队的人被选中,以免特殊时期被牵连。
王立马附和道:“我也选雷蕾同志,她的嗓音和演唱技巧都是最好的,其他人都不太合适。
“雷蕾同志确实唱得很好,但我觉得陈颖同志更甚一筹,唱出了革命气势,非常振奋人心。”
乔雨跟着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李兆坤看了一眼对方,不知道这家伙是真心觉得好,还是见人家女同志长得好看,起了怜香惜玉的心思。
“咳,二比一,那咱们就选雷蕾同志?”
“同意。”
乔雨和王同时点了点头。
结果出来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着师父一脸郁闷的模样,李兆坤赶忙解释道:“师父,我"
“行啦,不用说了,那个雷蕾唱得确实好,咱们学艺不精,怪不了别人。”张淑兰苦笑着摆摆手。
李兆坤试着安慰道:“师父,这次是独唱,没办法,回头等到国庆节,我再创作一首合唱歌曲,谁也抢不走。”
“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写不出来也没事,师父早习惯了。”
张淑兰欣慰地笑了笑。
“师父,您等着瞧就是了。”
李兆坤拍着胸脯保证道。
选拔结束后,午饭时间差不多也到了,王副院长亲自设宴,招待了合唱队一行人,当然也包括了乔雨和王悍。
歌剧院的伙食非常不错,有鱼有肉,听说这帮搞文艺的人,工资普遍都在一百以上,真是令人羡慕。
午饭结束后,乔雨和王很快离开了,李兆坤和两人互留了通信地址,特别是这个乔雨,词作者出身,他打算好好深交一下,未来说不定会有合作机会。
下午,一行人坐在一起,开始商量怎么编曲,李兆坤没有过多插足其中,他现在的音乐知识储备不足,还是别拿出来献丑了,免得惹出笑话。
很快到了下午三点半,大雨终于下了起来,雨势看着还不小。
李兆坤正准备找个借口溜走,没想到歌剧院这边突然接到了上级部门的一个指示,让他们抓紧时间,尽量赶在明早之前,把歌曲制作出来。
这首歌已经被确定下来了,作为本次抗洪抢险的主宣传曲,明天一早,各大广播电台都要统一播放。
ps: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