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大汉小吏 > 第523章 深入河南腹地,虎视匈奴王庭!

第523章 深入河南腹地,虎视匈奴王庭!

第523章深入河南腹地,虎视匈奴王庭!

樊千秋清楚,单从人数来看,聚集在河南地的匈奴人是他魔下这三千人的数倍,甚至几十倍。

可在战场上,人数不是唯一的决胜因素!

白羊王和楼烦王两部加起来起码有十万部众,能征为胜兵的起码有四万人,剩下是老弱妇孺。

寓兵于民,这是匈奴对大汉最大的优势。

平时,是放牧的良善;战时,是凶猛的雄兵。

不过,这四万“胜兵”也不尽是精锐,其中至多有两万人可以攻城略地,自由侵袭劫掠汉塞。

至于剩下的那两万人,只能紧紧跟着精锐胜兵,待后者撕破汉军的防线后,再缀行前去劫掠。

两者相比起,倒是热衷劫掠兵卒更加凶残些。

如今,单于和右贤王集结魔下主力猛攻云中,所图绝不只是这一郡,定然包括南边的西河郡。

作为挑起此事的“始作俑者”,白羊王和楼烦王绝不可能置身事外,不发一兵一卒到云中郡。

为了利益最大化,又不落人口实,他们会将自己的主力调去单于魔下效劳。

他们自己则会带人来劫掠比西河郡稍稍贫瘠,却比云中郡更加富饶的上郡!

汉军的目光被吸引在北面,他们从西面入上郡,冒的风险小,得利却很大。

这算盘打得很响,是笔好营生,可隔着几千里,就被樊千秋听得一清二楚。

除去这两万精锐,白羊王和楼烦王还有两万人,和樊千秋的三千人比起来,仍然很多。

可是,这两万匈奴人要忙着劫掠,不可能抱成一团。

以往,河南地深入大汉帝国腹心,入侵此处,要面临三个方向的压力,自会畏首畏尾。

可如今上郡空虚,正是一个大肆劫掠的机会!

他们会分成小股,在上郡西面这近千里的汉塞上巡,查找缺口,入塞劫掠。

分成小股,人就会少,每一股也不过数百人。

樊千秋这三千人虽少,却会是河南地最硬的那只拳头!

他可以集中优势兵力,用空间换时间,形成局部优势,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一课,樊千秋不是在大汉学的,而是跟后世的那个教员学到的。

简而言之,便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不过,在樊千秋眼中,敌人的有生力量,可不是那一小股一小股的匈奴骑兵。

而是白羊王和楼烦王的王庭!

百足之虫,断其四肢,不如斩其头!

樊千秋不仅要找得准,还要找得快。

要在匈奴人发现端倪,集结抱团之前,发出雷霆一击!

这是樊千秋的选择,也是卫青的选择。

一旦迟疑,不仅不能建功,更可能被匈奴人尾随掩杀!

想到此处,樊千秋收回思绪,回首看向了身后的丘陵。

三千骑兵散而不乱地按队分成了三部,正在马上歇息。

三部人马之间相距了百步,与樊千秋亦相距大约百步。

他身边只有郑衮率领的一屯骑兵,其馀诸将分散各部。

“屠各夸吕!”樊千秋朝身后喊道。

“将军!”这个已换上一身汉军甲胃的匈奴人立刻过来,叉手待命,他现在是樊千秋的传令官。

“击鼓,把众军吏召集到此处,本将有军令要传达。”樊千秋仍然眺望着远处,目不斜视说道。

“诺!”屠各夸吕立刻回身向身后的鼓乐手们传令,而后几通短促的鼓点便在丘陵上响了起来。

很快,身后的那三个军阵中也传来了应和的鼓声,而后六骑从阵中飞出,拍马赶到樊千秋身前。

“将军!下吏候命!”六人齐声行礼,正是李敢丶王温舒丶卫广丶张德一丶姜广汉丶

蒋得禄等人。

“今日天色已晚,兵卒疲惫,便宿在坡脚,明日向西南挺进,查找两王王庭。”樊千秋果断下令。

“诺!”众人齐声答道。

“本将如下军令,尔等记好。”樊千秋故作淡然地挥挥手,让自己更象一个胸中已有成算的宿将。

在这紧张的时刻,领兵主将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有可能对军心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他现在得稳。

“诺!”众人却未因他的松缓而松缓,他们这一声“诺”却比刚才又更响亮了几分。

“李敢,中军负责今后宿营警戒之事,戌时之后不可烧火点灯,违者判答刑三十。”樊千秋说道。

“诺!”李敢答道,他出身将门,又有领兵的经验,樊千秋哪怕不提此事,他亦能够处置得妥当。

“警戒营地之斥候通通外放五里。”樊千秋缓声道。

“诺!”李敢再答。

“王温舒丶卫广。”樊千秋的视线又看向了这两人。

“下吏候命!”二人亦抱剑而出。

“右营向西及西南放斥候十里,左营向南放斥候十里。”樊千秋边说边摆手让二人放松些。

“诺!”二人立刻朗声领命道。

“只歇一夜,明日卯初造饭,卯正拔营,向西南前行,搜寻匈奴王庭。”樊千秋指向西南。

“诺!”众人再次答道。

“四日了,丁公还能再守四日,而后匈奴人便会兵临云中城下。”樊千秋举起了四根手指。

“—”众将一阵沉默,无人应答。

“时日不多,我等不可懈迨,若不能早日横扫此处的王庭,有何面目见丁公。”樊千秋道。

“将军放心,我等不敢懈迨!”李敢率先说道,其馀几人纷纷应和。

而后,樊千秋又吩咐了一些琐事,众将各自领命,并没有半点含糊。

但是,从始至终,气氛都很沉闷,樊千秋说得多,其馀人却说得少。

与平日七嘴八舌的模样截然不同。

樊千秋明白,士气开始变低落了。

那日在郡府定下奔袭河南地的计谋时,众人心中自然是激动亢奋,士气高涨,那是毋庸置疑的。

可随后的半个月里,坏消息接踵而至,他们眼睁睁看着匈奴人从北面杀过来,士气自然会低落。

经过这几日的跋涉,人困马乏,内忧外困,此刻见到这广荒地,心生恐惧,士气已跌到谷底。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便是这道理。

在战场上,可以没有方向,不可没有士气。

好在,樊千秋还藏了一手,能在此时把士气提一提。

“卫大兄,只能借你的威名来用一用了。”樊千秋从怀中取出了卫青写给自己的那封尺素书。

“本将还有一事要说。”樊千秋顿了顿才道,“车骑将军给本将来了密信,他正率部北击。”

樊千秋收到卫青派人送来这封书信之后,一直秘而不发,生怕此事会动摇云中城守军的军心。

毕竟,在云中城大部分普通军民的心中,屯兵数百里之外的车骑将军是他们得救的希望。

如今,到了此处,情形却又变了:率大军深入匈奴腹地的车骑将军对士气的提升更有用。

果然,樊千秋话音刚落,一众军吏的眼晴立刻亮了起来。

先前游离在眼中的怯懦,随着“车骑将军”这个几字的出现消失了。

樊千秋心中苦笑着摇头,对匈奴取得过大胜的卫青威望果然比他高。

仅仅只是一个名字,便能让士气凝聚起来,他如今还远远比不上啊。

“大丶大兄去匈奴腹地了?”卫广抢在头一个问道。

“将军要率部奔袭单于庭!”樊千秋神色平静地说。

如果说先前那句话是投入水洼中的小石子,那此言便是滑入大湖的山岛,激起千层浪。

在场这几人顿时面露惊,仿佛听到了上天的神谕。

奔袭单于王庭?这举动何止是大胆,简直是妄为啊。

若是换了别人,哪怕是眼前的樊千秋,他们都会之以鼻。

可对方是卫青,此事便有几分可信了。

众人的表情,立刻活泛了许多,目光灼灼地盯着樊千秋手中的素帛,期待他继续往下说。

樊千秋刚才有意无意地只是亮了亮这尺素书上的印章部分,却没有让众人传阅这份密信。

而众人出于对卫青的敬重,对樊千秋的信任,也无人提出查验真伪。

“奇袭河南地的方略,卫将军已知晓了,他觉得此计甚妙。”樊千秋说完,将信收回怀中。

“卫将军觉得此计可以建功?”王温舒问,平日里,这年轻人同样将卫青视为自己的榜样。

“正是,”樊千秋点点头接着道,“卫将军说了,他与我等一北一南,定然可以两路建功。”

“届时,匈奴人不仅元气大伤,更会在西域漠北颜面扫地,云中的围困自然也可以解除。”

“先前,在云中城时未与尔等提及,是怕有人走漏了风声,今日到了此处,无需担忧了,”

“此事,不只是一箭双雕,更是一箭三雕。”樊千秋努力在脸上摆出一副指挥若定的表情。

樊千秋的话算不得假话,但是也称不上真话。

卫青是否奇袭单于王庭,并没有定论,终究只是樊千秋的猜测。

可是,也许是因为这谋划太过于提气,也许是因为卫青威名大,也许是因为樊千秋演得真。

这几句话确实起了作用。

李敢等人脸上那僵硬的肌肉松弛了些,神情终于不再紧绷了,甚至隐隐有了如释重负的笑。

樊千秋自然也松了口气。

这份士气,会经由他们继续传递下去,激励到更多普通兵卒。不知能维持多久,所以要快!

“卫将军还说了,要与我等比一比,看谁杀敌更多。”樊千秋笑笑再道,“尔等可愿赌一赌?”

“我等愿意!”李敢抢在头一个笑道,其馀人亦纷纷出言,你一言我一语,终于恢复了灼热。

“好!那我等便与卫将军赌上一赌!明日只歇一日,便向河南地腹地出发!”樊千秋趁势拍掌说到,自然又引来了一阵叫好。

许是因为声音太大了些,还引来远处兵卒的注意力,纷纷向这边看来,丘上的气氛自然活跃了起来。

当夜无事,樊千秋与魔下三千子弟睡了这几日来的第一个安稳觉。

隔日醒来,河南地放晴,尾随他们一路的乌云,被远远甩在身后。

这支汉军开始在这茫茫的草原大漠之声,查找白羊王和楼烦王的王庭。

河南地方圆足有两千里,在地形上是草原和沙漠相互交错,非常平坦,所以便缺少必要的标志物。

军中虽有熟悉地形的老卒作向导,可樊千秋不敢将兵力分得太散,所以搜寻起来仍不是一件易事。

不仅需要时间和经验,更需要一些运气。

八月二十午时,艳阳高照,秋风习习,正是舒爽的日子。

樊千秋与中军魔下的千馀骑士正在一条小溪旁饮马歇息。

除了中营在此处,左营和右营分在东西两翼三十里之外,相互警戒,一同搜寻敌情。

这几日里,樊千秋率部往西南方向搜寻了三四百里,经过了好几处适合扎营的地方,仍未发现敌情。

今日卯时拔营后,三营人马又已经搜寻了三四十里,仍没有任何收获,眼前的这片莽原死一般安静。

此刻,樊千秋正和十多人盘腿围坐在一起,其中既有李敢等军吏亲信,也有几个挑出来的老卒向导。

众人一边大口大口地吃喝着胡饼和盐茶,一边看着摊开在面前一份舆图,时不时小声地交流上几句。

虽然几日之前激起来的士气还未消磨殆尽,可多日无所收获,仍然让众人感到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所有人都算计得很清楚:今日,匈奴人已逼近云中城下了吧。

他们的日子越来越紧了。

不多时,众人风卷残云地将手中的吃食吃尽了,而后便围得更紧了些,神情严肃地出言献策。

“我部前行搜寻数日,已抵近河南地腹地,仍不见匈奴人踪影,恐怕还得深入。”李敢先道。

“自然要继续往前行,只是向西,还是向南,又或向西南呢”樊千秋自言自语道。

“—”众人皆沉默,三个方向看似离得近,可越往前分歧也越大,不易做决定。

“尔等若有什么想法,皆可以直言。”樊千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