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丁充国:樊千秋露面了,加大捕杀力度!
“带来了。”王温舒声音低沉,想来他的情绪也因为董文之死有些低落和茫然。
“按计将小青洲好好打扫一番,作成与匈奴人厮杀的局,细致些。”樊千秋道。
“诺!”王温舒回答道,而后想了想才又问,“那那捉到的那些俘虏呢?”
“你先带上,莫让他们逃了。”樊千秋知道王温舒问的是什么,但刚刚看到董文惨烈的死状,
他不想再杀同袍了。
“诺!”王温舒叉手道,显然也是松了口气。
“死的人,留在此处吧,自会有人来收拾的。”樊千秋最后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董文,
“诺。”王温舒再答道。
“办完此处的事情之后,你立刻率部赶往云中城,沿途派人放出一些消息,让追兵误以为本官与你一道。”樊千秋布下疑兵。
“诺!”王温舒仍然是毫不尤豫地回答了一个字。
“郑衮丶司马迁,立刻整队出发,时不待人,我等不能等了。”樊千秋抬头看向南面,云中城和总督城离得还远,不能停下。
“诺!”众人连忙答道。
当众人各自领命行事时,樊千秋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来到了董文的身边,心情复杂地看着这个有两张面孔的人。
随着雨水不停地落在董文的脸上,从口鼻喷涌而出的鲜血被冲刷去了许多,所以这张脸更显得苍白且平和。
樊千秋想起当日在破虏城见到董文的场景:沉默寡言,甚至带有些年轻人特有的羞涩和倔强。
然而正是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年轻人,在这边塞已经留下不少威名了。
这些威名与他的“义父”周辟强没有关系,而是用匈奴人的头颅垒起来的。
象他这样的人,不应该落一个负罪身死的下场啊。
来到大汉已经好几年了。
樊千秋做事始终都奉行一个“狼”字,而且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有时候,他甚至只要敢于放狠话,便能让自己的对手原形毕露。
很轻松,很管用,屡试不爽!
说到底,是“讹诈”和“恐吓”!
他甚至有了错觉,认为在今日的大汉,多数人都是“软骨头”。
史书中记载的那些所谓的“死士”“刺客”,都是美化出来的。
可是,董文坦然赴死,给了樊千秋极强烈的冲击感,醍醐灌顶!
他不禁开始思考起来,这个时代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信念”,让这年轻人决绝而愉悦地放弃自己对生命的渴望呢?
此刻,他与丁充国之流的交锋已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赢面极大。
可是,他不得不再一次正视起丁充国等人,后者不会轻易认输。
又或者说,樊千秋仍然心存侥幸,希望过往一切都是一个误会!
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向他表明,这不是一个误会。
那么,樊千秋希望丁充国他们的骨头软些,最好能乖乖地纳降,那样便会少死一些人了。
但是,他们会“认输”吗?樊千秋未可知。
“司马迁!”樊千秋对着董文思索片刻后,朝不远处大喊一声,司马迁立刻冒雨跑过来。
“本将现在要给县官写一封诏书,言明丁充国等人违反《货殖禁令》的事,你来执笔!”樊千秋的视线收了回来。
“诺!”司马迁拿出了随身文具,按照樊千秋的口述飞快地写了一道奏书。
“将军,要不要将挪用市租的事一并写上?”司马迁写下最后个字时问道。
“此事尚无定论,先不写,查清之后再奏。”樊千秋说道,这后一件事他更想要问明白。
“诺!”司马迁答完之后,樊千秋在奏书上加盖了私印,便派几个信得过的兵卒送出了。
“”—”看着远去的那些人的背影,樊千秋有一些志志,当下的局势便象眼前的这片草原,雨雾弥漫,视线模糊。
樊千秋总觉得这雨雾的背后有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正将他拖入到旋涡之中。
“走吧,我等现在便出发。”樊千秋平静地说道。
“诺!”司马迁不知樊千秋心中所想,干脆答道。
没有再眈误,樊千秋率领所部人马绕过了小青洲,继续趁着夜色向西赶去,只留下王温舒带兵卒在原地“伪装”。
四日后的辰时,破虏城塞候周辟强率着一什兵卒,冒着蒙蒙的细雨,来到了云中郡郡守府,在正堂见到了丁充国。
这一个多月里,他们二人还是头一次碰面,两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周辟强刚刚跨入门坎,便皱着眉头微微摇头,一切担忧都在不言中。
“下官周辟强敬问郡守安。”周辟强叉手行礼道。
“恩?又出了什么事情了?”丁充国摆摆手问道。
“”——”周辟强欲言又止,但是最后还是开口道,“郡守,董文死了。””
“恩?”丁充国眼睛微眯,虽经历了无数次生离死别,他的情绪仍不免震惊,董文亦是他看着长成的。“他怎死的?”
“是总督府左司马王温舒派人来报的,他只说了董文所部在小青洲全军尽没,似乎为匈奴人所害。”周辟强小心答道。
“恩?”丁充国不禁再问。
“来人还说,袭杀董文所部的匈奴人应当是入关刺探军情的那队匈奴斥候。”周辟强上报的时候,一直在打量丁充国。
“荒唐!”丁充国怒斥道,匈奴人入塞刺探军情的事情是他们“编出来”的,怎会真的有匈奴人?
“下官亦以为那王温舒在胡言乱语!”周辟强忙说道。
“”二人就此沉默了,他们其实都已经看明白了,王温舒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把水“搅浑”!
董文恐怕不是什么匈奴人杀的,而是王温舒率部杀的!说不定,与那“装病”的樊千秋也有关系。
“小清洲?匈奴人?”丁充国皱眉重复着这两个字眼,终于琢磨到了蹊跷,他寒声问,“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周辟强不答,但这短短的沉默已代表了一切。
“有话不妨直说,尔等不是帮我,倒让我这郡守象个瞎子。”丁充国知道对方隐瞒是为了让保全他,但是仍觉得恼怒。
“到了此时,本官还能从中独善其身吗?”丁充国苦笑道,额头深邃的皱纹比十日之前又更深了几分,仿佛老了十岁。
“诺。”周辟强亦知晓形势越来越复杂了,他迟疑片刻才道,“几日前,董文派人来送信,有人给他送来一个口信。”
“什么口信?如实说来。”丁充国忙问道。
“送口信的人是总督府左司马丞张德一派来的,他们都在那队夜劫煜火部的汉骑当中,樊千秋亦在!”周辟强沉声道。
“真是樊千秋率领百骑斩杀了煜火部的小神王?”丁充国虽然之前有过这种猜想,此刻得到真凭实据,仍然难免错愣。
“想来是的。”周辟强说道,“送信的人让董文率部去小青洲劫杀樊千秋,董文率部便去了,
怎晓得—全军尽没。”
“你可见过那送口信的人?”丁充国追问。
“不曾见过,来回路途太远,我得知这消息时,董文所部恐怕已经不测了。”周辟强道。
“太大意了!尔等怎知这什么张德一说的是真话?万一是圈套呢?”丁充国痛心疾首道?
“张丶张德一为何这样做?他丶他是下官任用多年的属官,想来不会”周辟强语塞。
“你糊涂啊,人心不古啊,而这樊千秋本就善于揣摩人心,张德一说不定早被看穿,被其收买了!”丁充国叹道。
“樊千秋为何这样做?岂不是暴露行踪?”周辟强平日虽然也很机敏,可如今要顾的事情太多,亦有些糊涂。
“或想名正言顺地捕拿董文,或是想吸引我等的注意,或想找个由头定我等的罪何人知道?”丁充国再叹道。
“如此说来,是那王温舒袭杀了董文?这可恶的狗贼!”周辟强咬牙骂道,他早已经将董文看作自己的子侄辈了。
“我等要杀他们,他们自然要杀我等,难不成他们只能当鱼肉吗,选了搏杀,怎么奢求对方犯错?”丁充国斥道。
“—”周辟强一时便无言,他想起自己才是那“作奸犯科之徒”,不禁悲从中来,内心深处更是涌起一阵惆怅。
“可有旁的消息?”丁充国再问道。
“各处斥候得到了一些消息,说是有不明骑兵正朝云中赶来,王温舒亦向云中赶来,我猜正是樊大。”周辟强道。
“看来,便是了,”丁充国再问道,“程千帆他们几个来了吗?”
“来了,我等一路追寻樊千秋不得,前两日聚到了一处。”周辟强解释道。
“不管真相为何,樊千秋行踪走漏了,这便是件好事!”丁充国自言自语,而后便闭上眼睛,
开始在心中推算着。
“”周辟强知道丁充国在算日子,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边静静等着。
“不好,算着日子,樊大快到云中了。”丁充国再次睁开了带着血丝的眼。
“都是下官无能,未能拦住他。”周辟强后退半步,连忙向丁充国请罪道。
“此事不怪尔等,草原广无垠,若是晴天白日倒有可能找得到,这阴雨绵绵,十几步之外看都看不清,又如何能寻得到—?”
“”丁充国长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苦笑道,“终究是我等先做了歹事,连泰一神都在庇护他,这当真是上天降下的征召吧!”
“府君,那—”周辟强迟疑尤豫片刻,仍然说道,“那如今当如何处置,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是啊,总不能坐以待毙吧?这不只关系着你我的身家性命,更关系着几千里汉塞的大局!”丁充国自言自语道,眼神再次坚毅。
“正是,樊总督虽然立下了大功,更是一个德才兼备丶奋勇杀敌的忠臣和猛将,可与大局相比,他微不足道!”周辟强亦寒声道。
“—”丁充国抬眼看向周辟强,二人眼光相互触碰,在开口之前便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
“依你之见,如何应对?”丁充国问道。
“此刻,樊使君只有两个去处了,要么是返回总督城,要么是直接前往长安城,除此之外,别无旁的去处了。”周辟强沉稳分析。
“这两个去处,他会去何处呢?”丁充国似自言自语,又似向周辟强发问。
“若下官是他,会直接去长安,立刻向县官上报此事。”周辟强沉声说道,
“—”丁充国示意周辟强继续往下说。
“赶来云中城,便是自投罗网,倒不如直接去长安城。”周辟强继续说道。
“我亦如此看。”丁充国点头,只要县官没有诏令下来,他这郡守在云中郡仍是说一不二,樊千秋无法与之抗衡。
“所以便不能让樊千秋去长安,必须在云中郡内拦住他。”周辟强的眼神越发强势了起来,正在“逼迫”丁充国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小半个月里,为了降低影响,只有周辟强他们这些塞候率领本部人马四处追寻那队汉军,虽然也有数千人参与,却仍然不够用。
为了维持大局,丁充国并未调动屯驻在云中县东大营的几千郡国兵参与到搜捕之中:说起来是为了大局,可实际上也是畏首畏尾。
如今,已经坐实樊千秋掌握了他们的罪证,那便容不得丁充国继续尤豫了,他必须要做一个决定,调集所有人马,全力截杀对方。
是啊,是时候做最后的决择了。
“是左修文给你去信了?”丁充国眼神当中罕见地出现了躲闪。
“左主簿确实给下官写过信。”周辟强没有任何的回避,如实说道。
“”丁充国未在此事上多纠缠,他先是从榻上起身,来回步,最后却又坐回了榻上。
“周辟强,听令!”丁充国一边说,一边展开一块素帛,笔走龙神地在上面开始写记起来。
“诺!”周辟强立刻便叉手候命到。
“今获悉,有小股匈奴斥候在云中县四周刺探我军军情,图谋不贵,本官命你提三千人马,在郡中搜捕此伙贼寇,如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