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大汉小吏 > 第403章 樊式维稳:清冤案,抓诬告,搞公审,舆论战!

第403章 樊式维稳:清冤案,抓诬告,搞公审,舆论战!

第403章樊式维稳:清冤案,抓诬告,搞公审,舆论战!

“下官又怎敢教将军做事呢?”樊千秋并未有什么不悦,只是笑笑道,“只是是县官在教将军做事啊。”

樊千秋从怀中摸出了皇帝诏令,接着又道,“这是县官前几日所下明诏,中尉寺应当也收到了,灌将军不会不认吧?”

“你想拿县官的诏令来压本将?”灌夫阴沉着脸不屑道。

google搜索ka

“若灌将军要这么想,也不是不可”樊千秋作为难状挠了挠头笑道,“灌将军,旁的不说,你说压不压得住吧?”

“你!”灌夫看着樊千秋这副笑脸,再次气急,刚想要发怒,可是,站在门檐下的李广又一次抢先开口了。

“灌夫,这可是皇帝的诏令,你想好了再答话,若答得不好,你可莫要怪老朽上书弹劾你抗旨。”李广不动声色地说道。

“是啊,我与李将军刚刚和樊公已经商议好了,两宫卫尉寺,不再在宫中搜捕抄检,只会协助樊公查案。”程不识亦道。

“还有长安令义使君,他亦会遵诏行事,不再插手巫蛊之案,平时若是查到了嫌犯,亦会移交给廷尉寺。”樊千秋补道。

灌夫逐个看了看三人,渐渐醒悟了过来:他着了樊千秋的道!

此刻,樊千秋不仅手握着皇帝下的明诏,更已说服了长安令和两宫卫尉不插手此案。

如此一来,他这中尉徜若再要“抗旨”,那便太过于显眼了。

抗诏不怕,怕犯众怒。

若李广丶程不识丶樊千秋丶张汤这些人联名向天子告劾自己,那皇帝还真的极有可能迁怒于他,然后再给他降一个大罪。

抗旨加之巫蛊,族灭似乎离得也不远了。

灌夫目光游移了片刻,便也拿定了主意:不让他明着去查案,那他便“背地”里查。

而且,他要大查特查,把长安闹得更乱,让这樊千秋背上个“查案不力”的大罪名。

“既然有皇帝的明诏,那本将便不查了,我倒要看看,单靠一个廷尉正,能不能将此案查清。”灌夫重重地冷哼一声道。

“恩,如此倒算晓事。”李广点了点头。

“下官谢过灌将军了。”樊千秋亦行礼。

灌夫只是把头昂起,草草回礼。

“樊千秋,今日的事情,可算是议定了?”李广问道。

“差一步。”樊千秋道。

“哪一步?”李广再问。

“空口无凭,不如立个券约,日后追究,才有说法。”樊千秋笑着道,这券约等于是告知书,日后便不能说“不知”了。

“你倒缜密,不过是个法子,可有备下?”李广笑问。

“自然备了。”樊千秋说完,朝门边的卫广点了点头,后者立刻跑回了后堂,很快便取来了樊千秋提前写好的“券约”。

“先给两位老将军过目。”樊千秋说道。

“诺!”卫广立刻照办。

“恩,我等看了,并无不妥,可以落款。”李广说道,程不识亦点头。

“卫广,再去拿笔墨来。”樊千秋说道。

“诺!”卫广又去拿来了笔和墨,李广和程不识便在券约上落下了款。

紧接着,卫广便又把这写在素帛上的券约带到了樊千秋和灌夫的面前。

“还请灌将军过目,若没有异议,亦可以落款。”樊千秋“逼迫”道。

””

灌夫飞快地扫视了一眼,他自然不愿意留名,却又不好拒绝,迟疑片刻之后,他仍然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下官谢过灌将军。”樊千秋笑嗬嗬地谢完,便亦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可还有旁的事吗?”灌夫冷问。

“今日便也无事了。”樊千秋道。

“那本将不久留了。”灌夫朝李广和程不识拱了拱手,猛地一拂衣袖,便带着自己的亲信转身大步走出了廷尉寺的前院。

门前又是一阵吵闹后,终于才渐渐安静下来,

樊千秋对着门口冷笑,心中不由得起了杀心,这灌夫定不能久留,此种只会损人不利己的莽人,多活一日都是祸害。

只是,得死得有些用。

樊千秋一时想不到让灌夫怎么死,也不想了,而是转身走到了门檐下,再一次向帮了他大忙的李程两位将军行礼丶称谢。

“你莫急着谢我等,哪怕我等签了这份券约,这灌夫仍然会暗中干涉,你的路,恐怕不好走。”程不识向樊千秋提醒道。

“无事,下官知道此事怎么办。”樊千秋道。

“好好好,那我等便也先走了。”李广笑道。

“再谢二位老将军。”樊千再行大礼。

“恩,你好好想想,若愿从军,与我等说。”李广道。

“诺!”樊千秋答。

李广和程不识二人未再多说话,带着侍骑便也离开了。

廷尉寺前院便重新安静了下来,只有些细碎的说话声“窒”地从院中两侧的厢房里传出来。

凑在门缝间张望的廷尉寺属官们目睹了此事的全过程,此刻已经渐渐看清了今日的整个“布局”。

他们对站在院中的新任廷尉正自然多了几分敬畏忌惮:哪怕是廷尉张汤来了,亦未必如此顺利啊。

樊千秋也听见了厢房中的动静,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心中叹道:相处的日子还很长,慢慢处吧。

想到了此处,他便拿着这券约轻快地走进廷尉寺正堂。

半个时辰后,左内史张欧和右内史石庆准时来到寺中,樊千秋亦与他们商议了“巫蛊之案”的事。

张欧和石庆倒也能看清楚大局,他们起初还有些尤豫,但见到那券约上的几个名字之后,便也打消了迟疑,在券约上留了名。

毕竟,李广丶灌夫丶义纵这些人都已经被樊千秋说服,张欧和石庆自然不会也不敢再有什么异议。

午正时分,樊千秋便与长安城中有司法权和执法权的几个衙寺谈妥了一一至少在表面上已谈妥了。

而这时候,杜周和简封也已经办妥了樊千秋交代的事,回到了廷尉寺正堂复命。

“杜周,查清了吗,各处共关押了多少因巫蛊之案被捉去的嫌犯?”樊千秋问。

“下官今日晨间跑遍了各处牢狱,得到了一个确数,共有三千七百二十五人。”杜周给出了答案。

“哪里是三千多人,是三千多家。”樊千秋苦笑道。

“黔首已多有怨言。”杜周补道。

“杜周,本官只给你五日的时间,审完这三千多人,把他们放了。”樊千秋道,“能否办到?”

“这些黔首多是捕风捉影下被捉去的,审起来不难,三日,足矣!”杜周笑道,“下官这五日日夜不眠,定能全部审完。”

“好,把后堂所有的属官书佐都带上,若是能审完,本官向张使君为你请功。”樊千秋拍掌道。

“诺!下官定然不辱使命!”杜周道。

“简封丶卫广丶卫布!”樊千秋喊道。

“诺!”这三人向前一步,叉手行礼。

“你们三人,各带一队廷尉卒,在长安城中来回巡视,看到胡乱捉人捕人的官吏,统统抓起来!”樊千秋斩钉截铁下令道。

“诺!”三人齐声朗声答道。

“记住,尔等专抓官吏卒役,不能手软!”樊千秋沉声再次提醒道。

“诺!”三人再答。

“杜周,这几日里,你还有一事要办。”樊千秋看回了兴奋的杜周。

“还请使君下令。”杜周连忙再行礼。

“告发他人行巫蛊之事的案子,全部都由你先来预审一轮,若发现借机攀扯撕咬的岁人,统统重判!”樊千秋要治标治本。

“诺!”杜周再答。

“先不急着查案,得让这风浪平息些,唯有如此,才能捉到真正的那条大鱼!”樊千秋似自言自语道,心中不禁因此亢奋。

“诺!”四个属官亦感受到了樊千秋的激动,再次齐声答道。

接下来的几日里,樊千秋果然并未急着查案,而是将全部的心思,放在了安定民心上。

时而与杜周一起到大小牢狱当中去甄别嫌犯,时而亲自带廷尉卒到间巷当中来回巡视。

不仅如此,他更上书向皇帝请命,下诏允许长安城黔首恢复“正当”的鬼神祖先之祀。

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举措,他又给万永社的子弟下令,让他们在间巷中合理引导舆论。

“巫蛊之案乃是歹人作乱,与鬼神并无关联,与我等黔首亦无关联,不必惊慌失措。”

“巫蛊之案乃天家的大事,与我月钱八百又有何干系?”

“若觉得大汉天下不太平,何不去大漠投匈奴贼寇去?”

“与其杞人忧天,不如务农货值,多赚上几个半两钱。”

“虽是惊天大案,却可趁机除弊,何止一赢,双赢也!”

这些言论经过万永社数万人传播,在几日内间快速地发酵,从寻常黔首家飞入勋贵豪猾室,最后人尽皆知。

同时,借此风潮,樊千秋立刻又加重了手腕,在东市举行了一次声势极浩大的“公判”,以此“正试听”。

这四五十个被“公判”的犯人,皆是“传播巫蛊谣言或借机诬告他人”被捕到廷尉寺的,属于撞在枪尖上。

这些犯人当中,既有寻常黔首出身的真刁民,也有颇具家訾富贵的小豪猾,

但一视同仁,无人能法外开恩。

樊千秋原本是想借机杀几个人,但与奏武昌商议之后,却仍是作罢了。

原因有二:一是这些犯人只算因言获罪,翻遍汉律,难判死刑;二是此时正值孟春时节,不是杀伐好时候。

经过商议,这些犯人都被判了答刑加徒刑。

行刑那日,这四五十个犯人一同并排着躺在刑场上,轮流拖出来行刑,“

啪”的打板子声足足响了半日。

这场面虽不及腰斩丶刑丶枭首来得血腥过瘾,但场面倒也非常热闹,能够成为黔首豪猾茶馀饭后的谈资。

在这一连串的雷霆手段下,长安的局面渐渐稳定了:至少每日报到廷尉寺的“巫蛊之案”比原先少了许多。

两宫卫尉寺丶长安县寺丶左右内史府这些衙寺也履行了和樊千秋的约定,不再刻意过问“巫蛊之案”。

但是,形势没有完全太平,还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仍不死心地想要借此事闹出些风波,实现自己的谋划。

其中,最先要的便是中尉一一灌夫。

正月初十,距离刘彻给的期限还有整整二十日,樊千秋将几个得力属官召到廷尉寺后堂,准备要再用狠招。

“杜周,那几千人的嫌犯,都甄别清楚了吗?”樊千秋问道。

“除了北军大营的北军居室进不去,其馀各狱的嫌犯都放了,剩下五六十个案情有疑的人已转到了诏狱。”杜周答道。

“—”樊千秋点点头,对杜周干练表示认可,他没有追问北军居室的事,

而看向简封问道,“间巷中的情形如何?”

“已恢复过往七八成肃宁,昨日,无人再到廷尉寺上报与‘巫蛊”相关的案子。”简封答道。

“那便是还有两三成动荡?”樊千秋笑了笑,“是那中尉灌夫闹的吧?”

简封迟疑了片刻,接着道,“正是。

“灌夫还下令继续抓人吗?”樊千秋再问道。

“正是。”简封顿了顿道,“除了中尉寺外,其馀各衙寺都已经不再凭巫蛊之案抓人了。”

“仍然是便装偷偷地抓吗?”樊千秋早几日便知晓了这消息,只是今日才腾出手来解决。

“破晓日暮,宵禁前后,魔下的中垒尉便会带人在城门外搜捕,每日都要捉去几十人。”简封详细地说道。

“杜周,这些被捉去的人都送到北军居室了?”樊千秋再问。

“正是,北军居室在北军大营之中,下官去了几次,都被壁垒吏士挡住了,

不得入内。”杜周有些歉咎道。

“这北军居室明明是用来关不法军士将领的,如今却用来关黔首,倒真是大材小用了。”樊千秋笑着打趣。

“下官有一好友是北军居室的狱卒,我找他打听过,关了近千人,已人满为患,日日有人暴卒。”杜周道。

“灌夫可在审案?”樊千秋皱皱眉,有些不解地问。

“倒是日日都去,亦会用刑,但不似在审案,更象泄愤。”杜周答道。

众人听到此言,纷纷侧目不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