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大汉小吏 > 第335章 不买粮了?还要把钱带走?闹呢?玩呢?

第335章 不买粮了?还要把钱带走?闹呢?玩呢?

第335章不买粮了?还要把钱带走?闹呢?玩呢?

东门智此言一出,便等于将五谷社和樊千秋的“搏杀”过到了明路,双方此刻再回转折冲的馀地。

樊千秋东门智的不敬之语丝毫不在意,只是笑了笑道:“雨雪说来要来,诸公的仓房恐怕已堆满,想来不能再屯粮了吧?”

“这就不劳使君操心了,我等自有谋划,樊使君啊,莫不是这官肆中,已经没有粮食了吧?”东门智逼近一步,轻篾地道。

“这官肆怎可能无粮呢?本官只是心系行商而已,怕尔等吃大亏。”樊千秋摇了摇头故意叹气道。

“在场诸公都世代经商,获利折损都经历得多了,知道轻重,不劳使君费心担忧!”东门智冷笑。

“好啊好啊,四郎君倒是比老社令果断,尔等来买粮,自然不能让尔等空手而归。”樊千秋说完,便将马合叫到了身边来。

“你立刻去,将户曹拟好的券约拿过来,直接卖给诸公,反而快些。”樊千秋道。

“诺!”马合立刻跑向身后的一间小阁,不多时便与朱驰抬看一个漆匣走了过来。

“打开。”樊千秋用下巴指了指那漆箱。

“诺!”在众人好奇不解的目光之下,漆匣被打开了,里面整齐码着几百块竹读。仔细辨认,竟然都是一式两份的券约。

樊千秋拿起一份券约,爬上了由麻袋垒起的那道粮墙,站直之后,便朝院内的行商和院外的奴仆挥了挥手中的那份券约。

这一有些怪异的举动,让围聚的几百人涌到了粮墙下。

“这是卖粮的券约,本官已经料定尔等今日要买粮了,所以提前拟好了券约,且都加盖了县令大印,亦有本官的画押———”

“一份券约两千斛,按每斛五十五钱的粮价来算的话,便是十一万钱,想买粮的,交足十一万钱,便可以领走一份券约。”

五十五钱的价格一出,立刻引来一阵哗然,这可是这几日来最低的粮价了啊。

“樊县令,我等出钱,可不是买这券约的,敢问粮食何在?”东门智心怀不轨地大声喊道。

“自然在本官的脚下,在诸公的周围!这么多的粮袋,尔等难道都没有看见吗?”樊千秋胡乱地指了指,挪输挖苦对方道。

“使君说这都是粮?我等可不相信啊,焉知里面装的不是砂石和米糠,通河社的车船里装的便是此物。”东门智阴沉地问。

“本官何必骗你们?”樊千秋冷笑道。

“我等要验粮!”东门智更不敬地道。

“买粮才能验,把十一万钱如数交来,便可拿到券约,自然可验粮。”樊千秋道。

“樊使君,钱现在便可给你!我等倒要看看,这官肆里到底有没有粮!来人,把钱抬上来,交与荥阳令!”东门智吼道。

其馀行商尤豫片刻,最后在东门望的逼视下,纷纷下令把钱给抬了上来。

很快,东门望和一众行商身后的奴仆立刻骚动起来人来人往,半刻钟后,数百个一尺见方的漆匣陆陆续续被抬了过来,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官肆前院的空地上。

“打开,让本官开开眼。”樊千秋站在粮墙上居高临下地说道。

“打开!让使君开开眼!”东门智吼道,或真或假的行商便跑到映射的漆匣后,一个接一个地打开了匣子。

转眼之间,满院的金光,甚至让天上夺目的日头都失去了光彩。

按照大汉的官价,一金便是一斤的金,可以换一万钱,院中此刻共有两千四百金,按后世算法,便是六百多公斤黄金!

虽然这不是纯金,可那金光仍然让樊千秋觉得眼晕,眼睛不禁就眯了眯,这些钱,应该快要把五谷社的钱根挖空了吧?

“好好好,荥阳县果然富庶啊,马合,给他们发券约,指引他们验粮丶买粮!”樊千秋挥手道,语气自然是轻描淡写“诺!”马合答下,立刻派人将黄金尽数入帐再收好,然后便开始发券约,最后又让行商排队,派书佐逐个带去提粮排在队伍中的行商们没想到会如此顺畅,心中“县仓粮食见底”的念头,此刻又开始动摇了,纷纷慌乱地议论了起来。

当排在最前面的五六个行商顺利地验粮和提粮之后,行商们不由地把怀疑质问的目光投向了站在队伍末尾处的东门智。

“看什么看!这是虚张声势!县仓只有十五万斛粮!如今虽有,稍后便无粮可卖了,

届时我等即可大闹!”东门智道。

“四郎君啊,我看县令沉稳,丝毫没有惊慌的样子,似乎有诈,我等不如先退走吧?”排在东门智不远处的一行商道。

“你这蠢人!钱都已经交了,券约也已经签字画押,此刻反悔,你能将钱拿回来吗?”另一个行商怒气冲冲地挪撤道。

“什么!”东门智厉声斥道,他有些紧张地看了看不远处的樊千秋,才接着道,“好好排着!等着!此间定乱!”

“—”众行商不敢再说话,只得耐下性子看前头的同伙一个接一个去验粮丶提粮,

时不时小声抱怨,戳东门智脊梁。

因为行商来得实在太多,来运粮的牛车自然也极多,足有一千馀辆之多。

为了增加出粮速度,也为了不让北城门和官道堵塞,樊千秋命人将这些牛车都带到官市以北大片的空地等侯“叫号”。

轮到某个行商提粮,才由书佐领他去找自家的车队,再由行商自己带着车队到后院去验粮和提粮,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今日天气仍然极好,虽然还是刮着阵阵寒风,但是同前几日一样,仍是晴空万里,不见一片乌云,只有孤雁偶尔飞过。

樊千秋没有去别处,他带看卫氏兄弟就箕坐在前院门口的粮墙上。

三人时而聊一聊长安城的风物,时而看一看头顶瓦蓝瓦蓝的天,时而笑一笑排成一列的呆头鹅们,总之,很是惬意——

午时前后,主簿龚遂派人送来了全羊和全狗,樊千秋又带着卫氏兄弟在北官肆外的空地上点起了火堆,炙烤起了狗羊。

羊肉肥鲜狗肉喷香,那滋滋作响的出油声,那袅飘起的焦香味,那金黄油亮的美味色,让周遭路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樊千秋自己吃得少,但每烤好了一只,便会命在粮肆中忙碌的书佐算吏出来共享,还派人切下不少送给了围聚的黔首。

一时间,放眼看去,北官肆外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真有几分“人之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景象。

与此情此景格格不入的自然是排着队的行商,他们一早被“请”到五谷社共商大事,

之后又四处筹钱,此刻又饥又累。

看着肆外的黔首和书佐大快朵颐丶满嘴流油,他们恨不得拉下脸面,讨几块肉吃,可在东门智怒视下,只得原地叹气。

但是,与身体上的饥渴比起来,内心的煎熬更加磨人。

很快,两个时辰过去了,五十个行商被带去验粮提粮,

北官肆的后院仍然有条不素,在那“叮叮当当”的车牛铃声之中,除了书佐算更来回号令的声音之外,再无旁的杂音。

这意味着已经提到粮的行商没有一人找到机会闹事的,这意味着他们都提到了粮食,

这意味着这粮食没有任何的猫腻。

五十个行商,一共提走了十万斛粮,放在平时的日子,这北官肆提前备下的粮便已经买完了。

可是今日,莫说是仓房里还有粮源源不断地往外搬运,北官肆四周的“粮墙”还未动分毫啊。

这数不尽的麻袋里若真的装着粮食,那就不是行商们用半两钱把粮市给淹了,而是樊千秋用粮食把行商们给理了起来!

行商们的议论之声渐渐又大了起来,他们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了同一个念头:和东门智说得不一样!粮食似乎有些多!

议论之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无一人向东门智“请教”,他们似乎看不见东门智这“临时的社令”了。

排在东门智前后的行商更是有意无意地离他远了几步,让他看起来象被孤立了一般:

行商对东门家的信任又弱了几分。

午时便这么过去了,未时也这么过去了,申时仍这么过去了临近酉时官肆之时,院中还剩二十多个行商站在原地,其中自然也包括东门智。

太阳还未完全落山,刺眼的阳光肆意地洒在官肆周围,给一切撒上了一层金光。

卖了一日呆,看了一日景,吃了一天肉的黔首已经心满意足地离去了,但那些仍然在院中排着队的行商个个都黑着脸。

今日的几个时辰里,北官肆起码已卖出了二十万斛粮,可围绕官肆的粮墙仍未动半分,草草数下,起码还有十几万斛。

已经有行商趁巡城卒不注意验过了,这些麻袋里不是砂石和米糠,而是货真价实的粮!

十几万斛啊,即使他们等将粮食提走,北官肆的存粮仍然非常丰富,远没有到枯竭穷尽的地步啊。

这还仅仅只是北官肆明面上的粮食,此刻,仍然还有牛车源源不断地从县仓运粮到此:县仓里的存粮不知道还有多少。

行商们的眼晴在夕阳下都红通通的,仿佛充了血,又仿佛烧了火。

如果是血,便是泼向东门智的;如果是火,便是要烧死东门智的!

他们并不认为是东门家计算出错了,只觉得自己又被其坑骗一次,再次沦为东门家和陈氏兄弟与县令搏杀的刀。

东门智同样很惊慌,他也没有想过北官肆竟然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他很识趣地未说话,又叫来了几个健壮的大奴守在了自己的身边,他此刻亦能感觉到周围行商不善的目光。

这时候,不远处城楼上的钟声响了。

那“铛铛铛”的钟声响亮而且空灵,震得人心都有一些发颤发虚。

站在望楼上的樊千秋抬头向不远处的城楼看了一眼,很快便看到了那口挂在城楼下的大钟在风中不停摇晃。

他听县寺中的老吏提起过,这是先秦时期留下来的古物,据说是晋文公时期铸造的,

距今有几百年岁月了。

因为经历百年的风吹雨打,这口铜钟已长满了铜绿,边缘处业已发薄破碎了,这让声音更显得苍凉和悠远。

酉时到了,便到了南北官肆休肆的时辰,不只是樊千秋,还有许多人将视线投向了这口正在发声的大铜钟。

尤其是院中剩下的行商们,一个一个也都昂起了头,有些期待和惊喜地看向那铜钟,

仿佛看到一线的生机。

樊千秋自然看到了这情景,他冷笑几声,便招呼卫氏兄弟和自己走下了望楼,来到了院中一众行商的面前。

“使丶使君,竟酉时了。”行商蒋得禄强笑着说道,脸上的表情难看到极点。

“是啊,酉时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樊千秋抬头看了一眼残阳叹道。

“使君,酉时要休市吧?”蒋得禄试探着问,其馀几个行商也小心翼翼附和。

“休市?诸公的粮可还没有领,怎能休市?”樊千秋笑道,伴装不解其深意。

“使君,既然没有收粮,那丶那我等便将券约还给使君吧。”蒋德禄讨好问。

“还给本官?这怎么还?”樊千秋朝蒋得禄面前走了几步,意味深长地问道。

“便丶便就这么还吧?”蒋得禄说话很心虚,鬓角已被汗水浸得亮晶晶的了。

“好啊,那便还来吧。”樊千秋扭头看向另一边,接着就把手伸到对方面前。

“诺!”蒋得禄大喜过望,快走几步来到樊千秋面前,草草行了一个礼,作势要把券约放到樊干秋的手中。

“还便还了,可你们的钱,本官可不会还给你们的。”樊千秋转头看向蒋得禄,冷冰冰地抛出了这一句话。

“使丶使君,这丶这怎么使得?”蒋得禄脸色骤然一变,连忙将券约收回来。

“这怎么使不得?今日晨间,这交易便已完成了,是尔等自己不要粮的,本官可没说过不要钱。”樊千秋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