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四十六章 劈波斩浪

第四十六章 劈波斩浪

海上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

阿石站在船头,望着方才还碧波万顷的海面骤然掀起巨浪,心头不由一紧。

这是他第一次率船队远航,肩上担着主公的千斤重托,不敢有半分闪失。

“收帆!快收帆!”老船工郭渔喊道。

风浪砸向船队,那几艘勉强凑来的老式渔船首当其冲。

一个浪头打来,只听“咔嚓”一声脆响,一艘渔船的桅杆竟应声而断。

船身瞬间倾斜,船上水手惊呼落水,转眼便被海水吞噬。

“救命啊!船要沉了!”

其呼喊声被狂风撕碎,断断续续传来。

阿石目眦欲裂,却无能为力。

只能死死抓住身旁的缆绳,稳住身形,目光扫向自家乘坐的这三艘新式快舰。

只见舰身在风浪中虽剧烈颠簸,船体却异常坚韧,那“水密隔舱”的设计此刻显出了神效。

即便有海水涌入,也被严密分隔在局部,未能导致整船倾复。

“稳住了!府君造的船稳住了!”一名年轻水手带着哭腔道。

阿石心中亦是澎湃,对士燮的敬佩又深一层。

乌云压顶,浊浪排空,四野茫茫,不辨方向。

若在此处迷失,终是死路一条。

正当此时,一名一直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跌撞着冲到阿石身边,大声吼道。

“阿石统领!不能随波逐流!须得辨明方向!可用‘过洋牵星’之法!”

阿石认得此人,名叫韩猛,乃是此次招募的水手中少数有过远航经验的中原人。

自称曾在水师服役。

此刻他眼神锐利,毫无慌乱之色。

“韩师傅!如何施为?”

阿石急问,想起出发前士燮曾将几位船工头目召集起来,粗略讲解过如何观测星辰判断方位。

虽只是些基础原理,却如暗夜明灯。

“看北斗,定方位!”

韩猛指着乌云缝隙中偶然一现的星斗,大吼道。

“如今风向虽乱,然星位不变!依府君所言,记住角度,调整船向,或可冲出风区!”

士燮当日所言。

“天地有常,星宿有度,纵迷雾重重,亦不可失其方寸……”

此刻如惊雷般在阿石脑中炸响。

他并非精通此道,但记得要领。

“快!依韩师傅所指,调整船头!偏向卯位!”

阿石毫不尤豫,嘶声下令。

他对士燮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既然主公说此法可行,那便一定可行!

船员们此刻也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拼尽全力操控着受损的船只,依令而行。

风雨飘摇中,三艘快舰挣扎著,一点点偏离风暴最猛烈的局域。

也不知过了多久,风浪渐息,乌云散开。

一抹曙光自海平线跃出,映照得海面金光粼粼。

劫后馀生的水手们瘫倒在甲板上,望着晴空,恍如隔世。

“过来了……我们过来了。”

阿石抹去脸上的盐渍,声音沙哑。

他望向韩猛,郑重抱拳:“韩师傅,此番多亏你了!”

韩猛连忙还礼,脸上却无得色,反而叹道。

“若非士府君先知,造此坚船,授此妙法,我等早已葬身鱼腹。韩某不过略尽绵力。”

众人闻言,皆是感慨万千,对那位远在交趾的太守大人,心生无限敬仰。

休整半日后,船队继续东行。

行至交州与江东交界一处海域时,但见海面下暗影憧憧,礁石林立,水情复杂。

“统领,前方似是多暗礁浅滩,行船大忌!”了望的水手高声预警。

阿石心头一紧,立刻想起士燮临行前的又一叮嘱。

“海图不全,然地利可测。”

“遇不明水域,万勿冒进,可放小艇,以石灰粉标记安全水道。”

“放舢板,探水路!”阿石当即下令。

几名精通水性的俚人水手立刻放下小艇,手持长竿,一边探测水深,一边小心翼翼地洒下白色的石灰粉。

大船紧随其后,沿着这条生命线,小心翼翼前进。

终于,当最后一片礁石区被甩在身后,眼前出现开阔水域时,整个船队欢呼起来。

十日后,历经艰险的船队,终于望见了吴郡海岸线的轮廓。

港口桅杆如林,人烟渐稠。

当脚踏上码头,包括阿石在内的所有交州水手,都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府君真乃神人也……”

一名年轻水手望着身后那三艘战舰,喃喃自语。

“若无此船,无此法,我等早已死了十次不止。”

阿石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

“故此,主公重托,我等更需竭力完成,方不负此番艰险!”

“走,寻糜家商栈去!”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掩去疲惫,率领众人,向着那座江东大城昂首走去。

……

码头上人流杂乱,更多的是面黄肌瘦、携家带口、眼神茫然的流民。

他们或蜷缩在角落,或茫然四顾。

孩童的啼哭与老人的咳嗽声断续传来。

“曹操用兵,竟酷烈至此……”

阿石身后一名来自交趾的老水手低声叹道。

他们一路行来,虽知中原大乱,但亲眼见到这江东之地亦被战火波及,流民如潮,仍是震撼不已。

阿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绪,沉声道。

“莫要多看,莫要多言。”

“牢记我等身份——乃是听闻徐州遭兵燮,特来贩运葛布、药材,顺带救济些许流民的岭南商人。”

“言行举止,皆需符合商贾身份,不可露了军中习气。”

“是,统领。”

众人低声应诺,迅速收敛起脸上的恻隐,努力扮出几分商旅的圆滑。

阿石按照既定方略,并未急于打听糜家商栈,而是先指挥手下在码头一处相对宽敞之地,支起一个简陋的摊子。

亮出部分带来的葛布、寻常草药。

甚至拿出少许粮米,做出一副“边卖边赈”的模样。

“岭南来的葛布,结实透气,做夏衣正好!”

“家传金疮药,治刀伤箭创有奇效,便宜卖了!”

“家中尚有存粮的,可来换些布匹药材;实在揭不开锅的老人家、带娃的妇人,可来此处领一碗薄粥!”

交州口音的吆喝声很快吸引了码头众人的注意。

尤其是那“免费薄粥”的许诺,顿时让不少流民纷纷围拢过来。

秩序虽有些混乱,但在阿石手下那些精干“伙计”的维持下,倒也未出大乱。

这番动静,自然落入了码头各方势力的眼中。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名穿着体面绸衫、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带着两名小厮,踱步走了过来。

他并未看那些流民。

目光直接落在阿石摊位上那些织法明显异于江东本地的葛布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位掌柜,面生得很啊?听口音,是岭南来的?”那管事拱手笑道,语气还算客气。

阿石早已注意到他,见其气度不凡,心知可能是条大鱼,连忙回礼。

“正是,小人姓石,交趾人士。”

“做些小本生意,听闻徐州陶使君处有买卖可做,特来碰碰运气。”

“见此地乡亲困苦,心中不忍,故而行些微善事,让阁下见笑了。”

“哦?交趾来的?”

那管事眉头微挑,兴趣更浓。

“石掌柜倒是仁义。如今这世道,肯行善事的商贾可不多了。”

“不知石掌柜主要做些什么货色?除了这葛布,可还有别的?”

阿石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

“唉,主要是些葛布、草药,还有些珍珠、犀角之类的土产。本想换些徐州特产回去,奈何……”

他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听说曹军势大,这生意怕是难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