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49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6)

第49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6)

花婆婆的一场秋雨,拉开了这个多事之秋的帷幕,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第二天,花婆婆自然的带着小梅去了乡正大人府邸,来的了熟悉的厨房,还与两位厨娘相互招呼。

依旧是之前的五道菜,辣椒鸡丁、辣椒炒肉、擂辣椒茄子皮蛋、坛子辣椒活鱼、坛子辣椒鸡杂。

一天时间,花婆婆做了两遍,都没有吃到乡镇大人的心趴上。

他反复推敲,甚至亲自盯着花婆婆下厨,还是觉得不对,又说不出是哪的问题。

试来试去,不说自己想要个什么味道,只让花婆婆重来。

一道菜就是五两银子,花婆婆有的是耐心陪着乡镇大人尝试。

很有心得的花婆婆在做菜上完全没有自己的主意,乡正大人想怎么做,她就陪着怎么做。

几天折腾后,足足让花婆婆赚到百来两白银,看的两位厨娘羡慕不已。

当天折腾到很晚,花婆婆在乡正大人这吃了膳食,带着一张轻薄的百两白银银票回家。

次日,乡正大人去了县里一次。回来之后放过花婆婆,开始折腾起大刘乡。

他要让大刘乡在安乐公主来之前焕然一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公主。

展现自己的能力,向公主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有乡民都被他勒令剪头洗澡,剪指甲换衣服,家家户户门前屋后不能有杂物,家中地里不得有异味。

乡正大人规定的很仔细,大刘乡的每一位都被他亲自检查,谁也不能违背。

大刘乡的大小道路也被他带头整理,所有不平之处全部轰实,捡来大小合适的石子铺在路面两边。

还有山里开的正好的野花,也被乡正大人挖来种在路边。

为了这事,乡正大人找来刘有学,让他帮着一起,方方面面考虑周全。

正是秋收前忙碌的时候,见乡正大人的模样,谁也不敢触霉头,老实的不行。

这段日子,路过的狗都被乡正大人扔进水里洗洗,公鸡都不敢打鸣,小孩也被拘在家里。

还没有折腾到乡正满意的模样,县令大人就带着小妹来了大刘乡,听说是到了地界之后直奔大刘乡而来。

主子来的突然,乡正大人赶紧让人去请花婆婆过来做菜,自己则是带着两位主子在大刘乡转转。

得到消息后,花婆婆一马当先,先去了乡镇大人的府邸,两位厨娘见着花婆婆,才安定了心。

小梅被花婆婆可刻意留下,说是要收拾些东西带去,暗地里让她走了家里一趟,嘱咐好家里,这段时间别生事。

花婆婆在厨房干的火热,乡正家家眷听到消息,匆匆寻去。

没过多久,一位声音尖细、举止怪异的男子带着一帮人接管了乡正大人的府邸。

他们从马车上搬下大量物品,所有人被那位男子指挥的团团转,屋子霎时间变了模样。

花婆婆和小梅被几人盯着做菜,两位厨娘早就失了分寸,只能由公主带来的人顶上。

将花婆婆的菜做的差不多,乡正大人正好满头大汗的带着两位主子回府邸歇息。

见房子里处处是违规布置,就知道这屋子现在应该不属于自己。

留下刘有学陪着,自己来到厨房看情况,这第一餐要自己这边弄,以后都是公主带的厨娘们来。

屋内笑声不断,刘有学忍着尴尬,在满屋子人面前用尽办法逗县令家小妹开心。

乡正大人没有心思这些,一路小跑去了厨房,见两位厨娘手足无措的站在一边,就心里一咯噔。

再看,花婆婆还在灶上,看她游刃有余的模样,几位宫女没说什么,一直蹦哒的心落回了胸膛。

还好找了花婆婆来,当时主子被贬的突兀,没做好准备,这些厨娘是后来找的,经不起事。

当着众位宫女的面,乡正大人不好多说,转告花婆婆刚才路上听到的吩咐。

“花婆婆,县令大人让我请你与他家小妹一见。别着急收拾,等他们吃完饭后,有的是时间。

县令家这位是有身份的人,婆婆说话时注意些,等会不用跪下,站着说话就行。”

公主没表明身份前,谁也不能说,就是自己主子,对于小妹也没有半点办法。

乡正大人不知道怎么跟花婆婆说,见几位宫女没阻止,把自己知道的规矩都一股脑说了出来。

县令顾不得规矩和身份,看所有菜色齐全,带着比更自己稳重的花婆婆,就两人亲自上菜,几位宫女都跟在后头。

上菜之后,也不敢落座,鞍前马后在一旁伺候,就差给公主试试嘴里的菜温度如何,他是真有心理阴影。

花婆婆第一回见着县令家的小妹,看着是个明艳大方的美人,浑身通体的贵气根本隐藏不了。

刘有学此时正站在她身后为她布菜,看着比乡镇大人更殷勤。

刻意弄的姿势,很能展现一些东西,花婆婆看的腰疼,也觉得难看。

这么多人伺候,安乐公主不觉得不对。

“你是花婆婆,这菜做的不错,下去歇歇吧,等会儿我派人叫你。”

安乐公主抬眸看了一眼花婆婆,放下一句,自顾自的吃菜去了。

又斜眼看着鹌鹑模样的乡正,真是没出息,冷哼一声,不再理他。

哥哥说的没错,这花婆婆确实有两份手艺,乡间小食也颇具滋味。

在京城,食肆里突然兴起的坛子辣椒,还有颇负盛名的辣椒兔丁,在花婆婆手上有了新的滋味。

安乐公主吃的很认真,那刘有学也算有眼色,自己想吃不想吃的能看明白,可以带回去玩玩。

这样一个奇才放在小小的大刘乡,真是屈才了,不如跟着自己,一个有意思的玩物。

一屋子人,落座的只有安乐公主和县令大人,真正吃的下的,也只有安乐公主一人。

县令大人看着小妹悠然的模样,神情有些飘忽。

别人都说三十二皇子好运,若不有二十三皇女帮衬,当今圣上哪记得他这个皇子。

犯了圣上忌讳,谁人不是人头落地,当今圣上不缺皇子,死上几个也无妨。

没了二十三皇女,三十二皇子,早就暴尸荒野,因为有妹妹帮忙说情,才只是小小的贬官。

看着自家妹妹的模样,对比自己,明眼人一看,高低立下,三十二皇子低眸沉思,自己确实处处不如她。

父皇春秋鼎盛,自己一个没了母妃,没有母族帮衬的小小皇子,怎敢有那份心。

父皇只肯听信几位皇兄的,不给自己半点辩驳的机会。

这让县令彻底失望,心灰意冷之下,在皇妹的安排下来了这边。

心里知道自己不会在这小小的县城待一辈子,又有些躲避的心思,逢年过节,没给父皇去道信,问父皇安。

皇妹倒是宏图大志,奈何女儿身,县令不认为皇妹一个女子,争的过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

诚然,皇妹在父皇那有些宠爱,也不知道,父皇能不能为着受宠的公主破例一回。

受困于乡野,是县令自己的选择,这会说不上是后悔还是难受。

得了公主命令,花婆婆退下,一旁站着的王公公见状,挥手让两位女婢前去伺候,给她梳洗打扮一下。

安乐公主在刘有学的伺候下吃完这餐,不管没动筷子的哥哥,他自小就是这样纠结的性格。

漫不经心的洗漱后,转身看向刘有学。

“行了,伺候的不错,以后就跟着本宫。”

刘有学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正想表现自己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特殊之处,安乐公主没给他机会。

“王公公,带他去学学规矩,这些乡野粗鄙习俗,给我好好揪揪,让他知道怎么伺候公主。”

公主这词一出,刘有学就知道自己的小伎俩没用了,来到这个世界多年,他明白身份带来的压迫感。

就算眼前不是公主,是公主的婢女,只要她表露身份,自己无形之中就矮了一截。

自小,王公公就在安乐公主旁伺候,一个眼神,就懂主子意思。

主子发话了,这位刘有学,从今以后,就只能依着公主,求公主赏赐过活。

“走吧,刘公子以后就是公主的人,好好记着你的身份。”

王公公应下一声,拉着刘有学就下去了。

“跟了公主,不该有的心思给我收起来,想都不要想,什么事该干,什么事能干,公子最好清醒。

去把户籍取来,也该给你一个名分,家里还有什么人,都打发了吧,你只要依着公主就行。”

王公公走远了,那尖锐高亢的声音还一直往屋里钻。

“哥哥,我这个做妹妹的第一次来,你就不吃饭,这是什么意思?”

安乐公主玩味的问还没回神的皇兄,她想看看,被贬的这些年,他有没有一点长进。

“小妹,你知道的,我没有别的想法,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对你从来没有那些想法。

这个刘有学,有些诡异在身上的,你报出公主身份,我怕你伤了自己,为他,不值得。”

还是这些没用的废话,在书信上,皇兄分析了那么多,怎么一见到自己,就只会说这些。

之前那件事也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还要做小女儿姿态,自己技不如人,还要在那怨天尤人。

安乐公主支着下巴,看向自己这位多年未见的皇兄。

几年没见,他是越发懦弱,被贬之前,还能当着父皇的面说那么些东西,是不是胆气在那天都用完了。

在这乡下地方待久,人都快废了,可怜家中嫂嫂,因为这么个人,带着家里老小,巴巴的跟过来。

“刘有学这人怎么样,我心中有数,就不劳烦皇兄提醒。

我只向你保证一点,绝对不会让他污染了我们皇室血脉。”

当今朝廷,对女子颇为宽容,尤其是当今对安乐公主尤其宠爱。

现在安乐公主名下有不少男人,都是上在她的户籍,跟了安乐公主的男人,都会给他们一个名分,安乐公主并不避讳这些。

家里养了不少男人,也有三个孩子从肚子里爬出来,安乐公主对自己的三个孩子都颇为看重。

这次过来寻找皇兄,就把他们留在京城,让他们代替自己孝顺父皇。

他们的父亲是谁并不重要,从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孩子,都会向着自己。

安乐公主发自内心的认为,三个孩子,每一个都比皇兄有用。

皇兄也是运道好,当初随意选的一个地方,竟然卧虎藏龙。

京中斗争愈发凶猛,父皇孩子太多,拉下去一个,还有一个,永远没有尽头。

自己这个公主,不被大家当成对手,只是他们夺嫡的筹码,也被多方争夺,不如先避一避。

在这乡下待上半年,把刘永学调教出来,安乐公主才敢带他进京。

这是一把没有刀柄的利刃,把握不好,容易伤着自己。

安乐公主可不怕刘有学有脾气,多少有脾气的男人在自己手上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从父皇那学过帝王心术,一个小小的刘有学,安乐公主用的很轻松。

今天见的这位花婆婆,也觉得颇有意思,这样的人,甘于待在小小的大刘乡?

短短时间,安乐公主想了很多,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自己都要去做。

“皇兄,你对这位花婆婆可有了解?”

皇妹怎么又对花婆婆有兴趣,她相比于普通民妇来说,有些不同,应该也引不起皇妹的注意。

“花婆婆这位民妇,颇为不凡。她夫婿早死。自己守寡多年,自立女户,只有娘家。

一人操办出一番事业,在乡中不逊色于寻常男子,给你送的那些鲜椒,都是出于她之手。”

皇兄看人依旧是这么片面,一是一二是二,今儿都见到花婆婆了,还相信自己听到的那些东西。

安乐公主记下皇兄说的事情,并没有全然相信,她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花婆婆这菜做的不错,皇兄快些吃吧。”

等县令吃完,安乐公主扬声让人进来收拾,又去房里换上一身衣服,才让花婆婆进来说话。

这位花婆婆,当真是有意思,不过稍作打扮,就能看出与寻常妇人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