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47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4)

第47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4)

花婆婆有事要忙,家里的小辈们也都在奋斗,能每隔一段时间说会话就行。

大家没有在花婆婆这多待,照例把水打满,柴火补满,就赶着回去。

就这样,一转眼,花婆婆就在乡正家府邸做起大厨,打眼一看,桌上人不少。

县令大人,之前的乡正大人,现在的县丞大人,还有现在的乡正大人,四位里正,加上刘有学,正好八人。

花婆婆负责五道菜,还有乡正大人家的庖丁师傅负责剩下的所有菜肴。

等主家都吃起来了,眼看没事,乡正大人的家眷招呼花婆婆。

让她花婆婆带着小梅,跟在侧边的屋子吃着。

乡正大人特意开了一桌,陪同的是各家管家,也不会让花婆婆失了面子。

里边酒过三巡,喝酒吃菜,好不乐活,说着说着,就说到各家内人。

在座的除了县令大人和刘有学,家中都有良妻,大家正说着家里内人如何如何。

突然想到县令大人,自知失言,都自请喝酒三杯罚罪,县令大人也没怪罪。

他主动透露,他在京城有妻子和几名美妾,过几日,就会过来,连带着,还有家中小妹。

这下,大家突然发现刘有学今年二十又三,寻常男子,在这个年岁,孩子都有好几位了。

县令大人这次过来,就是想来看看大刘乡的规模种植和规模养殖,这才请了刘有学过来。

乡正大人见状,直说刘有学喜欢什么样的女子,他一定帮忙拉媒保纤。

刘有学刚刚听到县令大人家小妹的消息,心中闪过无数算计,这会听到乡正大人要做媒,连忙拒绝。

刘有学的拒绝,可让乡正大人生了好大一场气,当着大家的面,这也太不给自己这个乡正面子。

几人跟着哄他,最后还是县令大人发话,乡正大人才继续招呼大家喝酒吃菜,气氛又热闹起来。

县丞和四位里正,都想着探探刘有学口风,给他介绍女子,多一层关系,就多一条路。

花婆婆在的偏房,跟着几位大人在的地方,就隔了一道门。

三位管家还要顾着家里大人,特意做的安排,这些事情,花婆婆听的清楚,选择低头吃菜,闭口不言。

县令大人家管家见怪不怪,还有心情调侃乡正大人家管家

等里面气氛好了,县丞家管家才能放心的继续吃菜。

花婆婆在外不怎么喝酒,几位管家刚开始喝了两杯,后来一直埋头吃菜。

这一桌子人,也合得来,能吃到一块,也不显得尴尬。

隔壁气氛再次好起来,花婆婆想着,应该是没事,结果听到乡正大人像是喝醉了。

“刘有学,县里这么多女子,我不信没有一个入不了你的法眼。

眼光这么高,我倒要看看,你以后找个什么媳妇。”

这话听着们,乡正大人没有生气,就是有些不满。

刘有学当即起来赔罪,闹闹哄哄的,这事就算过去。

花婆婆眼观鼻、鼻观心,看着几位管家进去,没理会他们的招呼,带着小梅躲进后厨。

等大家走了,去账房先生那支取今天的银两,然后径直回家,门上落锁。

第二天,县令大人过来大刘乡的消息就传播开来。

关于花婆婆为乡正大人那做的五道菜,也跟着一起流传开。

大刘乡在县里的大刘食肆,一下来了不少专门要吃这五道菜的客人。

刘有学迫于客人压力,也因为想好好表现,又专门在大刘乡找了两位妇人去大刘食肆,一人负责两道菜。

试菜时,家里两位小辈的手艺得到一致好评,还能拉扯上花婆婆的名头,被刘有学拍板,让她们当日就去了县里。

这是一个小插曲,花婆婆带出来的手艺,大家是服气的,当初试菜的时候,没人有意见。

解决完这件小事,刘有学专心在集体种植上,得到县令大人指点,辣椒才是大刘乡的特色和招牌,干脆专心做这件事。

因为这个,刘有学还专门找了刘兴金,他们最近的动静,大家都猜到了,定是要弄辣椒园。

刘兴金跟兄弟们商量之后,决定互通有无,他们是大刘乡的人,这点改不掉。

想明白后,就放下心中偏见,跟刘有学频繁交流起来。

两边的辣椒园不一样,大体相似,内里则是各不相同,正好取长补短。

刘兴金跟兄弟们商量之后,打算学着姑奶奶的方法,把辣椒树当祖宗伺候。

平日树上结的辣椒,都做成坛子辣椒,到了秋日宴时,也卖新鲜辣椒。

而刘有学预备的辣椒园,则是走规模,看产量。

也不卖鲜辣椒,辣椒从树上摘下来,专门卖各种辣椒粉。

做辣椒粉就不用看辣椒的品质,分成一等辣椒、二等辣椒、三等辣椒就行,只是价格不同,肯定都能卖出去。

因为这个,刘有学还想到了一个新鲜玩意,细细的辣椒面加上芝麻、细盐、花生、孜然,用来蘸东西,那叫一个美。

看着刘兴金这一家子的做法,刘有学也想到了关键,禀告乡正大人后,也跟着后面开垦一个辣椒园。

辣椒园是大刘乡的,各家各户在园里帮忙做事,可以记分,等年底,按照个人记分分钱。

这样,能免了不少麻烦,也能让各家自己决定,不占用他们的土地,也让自己少些为难。

一通百通,刘有学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更完善的方案,呈给乡正大人,乡正大人再呈给县令大人。

这份文书到县令大人手上时,他终于是认可了刘有学,等二十三妹过来,可以说上一句好话,这人留着有用,别玩废了。

刘兴金也借用了刘有学的方案,在家里的辣椒园里弄起了记分制,大家凭能力做事,最后按分分钱。

相比于刘有学的记分制,家里的更有人情味,刘兴金专门来找了姑奶奶说这件事。

“姑奶奶,这事你别推辞,我们也不是专门为了你,还有二伯母那边,每年也有分钱。

我现在跟兄弟们亲,底下的孩子们关系好,等过一两代,就不一定了,他们说的对,规矩要现在立好。”

兴金侄孙怕姑奶奶伤心,主动说了,他之前也想着,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后来被弟弟们分析之后,明白是要这么做。

“好,这事我就不推辞了,你们的孝心,我都知道,这样安排就很好。”

孩子们的孝心,花婆婆怎么会反驳,这是她该得的。

这么看,家里以后散不了,每年辣椒园的收入一分为二,一半按照记分分下去,一半用于各种开支。

各种开支包含辣椒园第二年的费用,还有家里小辈和老人的抚养教育,以及一些灵活资金。

只要辣椒园办起来,以后肯定是越来越好。

花婆婆猛然发现,兴金侄子的智商好像有所增加,这能明显感觉出来。

这是锻炼出来了,还是他的特殊本事,遇上家里的事情,自动智商增加百分之二十。

好事啊,花婆婆感动之下,去煮了几个鸡子单独给兴金侄孙,还嘱咐他就自己吃。

除了鸡蛋,又拿了自己的一些零嘴,分给兴金侄孙,让他慢慢吃。

这可给兴金侄子高兴坏了,这是简单的鸡子和零嘴嘛?这不是!这是姑奶奶对自己的肯定。

刘兴金从姑奶奶家里离开,回家之后,编了两个网兜,把鸡子和零嘴装进去,一手拎一个,慢悠悠的出门散步。

“诶,你怎么知道姑奶奶给我鸡子和零嘴,这都是些小东西,我也是推不掉。”

“吃饭了?我也吃了,这不是为难人,这鸡子是姑奶奶给的,都煮熟了,不吃可惜。”

“呦,遛弯啊,来,爷爷给小零嘴吃,这事你祖祖给爷爷的,单给了爷爷。”

刘兴金吃完晌午饭,在山下里走了一圈又一圈,等回家,就发现家里挤满了人。

没等他给自己塞上三个鸡子,所有东西就被瓜分了,兜子再回到自己手里,空荡荡的。

“哥,你有姑奶奶的看重就行了,这些负担,我们给你解决,还有不,这些崽子,也不知道留几口。”

“区区几个鸡子和零嘴,这还成了你的负担,哥,以后还有这样好事,以后记得找我们。”

“走了啊,大哥记得明天一起去姑奶奶家,我们要围辣椒园,机会给你,看能不能再次讨得姑奶奶欢心。”

在大哥这寻开心之后,余下几人带着大家一拍屁股走了,刘兴金还想说什么,被小孙女缠上。

“爷爷,姑奶奶给的零嘴还有嘛,我才吃了一根。”

“爷爷,我要吃那个香香的辣椒,爷爷,你肯定还留着。”

“爷爷,爷爷,爷爷。”

刘兴金认为要维护好做长辈的尊严,在家总是板着脸,也不爱说笑,大家对爷爷还有些杵。

今天这件事一出,家里孩子可不怕他,一个个都围上他,闹着要零嘴。

兴金媳妇看着自家男人被孩子们为难,一脸生气的模样,也不说破,带着小媳妇们进屋。

“别怕,跟我进屋吧,你们公爹就是这个德行,还摆脸子,不知道心里多乐呢。”

婆婆都说了,大家也不训斥自家孩子不懂规矩,乐呵呵的跟着进去。

还没见过公爹这样呢,让孩子们闹去吧,有婆婆在,公爹生气不了,她们瞧着,公爹心里也甜着。

等第二天,花婆婆再见到兴金侄子,这人就是一脸颓废模样,像是家里丢了什么东西。

昨天家里的热闹,小梅今天出去都听见了,回来学给花婆婆听,两人笑了好久。

昨天算白感慨了,这人智商但是之前那样,没啥区别。

花婆婆本来想着今天不管这个大侄孙,看他的模样,还是忍不住心软。

几十岁的人了,还这样,真是辣眼睛,花婆婆看不下去,开口让小梅下去给兴金侄子煮鸡子。

“别这副模样了,我看着眼疼,今天过来是什么事,说吧,这么多人,不知道的还认为要去打架。”

这事还是交给兴金大侄子,辣椒园的事情整个大刘乡都知道了,不如封起来。

这次过来,是想问问姑奶奶有没有想法,要是没有,就按照他们的来。

弄一点荆棘类围上,等后面长起来,就把园里围住,也有一点防护。

“弄点能吃能用的,别只弄一层,三五层都可以,我们只要围住里面,外面的留给乡亲们。”

能吃能用的,那就要去山里特意找,姑奶奶说的没错,大家没听什么三层的话,已经想好弄五层。

说完这个,花婆婆看着大黄,想起来一件事。

“园子里不用留人,你们不是搭了板子,不如喂两只狗,这玩意机灵,也费不了多少粮食,比让人守着省心,也不耗人。”

大黄的机灵大家是知道的,别的小狗不一定能有大黄机灵,从小在辣椒园养着,也知道护着园子。

几人之前没想着这茬,认为还是让人守着更靠谱,他们习惯了让人做活,不花钱。

花婆婆说养狗的事情,大家就想着十里八乡谁家有小狗崽。

几个侄孙过来找花婆婆,不是想着让她出主意,他们都说好了,不拿这些事麻烦姑奶奶。

是想问问姑奶奶有什么喜欢的,就种在园子边上,姑奶奶看着也高兴。

小梅捧着热乎乎的鸡子过来,花婆婆先拿了五个放在兴金侄子兜里,剩下的才用叶子包起来递过去。

至于小零嘴,花婆婆让小梅翻出来前年的,全部打包给了大侄孙,他是自己吃,还是分出去,那就不管。

大刘乡的辣椒园还先弄出来,家里人少,园里什么事都要忙,还有自家地里的事,又不能落下,进度子自然就慢。

从春日开始,一直到夏日结束,家里的辣椒园才初具规格,所有的辣椒树优中选优,都移栽进去。

花婆婆手痒,在夏日最后一个深夜给大刘乡来了一场秋雨,用【小云雨术】招来带有一丝丝灵气的灵雨。

灵雨的分布,花婆婆做了规划,有侧重点,也有被刻意忽略的区域。

花婆婆认为,自己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自己的喜恶和偏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