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46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3)

第46章 第二个古代世界(23)

刘有学不在意刘婆婆这个小人物,抬头看了眼直播器所在的位置,这才他的倚靠,每天的直播积分有大用。

可惜身份卑微,有这东西,就是天子,也能做得,还是要往上走,直播间的观众已经对现在的内容看乏了。

刘有学没在乡正大人府邸多待,转身回家,走在路上,还暗骂该死的古代,自己手里有钱都没处花,连个驴车都买不了。

花婆婆在乡正大人这喝他的好茶,看着地图插件上属于乡正大人的白点靠近,刘有学则是顿了一下才离开。

“花婆婆,久等了!”

乡正大人一进来,花婆婆就示意小梅把带来的东西都送过去。

花婆婆这次来,不是为了家里考虑。

兴金侄孙在请姑奶奶主持分家仪式前,已经说了,这是最后一次劳动长辈为家里小辈操持。

花婆婆年纪大了,直言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可就等着享福,做个万事不操心的闲人。

这次找上乡正大人,花婆婆送上了不少自己做的东西。

“听说京城里的大人爱葡萄酒,老婆子院子里有一株乡下的野葡萄,也学着做了这东西。

前不久起开看,滋味不错,就是酒味太淡了,想着大人们喜欢,装了两葫芦送来。”

花婆婆在给乡正大人介绍。

“还有这小罐子里装的,是自家熬的枇杷膏,酸了点,有咳嗽喝上一勺,当下喉咙就会舒服些。”

这一大堆东西,对花婆婆来说,都没花文钱,家里有的,就找了送过来。

这是不是乡下人家惯常的送礼规格,乡正大人看着格外满意。

花婆婆送的这些,都是耗了心血的,每样都要花不少功夫。

送点饼子零嘴过来,他是不吃的,都进了家里奴婢的嘴。

花婆婆送的这些东西,可是送到他心坎上,什么都是成双成对,正好拆了一半,送去县令大人那讨个趣。

乡正大人没觉得这些东西小家子气,当面让府里下人好生收着。

花婆婆见状,说了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相互打发时间。

要结束前,想来来一件事,说了家里会增加几株辣椒树,问乡正大人能不能收购。

“增加辣椒树,这是好消息,花婆婆尽管种,只要是花婆婆这的辣椒,有多少我要多少。

凡事有新鲜辣椒,让你家小梅送来就行,当场结账,婆婆不用担心这些辣椒的销路。”

之前的东西是个小惊喜,乡正大人听到这,更是一个大惊喜。

花婆婆这的辣椒,收购价在一文钱和两文钱,转手换个县卖,都能翻倍。

放在县令大人的食肆里,有经验的厨子更能发挥辣椒的作用。

辣椒出现才不到两百年,对于辣椒菜色的研究还是两百年前,大刘乡真是会下蛋的金鸡。

县令大人被贬之后,短短几年,手里的财产已经翻三倍,自己手里的文钱也最少翻倍。

等合适的时间,回到京城,那才是前途不可限量。

乡正大人等到最后,也没等到花婆婆说她家的事情。

等带着东西去县里,把这事跟县令大人一说,听到了这位难得夸人的县令大人嘴里冒出一句,聪明人。

“带了你这么久,怎么不见长脑子,这次又在大刘乡弄什么规模种植、规模养殖,是怎么回事?”

这事,乡正大人没跟县令说,想着让县令大人见见自己的能力。

现在被问,乡正大人见瞒不过去,就一五一十的说了。

“你是说,那位花婆婆拒绝了你?”

花婆婆,自己这位县令大人吃一次花婆婆的东西就忘不掉了?

县令见乡正的这副模样,总是感叹,把他放到大刘乡,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那位没见过的花婆婆还好,有能力,没野心,只有那位刘有学,这人,一直盯着自己这边。

“人家花婆婆一个民妇都知道这里面有问题,算了,我不说你,这是小事,成功不成功不影响。”

乡正大人知道自家主子这是日常嫌自己,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主子都跟自己的说了好几遍这位刘有学的问题,他的邪乎,乡正大人也知道。

这次,谁套着谁还不一定呢,主子一看就对这件事感兴趣。

“尽耍这些小聪明,行了,这次算你运气好,我记得之前让你给刘有学透露我有一个妹妹,一直待字闺中。”

“这事我记着,表现的可好了,就一起喝酒的时候漏嘴说了一句。

那小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追着我问,还好我机灵,除了那一句一个字都没说。”

这人削尖脑袋往这里面钻,主意给了一个又一个,不为名利,谁信。

“行,我知道了。”

当今朝廷是绥朝,县令大人也是姓绥,现在自称姓荽,这么明显的暗示,从花婆婆知道绥朝之后就联想到。

刘有学算是个聪明人,他直播间的人也不缺少聪明人。

实际过去这么久,刘有学已经没了太大的奋斗心理。

现在是被观众们架起来,他的奋斗之心比不上观众的搞事之心。

之前升级直播间埋的雷这时候爆出来,他每月有直播值要求,不得不想办法创造话题。

能间接指挥刘有学在一个陌生的世界搅动风雨,间接满足不少人的奇怪心理,他们就只想看戏,不管是不是影响主播生活。

县令大人劝不住二十三妹,这刘有学在大刘乡待不了多久,被他感兴趣的人跑不掉,只有被玩的份。

“刘有学家里可有家室?”

“没有,但是我听说,他也不干净,家里不少奴婢都跟他有情况。”

不干净,这还是个脏的,这样的男人,给二十三玩县令都嫌脏。

这事县令大人还要考虑,二十三妹上一封信上说已经在磨过来的事,凭她的本事,就是近期的事。

从县令大人那回来,乡正一脑袋的问题,主子问这么多,是想干什么。

别的事情乡正想不明白,只有一点,刘有学要遭。

看样子,公主觉着他有意思。

要是一时的兴趣,玩一段时间就过去,要是抓着不放,那希望以后还能有个人形。

这些事情,花婆婆不知道,只猜到一点,县令大人应该有动作。

“小梅,今天怎么这么晚,乡正大人那有事?”

“大人让我问问婆婆,五天后能不能去他那做两道菜,说是县令大人会过来。”

小梅正想说这件事,这事是乡正大人亲口跟她说的,想来很重要。

“做菜?几道,要什么量,多少钱?”

关于这些问题,小梅抓着乡正大人问清楚了,这会对着花婆婆,能对答如流。

“试菜试五道,乡正大人会选一到三道,适合一桌客人吃,在八到十人,每道菜一两白银。

要是婆婆同意,明天我去送辣椒的时候,会说给乡正大人,他会预备材料,再后一天要试菜。”

一两白银,这个价可不便宜,花婆婆手里钱够了,也不会放着白捡的钱不要。

“乡正大人有什么要求?”

小梅明白,花婆婆这是同意了,对于乡正大人的要求,小梅停顿一会,组织好语言,才说出来。

“乡正大人要求,有一道是辣椒鸡丁,其余的看婆婆发挥,要求不能熏人,有合适的,乡正大人会定下来。”

吃辣椒不能有味道,这个要求,花婆婆还有些头疼,她脑子里有菜谱,能拿出来的不多。

“你筛选一下菜菜谱,把合适的说出来,我来挑。”

这些东西,花婆婆现在不用发愁,小梅都弄出来了,当然要发挥作用。

小梅收到指令,在自己的数据库中翻找,结合大刘乡的情况,一会功夫就列出来一堆菜谱。

“算了,你自己报两道,这些菜能有什么吃的。”

小梅的计算很紧密,考虑到时代背景、花婆婆表现出来的厨艺、大刘乡物产情况,能给出的菜谱都索然无味。

不熏嘴的辣椒菜,很多,能在大刘乡做出来的,花婆婆不想花这个精力。

第二天,小梅回来的时候,带来了乡正大人的新要求。

“做我的拿手菜?这简单,除了辣椒鸡丁,加一个擂辣椒茄子皮蛋,再加一个辣椒炒肉,用坛子辣椒的菜你加两个。”

花婆婆相信小梅,等她回来,听到另外一个菜是坛子辣椒炒鸡杂,还有一个是坛子辣椒河鱼。

乡正大人经历了什么,思想发生巨大转变,鸡杂这东西都出来了,不怕污了县令大人。

“东西都让县令大人准备,辣椒我们带,这事乡正大人同意?”

花婆婆相信自己这的辣椒更好吃,能让菜品增色最少一分。

“我没提起这件事,乡正大人主动说的让我们带辣椒,给钱,对了,乡正大人还说给我工钱,每天一两银子。”

讲究,乡正大人这个面子,花婆婆必须给他满上。

去别的地方做菜,花婆婆不能用【烹饪】技能,自身的手艺,就够在现代世界开个小馆子,还得是家常菜馆。

跟宫里的御厨相比,花婆婆就算个小虾米,胜在辣椒新鲜,还有食材也算新鲜。

“小梅,家里几个小孩手艺怎么样,你知不知道,我这一身手艺,能不能后继有人。”

“据我观察,婆婆教出去的几道菜,基本都会,他们之间有相互学习。

除了这些,别的只有普通水平,相比于大刘乡别家好吃些,在调料的掌握上更有优势。”

大家的手艺都差不多,小梅说的在调料掌握上更有优势,就是家里的孩子受到花婆婆影响,舍得油盐。

大刘乡现在整体厨艺都不错,小梅这么评价,对于小辈的手艺,花婆婆是有自信的。

“挺好,你准备吧,我去后院看看。”

乡正大人的试菜规矩不多,花婆婆和小梅在灶台上的时候,他全程都没说话。

五道菜出来后,招呼花婆婆也上桌,就自顾自的吃起来。

花婆婆人老了,胃口不行,只吃下三碗饭就放筷子,乡正大人还一直在桌上。

“花婆婆,不用说了,五日之后,就这五道菜,要是能得到县令大人夸奖,还有赏赐。”

花婆婆询问乡正大人一些意见,沟通完各项事宜,才带着小梅离开。

家里从第一声春雷开始,就扎在地里忙活,只要是劳动力,都要上工。

自家地里得做好春日播种,还有预备的辣椒园要开荒,今年开春,他们要忙活的事情不少。

这样的情况,还不忘关心花婆婆,见她从乡正大人那回来,又一窝蜂的跑来。

“婆婆,那乡正大人怎么说,吃的满意嘛?”

“我的手艺,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看样子是满意的,已经定下,就是那五道菜。

辣椒兔丁,擂辣椒茄子皮蛋,辣椒炒肉,坛子辣椒鸡杂,坛子辣椒河鱼。”

这是花婆婆给的一手消息,从今天开始,家里少不了出现这几道菜。

等县令大人一吃,下一次县令食肆选拔庖丁师傅,家里肯定有人进去。

花婆婆强调这五道菜的用意大家懂得,听到乡正大人没有发昏,认可姑奶奶厨艺,才开始琢磨这几道菜。

“今年家里多种些茄子,都分家了,各家养鸡、养兔的,只要能养下,都可以多养。

谁家有能力,去捉一对猪仔回来养着,肯定亏不了,还有坛子辣椒,大家多学学,别浪费盐。”

兴金侄子安排的有模有样,这些东西,他是做惯了的,之前当乡正的时候,也就是做这些事。

孩子们说话,花婆婆现在的态度就是不参与,家里没有糊涂人,日子不会过得差,自己不用这里操心。

说到辣椒,花婆婆想起来问兴金侄子家里辣椒园的进度。

“姑奶奶放心,家里的汉子两边倒,这辣椒园等秋日宴的时候一定有辣椒。”

冬日刚过去,现在还是开垦荒地,等后面还要拓肥,家里的辣椒苗也要育种。

全部弄完,怎么着也得到夏日,从夏日到秋日宴,还有四五月。

这辣椒秋夏季都能结果,好好养上三月,今年就摘了辣椒卖。

想明白这个,大家都可有干劲,恨不得把自己当牛使,才多久,预备好的地里就没有一根杂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