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我在北宋当妖道 > 第124章 对帐,先生朕想杀人了

第124章 对帐,先生朕想杀人了

“这位官人,您可别害老头子!”

听说赵构要为自己做主,那老头用力将手从赵佶手中抽出来。

他虽然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却还有些气力。

在这个贫穷和苦痛中,老头能活到八十岁,是属于基因逆天的存在了。

赵构怔怔地看着对方,却不明白自己都愿意为他出头了,他怎么还不相信自己?

那种发自内心的绝望,同样冲击着赵构的心灵。

吴哗对干这个大孩子有些无奈,只好给他收拾烂摊子。

“老爷子,我们是南方来的商人,听说朝廷办的居养院很好,所以过来想要捐输,可是看着这情况,我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还请你多说几句,这孩子的病我们包了!”

吴哗没有太多废话,直接以帮孩子治病为代价,买下老头的时间。

他又给老头一个交代,编造了个南方商人的名头。

不管老头信不信,至少他有了说下去的动力。

“多谢官人,多谢老爷,你们想知道什么?”

老头子闻言赶紧作揖,却还是看着吴哗不说话。

吴哗莞尔,让人给老头一些钱,旁边的赵佶闻言点头,直接让从怀中掏出一贯钱。

这笔巨款,可把老头子看呆了。

一贯钱在市面上大约是七百文钱,以老头如今的状况,这已经不少了。

但赵佶这一贯钱不一样,它是朝廷足额的一千文钱。

“多谢老爷!”

老头子见到钱,态度马上不一样了。

“我问你,你在里边吃穿用度如何?”

赵佶迫不及待,询问里边的情况,老头子闻言说道:“我们在里边,每天陈米熬粥,加之一些豆子,倒是勉强度日,有节日,可以一天吃两顿,倒也不至于饿肚子。

有些时日,官爷们只给我们一顿吃食,吊着命饿不死就行!”

老爷子轻描淡写的话语,让赵佶惊呆了。

他记得他定下来的规矩,是每天要有定量的米和豆子可以供应,古人虽然不知道营养学,可在长期的实践中,也知道碳水和蛋白质的重要性。

这是维系一个人正常生存的营养,是不能缺的。

赵佶虽然也知道下边的官员贪污,可在居养院这事上,他是当成功德去做的————

可老头子的话,是赤裸裸打他的脸。

“那菜金呢?”

“菜金,官人您怕不是在说笑话,我们何曾见过菜金?”

老头子的话,让赵佶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吴哗在一边,淡淡地笑。

赵佶在居养院上,是下了功夫的。

他以前虽然不愿意面对,但何尝不知自己纵容下属官员贪贪腐,他这个皇帝也是个受益者。

那些被搜刮的民脂民膏,很大一部分是给他赵佶吞了。

可是他做居养院的时候,也是真心实意的,既然心有信仰,人总会相信类似因果的情况。

也会对自己做下的【坏事】,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居养院,是赵佶做功德的地方,坏了这种地方,不是贪腐,是坏他赵佶的功德。

这点其实吴哗是在看到赵佶反应后,才慢慢领悟过来的。

他毕竟不是完人,想事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倒是高俅这个活宝,送了他一个大礼。

根据皇帝的指示,进入居养院有以下的待遇,其一,能每日得到一定量的米和豆子,保证生存的需要。其二,每个人都有一定额度的菜金,用于购买蔬菜等副食品。其三,逢年过节,可能会额外发放酒肉,以示皇恩浩荡。

除了吃之外,衣食住行中衣服皇帝也是发的,冬季发放“寒裳和柴炭取暖;夏季换发单衣。

再加之提供住所,可以说除了行之外,皇帝定下的制度,在这个封建社会,已经算是顶好。

它虽然无法惠及所有人,却能让一批人真正感受到皇恩浩荡。

可是制度终归是要有人人执行的,赵佶的天真在于,他充许手下那群豺狼去别的地方掠食,却指望他们守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现在,他一一跟老头对帐,越对帐,越是心寒。

就不说年过八十之后规定的要有新米做饭和百年后的丧葬保证。

在老爷子的口述中,居养院的情况,很符合吴哗对这个时代贪腐官员祸害下的整个机构的刻板印象。

居养院里的吃的,霉米烂豆,倒也能勉强果腹,这对于丧失劳动力,没有去处的老人和孤儿而言,也算能活下来。

菜金是不用想的,早就被各层官员给瓜分完了。

老人们吃着掺杂着沙子依然吃不饱的饭食,每日还要小心翼翼。

若是真的生病了,干嘛了,这里的官员马上会以成为累赘将人扔出去,所谓的医生也就是敷衍罢了。

但若是这样还好,就算住在里边。因为房屋年久失修的缘故,许多地方连保暖都做不到。

老头子说得十分平静,他早就习惯了苦难。

可是听在赵佶耳中,他整个人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

作为一个昏君,为了所谓的功德,居养院是他少数几个关注过数据的地方。

他记得,每年都有足够的银钱会被拨出去,然后用于做这件事。

如果天子脚下,汴梁的居养院都如此,其他州府可想而知。

“孩子就是这么冻病的?你们怎么不跟里边的人说————”

“说了有用吗,官人老爷说笑了,咱们能住进去,已经是谢天谢地,哪敢要求太多,反正那地方空房子也多,这个住的不行,换个房间就是————”

“等等!”

赵佶突然意识到什么,打断老头的自言自语。

“老丈的意思是,里头并没有多少人?”

“是呀,里边满打满算包括老头和孙儿,只有十几人————”

“十几个人,才十几个人————”

赵佶彻底急了,他环顾四周,居养院附近可是贫民窟,他随便朝街边望去,看到的符合进入居养院的人,就不下七八个。

难道居养院就空着房子,然后拿朝廷的钱?

赵佶上次听过汇报居养院的情况,已经是两三个月以前,那时候官员给报上来的数据,是满员,满员————

“可不就只有十几个人,其他房子也住不了啊,而且就算勉强住,那里也不好住1

前阵子爆发了瘟疫,里边也死了不少————

若不然,老头我还住不进去!

您若不信可以问问周围的人,哪个不知道————”

吴哗观察到,赵佶的手在抖,巨大的愤怒,让他的焦虑症似乎又有复发的趋势。

“好了,您带着孩子去看病吧!”

吴哗自作主张,打断了皇帝和老头的交流。

“陛下,还要进去看看吗?”

吴哗没有去安抚赵佶,只是温和的站在边上吗,给他无形的支持。

赵佶沉默了一会,冷笑道:“为什么不进,进去看看朕眼中的福地,是不是如那人所言————”

“好,陛下等着!”

吴哗转身,朝着不远处的居养院去。

门口的院丁看到吴哗走近,露出警剔的表情,他站起来,上下打量吴哗。

大概是吴哗身上的服饰不差,人也道骨仙风,所以院丁的态度还不算太差,但就算如此,他也大声呵斥:“哪来的人,鬼鬼祟祟作甚,还不赶紧离开!”

“这位大人!”

吴哗明知道对方不过是一个小吏,可能还是仆役,却放低姿态。

“我等乃是来自南方的商人,今天路过此地,看到有居养院在。

那位是我家老爷,他昔日在家乡发愿,一直在做捐输,今日来到汴梁,也想尽尽心力,不知道是否方便?”

院丁一听乐了,居然还有有傻子送钱上门?

宋朝的居养院,一直是一个“官办为主,民间参与”的混合模式,商人们为了博取名声也好,或者换取政治资本也好,或者单纯的因为宗教信仰也罢。

给居养院捐钱的事情,也算时有发生。

所以院丁不疑有他,马上换了一副表情:“那你等着,我去问问我家大人!”

他三步并作两步,朝着里边走去。

不多时,刚才驱赶老爷子一家的那个监官,走了出来。

此时,赵佶在一个禁军侍卫的保护下,也来到吴哗身后。

“不知哪位是主人,本官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大人!”

那监官虽然知道吴哗等人是给他送钱的,可神色依然倨傲。

宋时虽然商业发达,但商人的地位依然没办法跟读书人比。

张大人身上,一个小官自卑又自尊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大人!”

宋徽宗此时杀人的心都有了,拜见所谓的大人的时候,也只是敷衍。

张大人蹙眉,他总觉得这群人不象是商人。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是询问道:“听说你们想捐输?”

“那是自然,就是不知道这汴梁天子脚下,缺不缺资助?”

“缺,自然是缺!”

确定两个人真的是送钱来的,张大人脸色也好看了许多,他将二人带进居养院,宋徽宗看到里边的瞬间,脸色彻底铁青了。

“先生,朕想杀人了————”

宋徽宗在吴哗耳边说了一句,谁能想到外边看起来还可以的居养院。

内部居然如此的不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