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朕摆烂后,满朝文武都疯了 > 第117章 百姓:看!陛下多么气定神闲!(困)

第117章 百姓:看!陛下多么气定神闲!(困)

“黑龙一号”蒸汽机车的首次运行,虽在皇帝陛下震天的呼噜声和仓促的剪彩中开场,但终究是顺利完成了那二十里的往返。当那钢铁巨兽喘着粗气、冒着黑烟,稳稳停回起点时,现场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工部的官员和工匠们抱在一起,热泪盈眶,一年多不眠不休的肝帝生涯,此刻终于得到了回报!郑尚书更是老泪纵横,看着那台粗糙却意义非凡的机车,如同看着自己终于呱呱坠地的孩子。

文武百官虽对陛下在如此重要场合酣睡的行为感到一丝尴尬,但眼前这实实在在的“铁蛇”奔跑的景象,足以冲刷掉那点微不足道的违和感。一些原本对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心存疑虑的老臣,此刻也瞠目结舌,不得不承认,陛下“梦中所见”,确非凡品!

各国使节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恐与难以置信。他们来自草原、高原、海岛,何曾见过这等无需牛马拉动便能自己奔跑的钢铁怪物?那喷吐的黑烟、巨大的噪音、以及远超马匹的速度和载重潜力,都让他们感到了降维打击般的恐惧。一些使节甚至双腿发软,几乎要当场跪拜,这夏朝皇帝,恐怕真不是凡人!回去必须立刻禀报国主,千万不能与夏朝为敌!

最兴奋的当属围观的百姓。他们看不懂什么工业革命、国家战略,他们只看到一条铁路上,一个大铁盒子冒着烟,“呜呜”叫着就跑起来了,还能拖着那么多东西!这简首是神仙手段!

“看见没!看见没!那铁蛇跑起来了!”

“陛下真乃神人也!梦里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

“以后运货是不是就不用那么多马车了?那得省多少事?”

“吵是吵了点,但真带劲啊!”

人群议论纷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关于陛下在剪彩时睡着打呼噜的插曲,在百姓口中非但没有成为笑柄,反而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

“你懂什么!陛下那是胸有成竹!”

“对对对!陛下根本不在意这种小场面,说明这事对陛下来说轻而易举!”

“这叫气定神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没听见陛下的呼噜声吗?那是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一切尽在掌握!”

“看看那些番邦使节,脸都吓白了!再看咱们陛下,睡着觉就把事办了!这才是天朝上国的气度!”

于是,“陛下于铁路通车盛典上安然入睡”的事迹,伴随着“黑龙一号”成功运行的震撼画面,通过口口相传和《大夏八卦周刊》的添油加醋(标题:《惊!铁路通车盛典,陛下鼾声伴奏!“黑龙”启航,开启新时代!》),迅速传遍京城,进而扩散至全国。

夏桓的形象,在民间愈发神秘和高大起来。一个能在如此重大场合睡觉的皇帝,要么是昏庸到了极点,要么就是自信到了极致。而大夏如今的强盛国力,显然指向后者。百姓们坚信,他们的陛下是后者,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一切尽在掌握,所以才能如此“气定神闲”。

实际上,我们的皇帝陛下夏桓,在匆匆逃离剪彩现场、回到皇宫后,第一件事就是扒掉那身沉重的龙袍,换上舒适的睡衣,扑倒在柔软的大床上。

“困死朕了以后这种破事再也不去了”他嘟囔着,几乎瞬间就进入了梦乡,这次是真的睡得很沉,很香。

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夏桓才懒洋洋地起床。小柱子伺候他洗漱用膳,顺便眉飞色舞地汇报了昨日“黑龙一号”试运行成功的盛况以及民间的热烈反响。

“百姓们都夸陛下气定神闲,乃千古明君典范呢!”小柱子谄媚地说道。

夏桓咬了一口新做的虾饺,含糊不清地说:“气定神闲?朕那是困的算了,他们高兴就好。那铁疙瘩跑起来怎么样?没散架吧?”

“回陛下,运行平稳!虽然速度尚不及快马,但载重惊人,且不知疲倦!工部郑大人说,这只是第一步,后续改进后,速度定能提升!”小柱子连忙回答。

“嗯,没炸就行。”夏桓点点头,对此并不太在意。他的注意力很快被另一件事吸引,“这虾饺不错,馅儿挺鲜。告诉御膳房,明天还想吃。”

“是,陛下。”小柱子记下,又道,“郑大人还在外面候着,想向陛下详细汇报铁路后续规划”

“不见不见!”夏桓立刻摆手,“让他自己看着办!朕就一个要求,别老来烦朕!还有,铁路沿线离皇宫远点,太吵了,影响朕睡觉。”

小柱子:“奴才遵旨。”

于是,郑尚书满腔的激情和宏伟蓝图,只换来小柱子公公一句“陛下说,很好,继续努力,别吵他睡觉”的传话。郑铭拿着这句轻飘飘的“圣旨”,站在宫门外,望着蓝天,再次坚定了信念:陛下这是对臣下绝对的信任啊!臣决不能辜负这份信任!铁路网,必须尽快铺遍全国!

“黑龙一号”的成功,如同给帝国的工业引擎加注了高压蒸汽。工部上下干劲十足,开始规划连接各大主要城市和资源产地的铁路干线。黑金谷的钢铁和煤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开采出来,然后通过初步建成的短途铁路运往加工厂,再变成更多的铁轨和机车。

一股基础建设的热潮,伴随着钢铁的轰鸣声,席卷大夏。民间资本也嗅到了商机,开始投资铁路沿线的客栈、货栈、商铺。一个新的时代,真的在钢铁轨道上,呼啸而来。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夏桓陛下,依旧过着吃了睡、睡了吃,偶尔看看《大夏八卦周刊》,关心一下晚上吃什么的悠闲生活。百姓们透过周刊看到他各种“悠闲”事迹,愈发觉得陛下“气定神闲”,深不可测。

只有夏桓自己知道,他不是“神闲”,他是真的“困”。以及,由衷地希望,那条“铁蛇”千万别跑到他的皇宫附近撒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