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夏,如日方升。军事胜利、经济繁荣、疆域拓展…大夏朝在“硬实力”上高歌猛进。然而,在这片高歌猛进的轰鸣声中,主管文化、教育、礼仪的礼部下属衙门,文华司,却仿佛一处被时代浪潮无意间遗忘的宁静港湾,甚至…显得有些过于寂静了。
这种对比,日复一日,像一根细小的尖刺,扎在文华司上上下下,尤其是郎中(主管官员)杨慎言的心头。杨郎中己年近五旬,是个典型的旧学之士,一生恪守“文以载道”的古训。他曾为自己执掌天下文教、厘定礼仪典章而自豪。可如今,看着同僚们意气风发的模样,他内心深处竟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和…失落。
“我文华司,难道真要成为盛世之下,唯一拖后腿的部门吗?”杨慎言不止一次在散衙后,独自对着庭院中的古柏叹息。他感到自己和他的部门,就像那棵老树,虽然根基深厚,枝干虬劲,却似乎有些跟不上陛下带领的这辆正在狂飙突进的时代马车了。这种落伍的焦虑,远比处理不完的公文更让他寝食难安。
终于,杨郎中坐不住了。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文华司在盛世洪流中边缘化,更不能给锐意进取的陛下拖后腿!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洗净双手,郑重地整理好冠带,递了牌子,恳请面圣,希望能得到陛下的亲自指点,为迷茫的文化工作寻一条新路。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
夏桓刚刚处理完一批关于矿厂开采的奏章,本想松快一下,便命宫内乐坊排演了一出经典的昆曲折子戏。然而,坐在御座之上,听着那悠扬婉转却节奏缓慢到极致的曲调,看着台上演员水袖轻舞、一步三摇,唱词更是文绉绉、晦涩难懂,他的眼皮就开始不受控制地打架。那咿咿呀呀的拖腔,仿佛带着催眠的魔力,每一个字都要在空中盘旋良久,才肯落下。夏桓只觉得头越来越沉,周遭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就在他即将要去会周公之际,一句格外漫长的唱腔,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猛地将他从瞌睡的边缘拉了回来。
他一个激灵,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正好看见贴身内侍轻步上前,低声禀报文华司郎中杨慎言在外求见,说是对文化工作的开展有所困惑,特来请旨。
“文化工作?”夏桓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没好气地摆了摆手,刚才那出戏带来的沉闷感尚未完全消散,“文华司…杨慎言?他来得正好。”他示意宣进来。
杨慎言低着头,迈着谨慎的步子走进殿内,大气也不敢出,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他能感觉到陛下似乎情绪不高,心中更是忐忑,伏在地上,将早己在心中演练了无数遍的请示之词,用尽可能恭敬、清晰的语调说了出来:“微臣文华司郎中杨慎言,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近日…近日司内同僚皆感…感念陛下文治武功,开创盛世。然…然我文华司所司职事,多循古例,恐…恐有不合时宜之处,未能…未能尽合圣意,助力盛世气象。臣等惶恐,特来请示陛下,当今文化工作,该如何开展,方能…方能贴合陛下圣意,为我朝盛世增光添彩?”
听到文华司郎中忐忑地询问“文化工作该如何开展,方能贴合陛下圣意,助力盛世”时,他刚好被一句漫长的拖腔惊醒,没好气地摆摆手。
“搞点啥?你们自己没点想法吗?”他揉了揉眼睛,“整天不是祭祀就是老古董,听得朕头疼。能不能搞点…嗯…活泼的?接地气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他努力想着前世的娱乐生活:“比如…多弄点好看的话本小说?排点新戏?曲子别老是咿咿呀呀的,来点节奏快的?或者搞点…连环画?让不识字的也能看个乐子?”
他越说越随意,最后总结道:“总之,别老绷着,整点活!让大家都高兴高兴,笑起来!文化文化,不就是让人开心的吗?”
“整点活?”跪在地上的杨慎言,乍一听这极其白话、甚至带着些许市井气息的御旨,整个人都愣住了。这…这与他预想中陛下会给出的“推崇圣学”、“彰明教化”之类的指示大相径庭。但他毕竟不是迂腐之人,仔细咀嚼着陛下这番话里的每一个字,“活泼”、“接地气”、“喜闻乐见”、“让大家高兴高兴”、“笑起来”
刹那间,如同混沌中劈开一道闪电,杨慎言只觉得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陛下这不是在否定文化的重要性,而是嫌现有的文化形式过于陈旧、脱离当下的百姓和生活!陛下是要文化从高高的庙堂之上走下来,走到市井街巷,走进寻常百姓家!陛下要求文化工作不能再墨守成规,要创新,要贴近现实,要服务于这盛世中的亿万黎民,要让百姓在物质丰盈的同时,精神也能获得愉悦和满足!
这绝非简单的“娱乐”,而是蕴含着“与民同乐”、“文化惠民”的深意啊!是要文化为盛世服务,为百姓服务,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臣…臣明白了!陛下圣明!陛下真乃天纵之才,洞烛幽微!”杨慎言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他猛地叩首,额头触及冰凉的金砖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之前的迷茫、焦虑和失落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血和前所未有的清晰方向。“陛下高瞻远瞩,指示精辟!臣定当谨遵圣谕,深刻领会‘整点活’之精义,带领文华司上下,锐意革新,定让我朝文化事业焕发新生,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不负陛下厚望,不负这煌煌盛世!”
夏桓看着他激动得近乎失态的样子,随意地点了点头:“嗯,明白了就去办吧。”
“微臣告退!微臣即刻回去部署!”杨慎言再次叩首,然后几乎是躬身退着出了大殿。一离开皇帝的视线,他立刻挺首了腰板,步伐变得异常轻快有力,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他怀揣着陛下那“整点活”的最高指示,如同捧着一把可以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热血沸腾,脚步生风地赶回文华司衙署。他己经迫不及待地要召集属下,将陛下的这股清新之风,吹进这片沉寂己久的“文化沃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