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四合院:刘光天开局,暴打刘光奇 > 第217章 你已经尽力了

第217章 你已经尽力了

这会儿,刘光天的思绪不由得又从红旗公社,飘回到了王家庄公社那台趴了窝的柴油机上。

两个公社,两种不同的风格,但面临的内核困境却是相似的——一个“穷”字。

同样,刘光天心里明白,他不可能因为去看了红旗公社硬朗的作风,就对王家庄公社产生其他别的什么看法或者轻视。

不会,因为每个公社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干部的风格、历史沿革、自然资源都不同。

而且,还是那句话,这年头贫穷是普遍事实。

红旗公社虽然作风强硬一些,办事儿利索一些,精神气儿足一些,但也掩盖不了他们同样穷得叮当响、社员碗里同样稀薄、食堂伙食跟王家庄公社没有任何本质差别的现实。

穷,是这个时代许多农村地区无法回避的底色。

所以,那台关乎王家庄几百亩庄稼收成的柴油机,刘光天还是得想办法把它弄好。

不过,他想起农机站孙师傅的话,那柴油机就算能找到办法修复,更换关键零件肯定也还要花不少钱。

而王家庄公社的帐上,他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空空如也,绝对拿不出这笔维修款的。

想到这里,他放下筷子,转向王姐:

“王姐,我想问您个事儿。”

“就是,下面这些公社拉上来的农机,比如柴油机、水泵之类的,送到县里来维修,咱们支农办公室这边,有没有相关的补贴政策吗?”

这会儿王姐点了点头,很肯定地回答:

“有!我们支农办公室确实有一小部分专项资金,就是用来专门补贴下面公社维修重要农机的。”

“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加爱惜设备,不能全指望上面。”

刘光天听完这个消息,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起码现在他清楚了,支农办公室是能补贴一半的。

虽然剩馀的一半钱对于贫穷的公社来说仍然是个沉重的负担,但聊胜于无,总比全部自己承担要强。

这会儿,旁边的王姐想起之前的事,关切地开口问道:

“对了,光天,王家庄公社那机器,到底修得怎么样了?”

“农机站那边有信儿了吗?”

刘光天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实话实说:

“王姐,说实话,我现在心里也一点把握都没有。”

王姐听刘光天这么一说,也有些诧异,追问道:

“什么意思啊,光天?是农机站的老师傅说修不了了吗?”

刘光天点了点头,详细解释道:

“王姐,是这样的。农机站那位孙师傅之前就跟我说了,那机器的情况非常不乐观。”

“磨损、老化、破旧的程度都太严重了,想要常规维修起来根本不容易。”

“最主要的难关是,一些关键部位的精密零件,因为型号太老,早就停产了。”

“孙师傅说,他问市里、省里的供应站,连废品回收站都去翻腾过了,所有可能找到零件的渠道他都找过了,但是压根就找不到合适的,根本配不到。”

王姐听刘光天这么详细一说,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哎呀,照你这么说的话,光天,那这事确实是难办啊!”

“这没零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那柴油机也算是个精密机械了,内核零件找不到的话,这机器岂不是等于判了死刑,修不好了呀?”

她顿了顿,看着刘光天并未完全放弃的神色,疑惑地问:

“但我听你这意思,好象还不确定?是你想到其他什么办法了吗?”

刘光天点了点头,身体往前倾了倾:

“恩,王姐,是这样的。”

“那孙师傅跟我说了这情况之后,我一时也没辄。但前两天我不是回了一趟四九城吗?”

“刚好,我们院里的邻居一大爷,易中海,他是红星轧钢厂里的八级钳工,技术顶尖。我跟他提了这个事,他跟我说了,如果农机站的老师傅能把需要更换的零件图纸画出来,再把那些磨损的旧零件给他拿过去当样品,他应该能想办法,靠手工和车床,尝试着把新零件给抠出来!”

王姐听刘光天这么一说,眼睛顿时亮了一下,语气带着希望:

“哎呦!那挺好啊,光天!”

“如果有这么一位八级工老师傅肯帮忙,那这零件的问题,不就看到解决的希望了吗?”

刘光天却摇了摇头,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

“王姐,情况可能没想的那么乐观。”

“虽然我也非常相信我们院里面一大爷的技术,但问题在于,孙师傅强调过,比如柴油机上那些内核部件,它对精密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差一丝一毫都可能不行。”

“要是手工做出来的零件,尺寸、光洁度或者热处理稍有偏差,装上去不是转不动,就是漏油严重,根本不能用,那前面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所以现在受困的地方在于,第一,我不清楚农机站的孙师傅,他毕竟不是专业制图出身,能不能把那么精密的零件图纸相对准确地画出来,并且把所有关键尺寸和技术要求都标注详细?”

“第二,我也不确定,我们院里的那一大爷,他能不能完全看懂这种非标农机零件的图纸,再结合旧样品,真的能克服困难,打造出一个没有丝毫误差合格零件?”

“所以,这些都是未知数,变量很大。”

“我这心里面,其实也挺愁的,感觉这事儿成不成,还得两说着。”

刘光天刚说完这一大通顾虑,王姐就理解地点了点头:

“哎呀,光天,听你这么说,姐也明白了。”

“这事啊,你也别太犯愁,更别把压力都揽到自己身上。”

“你确实已经尽力了,该想的办法都想了,该找的人都找了。”

“你最近为这事奔忙的情况,我们都看在眼里。”

“说实在的,你本来的内核任务就是干好运输工作,把物资安全准时送到地方就行。”

“至于下面公社的机器能不能修好?”

“这种事情,影响因素太多,有时候真得看天意,看机缘。”

“你啊,不用愁那么多,放宽心,先把你自己的本职事儿干好就行。”

“剩下的,走一步看一步,成固然好,不成,咱们也问心无愧,对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