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408章 朝堂暗涌(二)

第408章 朝堂暗涌(二)

翌日巳时,御史台。

苏明远刚走进衙署,就感觉到气氛不对。

往日里还会跟他打招呼的同僚,今日都纷纷避开了视线。有几个人甚至在看到他后,立刻转身离开,仿佛他身上带着瘟疫。

这种被刻意疏远的感觉,让苏明远心中一沉。

苏御史。老吏员王承奉悄悄走过来,压低声音说,御史中丞让您去一趟。

苏明远点头,整理好衣袍,向着中丞公房走去。

推开门,发现房中不止李纬一人。还有两位御史也在,其中一位正是那晚遇到的张御史,另一位是年近五旬的老御史赵谦。

下官见过中丞大人,见过两位同僚。苏明远拱手行礼。

李纬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脸色有些凝重:苏御史,你那份弹劾李晋的新奏章,我看过了。

中丞大人以为如何?

证据确实更充分了。李纬顿了顿,但我要问你,你可想过后果?

什么后果?

你这份奏章若是呈上去,就不是简单的弹劾一个李晋了。李纬敲着桌案,你在奏章里提到,李晋挪用户部银两,涉及的账目多达数十项。而这些账目的审批,都需要经过户部尚书、甚至是宰相的首肯。你这是要把整个户部,甚至朝中重臣,都牵扯进来啊。

苏明远沉默片刻:下官只是就事论事,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就事论事?一旁的张御史冷笑,苏御史,你可真是年轻气盛。你以为朝堂是讲道理的地方吗?你以为你有证据就能扳倒蔡太师的人?

张御史此言差矣。赵谦忽然开口,声音苍老却有力,御史之职,本就是纠察百官。若是因为惧怕权贵就不敢秉公执法,那要我们御史台做什么?

张御史语塞,看向李纬。

李纬揉了揉额头,显得很疲惫:赵御史说得不错。但苏御史,你要明白,朝堂上的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候,为了大局,我们不得不做些妥协。

什么大局?苏明远问。

当前朝政,多有改革之举。李纬缓缓说道,花石纲、丰亨豫大,虽然民间多有怨言,但圣上甚为倚重。蔡太师作为首相,正在推行这些政策。你若在这个时候弹劾他的门生,只会被人认为是在阻挠新政。

可这些所谓的新政,正在加重百姓负担。苏明远忍不住说,下官在地方任上时,亲眼看到百姓为了应付花石纲,卖儿卖女的都有。这样的政策,真的对吗?

对与不对,不是你我能评说的。李纬叹气,苏御史,我知道你心系百姓,但你要明白,改变一个朝代的政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御史能做到的。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

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李纬站起身,走到窗前,苏御史,我给你一个建议。这份新奏章,暂时不要上呈。等风头过了,我们再从长计议。

下官不同意。苏明远也站起来,语气坚定,证据已经收集齐全,若是再拖延,只会让李晋有更多时间销毁罪证。

你……李纬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你可知道,昨日刑部尚书已经来找过我,明确表示此案不宜深究。你若是执意要办,不仅御史台会被牵连,你自己也会惹祸上身。

下官不怕。

你不怕,可你想过你的家人吗?张御史忽然冷冷地说,你有妻有子,若是真的被蔡党针对,到时候不仅你自己罢官下狱,你的家人也会受牵连。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头上。苏明远想起了林氏担忧的眼神,想起了还在读书的儿子,心中涌起一阵痛楚。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摇了摇头:若是因为害怕株连家人就放弃原则,那这官不当也罢。

你……简直不可理喻!张御史拂袖而去。

房中一时陷入沉默。

半晌,赵谦开口了:苏御史,老夫问你一句,你当真打算把这案子办到底?

即便前路险阻,即便孤立无援?

即便如此。

赵谦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好,好一个不畏权贵的御史。他转向李纬,中丞大人,老夫有一句话要说。

赵御史请讲。

苏御史所为,虽然冲动,但于理有据,于法无亏。赵谦缓缓说道,御史台作为纠察机构,若是连这样秉公执法的御史都要压制,那我们御史台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老夫以为,这份奏章,该上呈就上呈。

李纬皱眉:赵御史,你也要支持他?

不是支持,是本该如此。赵谦正色道,老夫在御史台三十余年,见过太多因为畏惧权贵而放弃原则的事。今日难得遇到苏御史这样的后生,若是再打压,老夫于心不安。

李纬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罢了,既然赵御史都这样说了,那这份奏章,我批准上呈。但苏御史,你要做好准备,接下来面对的,恐怕会比你想象中更凶险。

多谢中丞大人。苏明远深深一揖。

别谢我,我只是按规矩办事。李纬摆摆手,去吧,但记住,若是真的出了事,我也保不了你。

苏明远和赵谦一起走出中丞公房。在廊下,赵谦忽然停下脚步。

苏御史,随老夫来。

两人来到赵谦的公房。赵谦关上门,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旧书,从里面抽出几页纸,递给苏明远。

这是什么?

这是老夫这些年暗中收集的一些材料。赵谦低声说,都是关于蔡党贪墨枉法的证据。本来老夫想着,等到时机成熟再用,但如今看来,你比老夫更需要这些。

苏明远接过那几页纸,快速浏览,心中震惊。这些材料记载的,都是蔡京及其门生这些年的种种劣迹,有些甚至涉及朝廷机密。

赵御史,这些东西太珍贵了……

珍贵又如何?若是不能用来惩治贪官,就是废纸一张。赵谦苦笑,老夫今年已经五十有八,在御史台蹉跎了大半生,眼看着朝政日益腐败,心中愧疚。如今遇到你这样的后生,老夫总算看到一丝希望。

苏明远郑重地将那些纸收好:赵御史放心,下官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老夫不求你能扳倒蔡京,只求你能保持初心,不要被这污浊的官场同化。赵谦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记住,在这朝堂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走出赵谦的公房,苏明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虽然大多数人都在疏远他,但至少还有赵谦这样的前辈支持他。

这就足够了。

回到自己的公房,苏明远将新奏章整理好,准备明日上朝时呈上。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王承奉匆匆走进来,脸色发白:苏御史,大事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

刚才有人送来消息,说今日早朝时,有人弹劾您在明州任上时有贪墨之事!

苏明远霍然站起:什么?

弹劾奏章已经送到了刑部和御史台。王承奉焦急地说,说您在明州任上,收受商人贿赂,中饱私囊。还说您挪用赈灾款项,致使灾民流离失所。

一派胡言!苏明远怒道,我在明州任上时,清清白白,何来贪墨?

可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还列举了好几个证人。王承奉叹气,苏御史,这分明是有人要陷害您啊。

苏明远冷静下来,他知道这是蔡党的反击。既然不能从正面击败他,就从侧面下手,用构陷的方式来毁掉他的名声。

这一招,狠毒而有效。

是谁弹劾的?他问。

是……是给事中周成。王承奉小声说。

周成,苏明远记得这个名字。此人正是蔡京的门生,素来以善于构陷异己而闻名。

他们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啊。苏明远苦笑。

就在这时,又有人匆匆赶来,是御史台的差役。

苏御史,御史中丞让您立刻过去一趟。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衣袍,跟着差役走了出去。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