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407章 朝堂暗涌(一)

第407章 朝堂暗涌(一)

七日后,苏明远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文书。

这些都是他这些天四处搜集来的证据——有从地方州县寄来的账目,有从户部内部设法获取的文档,还有一些匿名送来的密信。每一份材料,都指向同一个人:户部侍郎李晋。

烛火摇曳,苏明远仔细核对着手中的账册。他发现,李晋的贪墨远比最初那份弹劾奏章中写的更严重。这人不仅收受贿赂,还利用职权挪用户部银两,中饱私囊。粗略估算,涉案金额至少在万两以上。

这些证据若是呈上去……苏明远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相公还不歇息?林氏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一碗莲子羹,妾身给您煮了些吃食。

苏明远抬头,看见妻子脸上满是担忧,心中一软:夫人有心了。他接过碗,却没有立即喝,而是指着案上的文书说,你看,这些天的努力总算没白费。有了这些证据,李晋再想脱身可就难了。

林氏看着那些文书,欲言又止。半晌,她才轻声说:相公,妾身这几日出门,听到不少闲话。

什么闲话?

都说相公不识时务,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林氏坐下来,握住苏明远的手,还有人说,蔡太师已经在找相公的麻烦了。相公,妾身担心……

担心什么?苏明远温和地问。

担心相公会出事。林氏的声音有些哽咽,那位蔡太师权倾朝野,想要对付相公,只怕是易如反掌。相公何必……何必为了一个李晋,把自己陷入险境?

苏明远沉默片刻,轻叹一声:夫人,你可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其不可而为之

林氏摇头。

这是说,即便明知道事情难以成功,但若是对的事,就该去做。苏明远的眼中闪着光,李晋贪墨是事实,若是因为他背后有蔡京撑腰就不敢查,那这天下还有公道可言吗?

可是……

没有可是。苏明远打断她,语气坚定,我既然做了御史,就要对得起这身官袍。夫人,你相信我,我不会让你和子安受委屈的。

林氏看着他,最终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苏明远喝完莲子羹,继续埋头整理证据。窗外夜色渐深,远处传来打更声——四更天了。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咚咚咚!

声音在深夜中格外刺耳。

苏明远和林氏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这么晚了,会是谁来访?

我去看看。苏明远起身,走向前院。

门房已经被敲门声惊醒,正要开门,却被苏明远拦住了:先问清楚是谁。

门外何人?门房隔着门问道。

我是刑部主事张怀,有要事求见苏御史。门外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

刑部主事?苏明远心中一动,示意门房开门。

门开后,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官员快步走进来。此人面色焦急,额头上还沁着汗珠,显然是一路急赶过来的。

苏御史,恕在下深夜造访。张怀拱手行礼,实在是有紧急之事,不得不来。

苏明远将他引到书房,让林氏退下,关上门后才问:张主事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张怀四下看了看,确认无人偷听,才压低声音说:苏御史,您那份弹劾李晋的案子,已经交到刑部了。

我知道。苏明远点头,朝会上圣上不是说了吗,要刑部会同御史台详查此案。

详查是详查,但……张怀犹豫了一下,但刑部尚书今日召集我们开会,明确表示此案要慎重处理,不可轻举妄动。还说,苏御史年轻气盛,不懂规矩,需要有人敲打敲打。

苏明远脸色微变:这是尚书大人的原话?

正是。张怀叹气,苏御史,您可能不知道,刑部尚书也是蔡太师的门生。这案子交到刑部,只怕……

只怕会不了了之。苏明远接过话,苦笑道。

不仅如此。张怀的神色更加凝重,在下还听到消息,说蔡太师已经在暗中授意,要找苏御史的麻烦。御史台那边,也已经有人开始收集您的了。

过失?苏明远冷笑,我能有什么过失?

这个……张怀为难地说,苏御史,您也是为官多年的人,应该知道,若是有心要找茬,什么都能成为过失。比如说,您在明州任上时的某项决策、您上任以来处理的某个案子、甚至是您日常的言行举止……只要稍加渲染,都能成为弹劾的理由。

苏明远听着,心中一沉。他知道张怀说的是实话。在这官场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张主事深夜前来,冒着风险告诉我这些,不知是为何?苏明远忽然问道。

张怀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实不相瞒,在下当年也曾是个有理想的年轻官员。可这些年在刑部,见多了那些冤假错案,见多了那些有权有势者如何颠倒黑白,早已心灰意冷。如今看到苏御史还有如此血性,在下敬佩,却也担心。

担心我会步那些前辈的后尘?

正是。张怀叹道,这些年来,多少清正的官员,最终都是被权贵构陷,罢官的罢官,下狱的下狱。苏御史,在下知道您是个有原则的人,但有时候,光有原则是不够的,还要有保护自己的手段。

苏明远沉默良久,才问:那张主事以为,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首先,要尽快找到更多的同道。张怀认真地说,您一个人势单力薄,蔡京要对付您易如反掌。但若是有一批人站在您身后,他就要顾忌三分。

可在这朝堂上,谁敢与蔡京作对?

不是没有。张怀压低声音,朝中还是有一些不满蔡京专权的大臣,只是他们都在等待时机。苏御史若能联络他们,或许还有转圜余地。

哪些人?苏明远追问。

张怀摇头:这个在下不便明说。但苏御史可以留意,朝中有几位学士、侍郎,虽然平日不显山露水,但都不是蔡党中人。若是机缘巧合,或许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苏明远点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

其次,要小心您身边的人。张怀又说,蔡党势力庞大,耳目众多。说不定您身边就有他们的人。

这话让苏明远心中一凛。他想起御史台的那些同僚,想起那天晚上遇到的张御史……

最后,要为自己留条后路。张怀站起身,这些话在下不该说,但既然来了,就说个明白。苏御史,您若是真的斗不过蔡京,就不要硬撑。请个外放,到地方上去,总比在京城出事要好。

说完,张怀深深一揖:时候不早了,在下告辞。今夜之事,还请苏御史保密。

张主事请放心。苏明远送他到门口,今日之情,明远铭记于心。

张怀摆摆手,消失在夜色中。

苏明远站在门口,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中思绪万千。

张怀的话给了他很多启示,但也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比想象中更危险。蔡京已经开始布局,要将他这颗不听话的棋子从棋盘上移除。

可他能怎么办?

退缩?放弃?

不,他做不到。

苏明远回到书房,看着案上那堆证据,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

既然蔡京要对付他,那他就要把这案子办得更彻底,办得更漂亮。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他重新坐下,拿起笔,开始草拟一份更详细的弹劾奏章。这一次,他要把所有证据都罗列清楚,要让天下人都看到李晋的罪行,看到蔡党的腐败。

窗外,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而一场更大的风暴,也在酝酿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