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那场雷声大、雨点小的相亲,如同在四合院这潭不算深的水里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还没完全荡开,就被各怀心思的人们当成了佐餐的闲话与攻击的弹药。
最先跳出来的,自然是后院唯恐天下不乱的许大茂。他象是闻着腥味的猫,在院里溜达着,遇到正蹲在门口抽闷烟的阎埠贵,立刻凑了上去,脸上堆着假惺惺的同情:
“哎呦,三大爷,听说……解成那事儿黄了?”他拖长了调子,小眼睛里闪着幸灾乐祸的光,“要我说啊,您这事儿办得就欠考虑!相亲相亲,相的是人,也是家当!您就弄几条小指头长的鱼干糊弄人?这哪成啊!人家姑娘又不是叫花子!”
他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前后院竖着耳朵听热闹的人听个真切。
“要学,您得学学人家!”许大茂话锋一转,下巴朝西跨院方向一努,阴阳怪气,“看看人李处长家,那才叫会办事!妹妹暖房,又是肉又是米的,那才叫实打实的诚意!您这空口白牙画大饼,十个鸡蛋五毛钱?呵呵,王媒婆那老油条能信才怪!这不是自个儿把自个儿的路给堵死了吗?”
他这话,既踩了阎埠贵的抠门,又暗戳戳地给李平安家拉了波仇恨,可谓是一箭双雕。
阎埠贵被说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辩起,只能闷哼一声,把烟头狠狠踩灭,扭头回了屋。那“十个鸡蛋五毛钱”的空头支票,如今成了许大茂嘴里嘲讽他的笑柄。
中院的贾张氏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坐在自家门坎上,纳着那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三角眼乜斜着前院方向,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开了:
“哼!有些人啊,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家穷得叮当响,还学人相什么亲?也不撒泡尿照照!那几条破鱼干,喂猫都嫌塞牙!活该打光棍!”
她骂完了阎家,习惯性地又把矛头引向了西跨院:
“还有那西边的,有点东西就烧得不知姓啥了!显摆给谁看呢?又是肉又是米的,咋不见接济接济我们这真正吃不上饭的?净便宜些不相干的外人!我看啊,就是黑心烂肝,瞧不起我们院里这些穷邻居!”
她这胡搅蛮缠、看不得别人好的劲儿上来,逮着谁咬谁,仿佛全天下都欠了她贾家的。
西跨院里,林雪晴隐约听到些风言风语,有些不安地看向李平安。李平安却只是淡淡一笑,给儿子喂了一勺米糊:“甭理他们。阎埠贵是自作自受,贾张氏是习惯性撒泼。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他看得明白,这院里的禽兽们,各有各的算计和不堪。为他们的闲话生气,纯属浪费时间。他的精力,要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而这更重要的地方,便是轧钢厂保卫处。
经过几年历练,尤其是前番带队端掉黑市、日常维护厂区治安表现出色,王大虎无论是能力、资历还是忠诚度,都足以独当一面。而妹夫陈江河,心思缜密,做事稳妥,在几次行动中也展现了过人的细致和责任心,是可造之材。
厂里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保卫工作的担子也更重了。李平安深思熟虑后,向杨厂长和李怀德副厂长提交了报告,提议提拔王大虎为保卫科科长,主持日常工作;提拔陈江河为保卫大队大队长,负责具体的厂区巡逻与治安管理。
报告很快得到了批复。在一次保卫处全体会议上,李平安正式宣布了任命。
“王大虎同志,对敌斗争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经厂部研究决定,任命其为保卫科科长!”
“陈江河同志,工作细致,责任心强,任命其为保卫大队大队长!”
王大虎激动得脸色通红,唰地站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感谢组织信任!感谢处长培养!我王大虎一定好好干,绝不姑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他这科长,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底气十足。
陈江河虽然内敛,此刻也是心潮澎湃。他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谢谢处长,谢谢厂领导!我一定配合好王科长工作,管好大队,确保厂区平安!” 他知道,这既是哥哥的提携,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底下保卫处的干事们纷纷鼓掌。王大虎人缘好,能力强,大家服气。陈江河虽然来得晚,但为人踏实,几次任务也表现得可圈可点,提拔他当大队长,也没人不服。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清楚,这两位都是李处长绝对信得过的人,保卫处这块铁板,如今是越来越硬了。
李平安看着台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队员们,心中欣慰。他将王大虎和陈江河叫到办公室,叮嘱道:“大虎,以后科里的担子就交给你了,遇事多思考,拿不准的我们一起商量。江河,你心思细,大队的日常管理和巡逻要抓起来,细节决定成败。”
“是!处长!”两人齐声应道。
王大虎升任科长,陈江河升任大队长的消息,很快也在四合院里传开了。反应各不相同。
阎埠贵扶了扶眼镜,在小本本上又记下一笔:“李家势力愈发稳固,解成的工作……或许可以走走李平安的门路?” 他的算计,永远围绕着实际利益。
贾张氏听到后,在家里又骂了半天街,无非是“凭啥好事都让他家占了”、“易中海你个老废物也不帮东旭争一争”之类的车轱辘话。
许大茂则是酸得牙都快倒了,在家里对着王翠花抱怨:“嘿!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平安这是要把保卫处弄成他李家店了!王大虎那个莽夫也能当科长?陈江河一个闷葫芦当大队长?我看这轧钢厂保卫工作,吃枣药丸!” 他自动忽略了人家是靠实打实的业绩上位的。
对于这些反应,李平安一概不予理会。他将保卫处的骨干力量安排妥当,就如同在激流中打下了两根坚实的桩子。外面风言风语再盛,只要内部稳固,他便能岿然不动。
四合院里的鸡飞狗跳,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暴。真正的大时代洪流和个人前程,终究要靠实力和担当去搏击。
李平安深谙此理,所以他着眼当下,布局未来,一步步地将自己在轧钢厂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而这,才是应对一切风浪最坚实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