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那桩荒唐婚事带来的馀波还未在四合院完全平息,如同角落里散发着的、若有若无的霉味,新的忧喜便又接踵而至,在这饥馑的岁月里,交织出更加复杂的人生况味。
中院傻柱家,率先透出了一点难得的亮色。马冬梅怀孕了!
消息是傻柱自己咧着大嘴,在院里遇见李平安时,忍不住嘚瑟出来的:“平安哥!哥们儿我也要当爹了!”他搓着手,脸上的笑容璨烂得几乎要溢出来,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胖小子在跟前咿呀学语。
傻柱还故意找到许大茂面前得瑟:许大茂,我媳妇怀孕了,我自己的孩子,不象某些人给别人养孩子,到老了,不知道能不能给养老,真是操心呀!
许大茂:傻柱,你媳妇怀孕也是闺女,不是儿子,也是给别人养的媳妇!
许大茂诅咒傻柱媳妇怀的是女儿,这可把傻柱气坏了。
傻柱:也比你给别人养孩子强,至少怀的是我自己的种。
这把许大茂气的,直接关门谢客。
然而,这喜悦背后,却藏着马冬梅深重的忧虑。
晚上,小两口躺在炕上,马冬梅抚着还未显怀的小腹,眉头紧锁:“柱子,高兴归高兴,可这心里……怎么这么不踏实呢?眼下这光景,粮食定量就这么点,咱们大人勒紧裤腰带还能熬,可这孩子生下来……拿什么养活啊?”
傻柱浑不在意地一摆手,带着厨子特有的、对食物的盲目自信:“嗐!你操那心干啥?你爷们儿我是干啥的?轧钢厂食堂大厨!甭管年景多难,还能饿着咱厨子?放心吧,总有办法!我傻柱的儿子,肯定养得白白胖胖的!”
他这话说得响亮,象是在给妻子打气,也象是在给自己壮胆。可马冬梅看着他,心里那点不安并未消散。
她是农村出来的,更知道粮食的金贵和这饥荒的酷烈,傻柱那点“厨子优势”,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又能顶多大用呢?她轻轻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只是将手复在肚子上,感受着那微弱的、代表希望的生命悸动。
与傻柱家这份掺杂着忧虑的喜悦相比,贾家则继续在泥潭中下沉,并且,那污浊正在侵蚀下一代。
棒梗两岁多了,正是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年纪。这孩子继承了母亲秦淮茹的清秀眉眼,本该是个虎头虎脑、招人喜爱的娃娃。
可如今,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却时常闪铄着与年龄不符的狡黠和贪婪。这都是贾张氏“言传身教”的“功劳”。
贾张氏自己好吃懒做,对孙子却有着一种扭曲的溺爱。她自己饿着,也要从牙缝里省出点吃的塞给棒梗,嘴里还不停地灌输:“乖孙,吃!多吃!这些都是你的!别人谁都不能给!”“看见没?你妈碗里那块红薯大,快去拿过来!”“哎呦我的乖孙真聪明,知道把好吃的藏起来……”
久而久之,小小的棒梗便学会了护食、抢食,甚至偷偷藏匿食物。
他会在秦淮茹做饭时,紧紧盯着锅台,看到一点油星或者稍好的吃食,就扑过去用手抓;会在院子里看到别家孩子手里拿块饼子,就眼巴巴地盯着,口水直流,甚至会上前抢夺。
秦淮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她人微言轻,每次刚想管教,就会被贾张氏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个狠心的!想饿死我大孙子啊?孩子吃点东西怎么了?”
贾东旭对此漠不关心,他只管自己有没有吃饱。秦淮茹孤立无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在婆婆的娇惯下,一天天沾染上自私、贪婪的坏习性。这个家,仿佛看不到任何未来的光亮。
西跨院里,气氛则更加凝神摒息。林雪晴的产期日益临近,肚子高高隆起,行动已十分不便。
李平安将大部分心思都收回了家中,厂里若非必要事务,他都尽量交代给王大虎处理,自己则早早回家陪伴妻子。
他不动声色地利用空间,更加精细地调配着家里的饮食。给林雪晴准备的都是易消化、营养好的细粮和蛋羹肉汤,确保她和胎儿的须求。
他自己和李平乐依旧以粗粮野菜为主,但有了灵泉水的滋养和偶尔空间产出打底,至少精气神比院里其他人好上许多。
李平乐也愈发紧张,寸步不离地守着嫂子,生怕有什么闪失。那个来自部队的赵排长,通过几封书信,与李平乐创建了初步的联系。
信中的青年言辞朴实,透着军人的耿直和真诚,让李平乐慌乱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也多了份隐秘的期盼。
但这期盼,在眼前嫂子临产的紧张面前,也暂时被压了下去。
这天傍晚,傻柱揣着两个还带着温热的、掺了大量野菜的窝头,偷偷塞给李平安梅:“平安哥,厂里今天剩的,给你垫垫肚子。”他知道李平安家有孕妇,日子肯定更紧巴。
李平安看着那两个粗糙的窝头,心里明白,这恐怕是傻柱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他推辞,没有接过窝头,拍了拍傻柱的肩膀:“柱子,有心了。你自己顾着点,冬梅也怀着呢,我又办法能弄到粮食,不会饿着自己媳妇。”
“我没事,身板壮实!”傻柱憨憨一笑,又压低声音,“平安哥,你说这日子……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总不能让孩子生下来就跟着挨饿吧?”
李平安目光投向暮色沉沉的院落,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力量:“会好的。再难,也得往前看。”
他这话,既是对傻柱说,也是对自己说。守护新生,是他在这个黑暗时期,最重要的信念。
夜深了,四合院重归寂静。只有各屋隐约传来的饥饿的腹鸣,和贾家棒梗偶尔梦呓着“吃……吃……”的含糊声,提醒着人们现实的残酷。
李平安坐在床边,看着妻子沉睡中依然紧蹙的眉头,轻轻替她掖好被角。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快要到了。
他必须像最警剔的哨兵,守好这个家,迎接那个在苦难中孕育的新生命的到来。外面的风浪再大,这西跨院,必须是一方安稳的港湾。
而即将到来的生育,如同一场战役,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所有的算计,所有的谨慎,在这一刻,都汇聚成了一个最简单、也最坚定的目标——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