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那声转瞬即逝的异响,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李平安心中漾开一圈涟漪后,便沉入了日常的底部。
节后的四合院,在慵懒的拜年走动和渐渐稀疏的爆竹声中,慢慢恢复了往日的节奏。
只是这节奏里,似乎蕴酿着某种更深沉、更庞大的变动。
冰雪消融,墙角泛出湿意,那株西跨院的海棠树褐色的枝桠上,已能看见米粒大小的、饱满的嫩芽。
李平安看着在院里忙进忙出、手脚麻利的妹妹李平乐,心中不由一动。
妹妹年岁渐长,出落得越发挺拔利落,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时护在身后的小丫头了。
父母早逝,他这个长兄如父,是该为她的终身大事考虑起来了,也算是对九泉之下的爹娘有个交代。
这天傍晚,吃过晚饭,李平乐正在灶边洗碗,李平安走了过去,靠在门框上,状似随意地开口:“平乐,过了年,你又大了一岁了。”
李平乐头也没抬,利索地涮着碗:“是啊,哥,怎么了?”
李平安沉吟了一下,语气温和却认真:“你的个人问题,有没有什么想法?是想自己处个对象,还是……哥帮你找个可靠的媒人张罗张罗?”
李平乐洗碗的动作顿住了,脸颊微微泛红,低下头,声音也小了些:“哥……我……我没想好呢。”
“没事,就是先问问你的意思。”
李平安看着妹妹羞赦的样子,语气更缓,“那你跟哥说说,要是找,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哥心里也好有个数。”
李平乐沉默了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抹布,才细声细气地说:“我……我没啥太高要求。人……人得正派,老实肯干就行。家里穷点富点都不要紧,关键是……得讲道理,不能象院里有些人家那样……”
她没明说,但李平安明白,她是见了贾家、许家那些糟心事,心里有了阴影。
“最好……最好是能识几个字,明白事理的。”她最后小声补充了一句,带着点对文化的朦胧向往。
李平安点了点头,心里大致有了谱。妹妹的要求实在,不浮夸,这很好。
“成,哥知道了。你先自己留心着,要是遇上合适的、觉得能处的,就跟哥说。要是没有,等忙过这阵儿,哥就去找王媒婆问问。”
他没有大包大揽,而是给了妹妹足够的尊重和选择空间。
李平乐红着脸“恩”了一声,心里暖融融的,又有点对未来隐隐的期盼和慌乱。
就在这家长里短的温馨对话后不久,一股前所未有的、带着灼热气息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国家,也毫不例外地冲进了四合院。
阳春三月,天气还未彻底转暖,街道办王主任就带着几个干事,脚步匆匆地来到了95号院。
她没象往常那样先找三位大爷,而是直接让人敲响了挂在院当中的那块废弃的犁铧片——这是院里紧急集合的信号。
“开会了!开会了!全院的人,能出来的都出来!有重要事情宣布!”干事扯着嗓子喊道。
各家各户的人都被这阵势惊动了,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聚拢到中院。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这三位大爷也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王主任站到台阶上,神色严肃,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同志们!街坊邻居们!上级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为建设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贡献力量!”
她挥舞着手臂,眼神灼灼:“我们街道,我们每一个大院,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后!现在宣布街道的决定:第一,每家每户,限期五天,上交废铁二十斤!锅、铲、旧农具、破铜烂铁,只要是铁的东西,都行!第二,除了上交废铁,我们院还要派出五名青壮劳力,轮流去区里指定的炼钢工地参加义务劳动,连夜奋战,为建设小高炉流出我们的汗水!”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在人群中炸开了锅!
“二十斤?我家哪有那么多废铁啊!”
“锅都交了,拿什么做饭?”
“去工地干活?那班还上不上了?”
“这……这能行吗?”
议论声、质疑声顿时嗡嗡响起。贾张氏第一个跳起来:“王主任!这不行啊!我们家就一口锅,交了全家喝西北风去啊?还有东旭,他得上班啊,哪能去干那个?”
刘海中也想摆点领导架子,说两句“要统筹安排”之类的话,但被王主任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王主任提高了音量,压住嘈杂:“这是政治任务!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锅交了,街道会统一调配替代品!上班的同志,单位会协调!谁要是敢拖后腿,就是破坏国家建设大局!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你们三个,负责统计各家上交情况和派出人员名单!明天一早报到街道!”
她的话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商量馀地。三位大爷面面相觑,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会后,四合院彻底乱了套。
家家户户开始翻箱倒柜,查找一切带铁的东西。脸盆架、旧锁头、坏掉的铁皮玩具、甚至门上的某些铁饰件都被拆了下来。
阎埠贵对着家里那口用了十几年、锅底都薄了的大铁锅唉声叹气,最终还是咬咬牙,让儿子搬了出来。
贾张氏则死活护着那口锅,骂骂咧咧,直到易中海阴沉着脸过来,说这是死任务,不交不行,她才哭天抢地地松了手。
中院里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小的、杂乱的铁器堆,散发着陈锈和油烟混合的气味。
李平安回到西跨院,面色平静。他早就从厂里听到了风声,有所准备。他找来一些实在用不上的旧铁器,凑足了五十斤,又主动提出,可以让厂里协调,派保卫科的年轻干事轮流参加炼钢劳动。
林雪晴有些担忧地看着他:“平安,这运动……声势是不是太大了点?能炼出好钢吗?”
李平安拍了拍她的手:“大势所趋。我们做好分内的事就行。”
他目光深邃,看着窗外中院那忙碌又带着几分慌乱的情景。这股钢铁洪流,裹挟着所有人的热情与盲从,轰轰烈烈地向前奔涌,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他不知道这股洪流最终会流向何方,但他知道,作为守护者,他必须在这洪流中,保持清醒,稳住脚下。
新的时代序章,以这样一种火热而略显粗粝的方式,悍然开启。
四合院的平静被彻底打破,每个人的命运,都将与这场席卷全国的钢铁风暴紧密相连。
而李平安的肩上,除了守护小家与院落的安宁,又多了一份在时代洪流中辨别方向、保护身边人不被盲目冲垮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