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擦亮,塘沽港那边猛地传来一声闷响,象是夏天远远滚过来的旱雷。还没等人反应过来,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就炸开了锅!轰隆隆——!!!
地皮都跟着颤了几颤。天津卫好多还在睡梦里的人直接被震得从炕上弹起来,迷迷糊糊地支棱着耳朵听。
眨眼的功夫,东边天就让一种不正常的橘红色给染透了,黑烟跟蘑菇云似的翻腾着往上冒,隔好几里地都能瞅见。
“炸了!真炸了!”街上很快就有人扯着嗓子嚷起来,声儿里藏着压不住的兴奋和慌神。
塘沽港这会儿彻底乱成了一锅滚粥。
“扶桑丸”那艘大货轮从中间断成了两截,船身子歪歪斜斜地往水里沉,就剩几根桅杆和扭成麻花的钢板还支棱在外面,呼呼冒着火苗和黑烟。爆炸捎带上了旁边的泊位和货堆,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哭爹喊娘声、警报声、鬼子兵的叫骂声、救火船的汽笛声搅和成一团,吵得人脑仁疼。
海面上漂着一层油花子,混着碎木头、破箱子和些说不清是啥的零碎。
鬼子兵急眼了,跟被捅了窝的马蜂似的倾巢而出,明晃晃的剌刀封住了港区所有出口,许进不许出。一个穿着高级军装、脸气得铁青的鬼子军官正挥舞着指挥刀,叽哩哇啦地咆哮,唾沫星子喷出去老远。
昨晚上所有在港区干过活的人,尤其是三号码头那帮临时工,全让凶神恶煞的鬼子兵和汉奸连踢带打地撵到一块空地上,双手抱头蹲着,动作慢点就是一枪托砸过来。
“说!谁干的?” “昨晚谁挨近四号码头了?” “看见生面孔没有?”
那工头早就吓瘫了,裤裆湿漉漉一片,说话都不利索了:“太…太君…都…都是熟脸啊…就…就是卖力气扛包的…”
一个汉奸小头目蹿过来,指着人群:“那个新来的呢?那个说话带河南腔的瘦高个?”
工头一脸懵:“不…不知道啊…干着干着…人就没了…我还以为他偷懒溜号了…”
“八嘎!”鬼子军官抬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找!把他给我揪出来!所有劳力都抓起来!一个一个审!”
码头上顿时鸡飞狗跳,哭喊求饶声混成一片。无辜的苦力们被麻绳串成一串,推推搡搡地押走了,下场可想而知。
天津卫的大街小巷,茶馆饭铺,话题瞬间全拐了弯。
“听说了没?塘沽港炸翻天啦!小鬼子的货轮沉底了!” “好家伙!真的?哪位好汉干的?” “还能有谁?肯定是看不下眼的爷们儿呗!” “炸得好!让小鬼子抢咱东西!该!” “嘘…小点声…不过真他娘解气!”
可也有人愁得直嘬牙花子。 “坏了坏了…这下篓子捅大了…鬼子准得急眼…” “唉,又得戒严大搜查了,这安生日子算是到头了…” “听说昨晚扛活儿的全抓走了,真是倒血霉了…”
南锣鼓巷95号院要是知道这信儿,估计又得吓一跳,庆幸李平安这“扫把星”早溜了。
悦来客栈里,李平安站在窗户边上,望着东边那片还映着红的天,脸上没啥表情。远处的吵闹声隐隐约约传过来。他退回屋里,三下五除二把那个根本没打开的小包袱卷好,下楼结帐。
伙计还在那打着哈欠唠港口的爆炸案,没人留意这个闷不吭声的河南苦力走了。
李平安没再另找客栈。他钻进了更背静的小胡同,找了个没人住的破院子犄角旮旯,闪身进了空间。
空间里还是那么安生,跟外面的乱哄哄象是两个世界。那堆新添的“家当”——人参、金锭、老物件——悄没声地堆在边上。
他蹲灵泉边,撩起水洗了把脸,脑子飞快地转。
“扶桑丸”这一炸,动静闹得太大了。一般的抵抗组织没这本事也没这胆。宫本武藏那老鬼子,精得跟猴似的,在北平吃了亏,准能把两件事捏到一块琢磨。
“恶鬼”跑天津来了——他肯定能猜到。
那老家伙八成已经在来天津的道上了。这地界,不能再呆了。
下一站,奔哪儿?
一个个地名在脑子里过电影。忽然,前世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拼图凑一块了——那些尘封的、吓死人的新闻报道,黑白片里模模糊糊却瘆人的人体实验,冰天雪地里那个外号“魔窟”的大家伙建筑…
731部队,细菌战,活人实验。一个个词咂摸下来,让他从心底往外冒凉气,紧接着就是压不住的火。那帮穿白大褂的畜生,干的那叫人事?
对,就奔东北!去哈尔滨!就算端不了它老窝,也得炸它个七荤八素!让那帮畜生医生给屈死的冤魂垫背!
主意一定,眼神唰地就利了。
可在离开天津之前,还得干票更狠的。鬼子在天津盘踞这么多年,肯定有囤东西的大仓库,给前头甚至他们老家运补给。
把它找出来。能搬空的,一粒米都不给他剩!搬不走的,一把火烧他个精光!给宫本武藏和那帮追兵,留个“热热闹闹”的送行礼!
他深吸一口气,觉得血有点烧得慌。这条道,注定是踩着刀尖走,可他没得选。
从空间出来,他又溜达进天津卫的街巷,象个寻常路人,可那双眼睛,已经开始踅摸新目标——鬼子重兵把守的仓库地界。这一回,他得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