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209章 寻求外援

第209章 寻求外援

听到要让自己上台表演,崔英淑连连摇头:“张会长、李师傅,我不行的,你们还是找别人吧!”

“小崔,咱们全厂就你一个会韩语,你要是不上,还能找谁?”

张淑兰极力劝道。

“可是,我从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过,没经验,我怕到时候忘词了。”崔英淑心中非常不自信。

李兆坤赶忙鼓励道:“小崔,谁都有第一次,不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总之你先把歌曲学会,后面要不要登台,咱们回头再来商量。”

“这个,我真不行的——”

崔英淑一想到要在武同志和全厂职工面前表演,心中就打起了退堂鼓。

张淑兰一把握住崔英淑的手,轻声安慰道:“小崔,你不要怕,咱们先学歌曲,你要是真不愿意登台,到时候再换人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咱们上的是表演舞台,又不是刑台,没人逼着你。”

张淑兰简直哭笑不得。

崔英淑闻言松了口气,随即认真地点了点头:“那行,我先把歌词翻译出来,然后再来学歌曲。”

“我去帮你拿纸和笔。”

张淑兰不仅拿来了笔和纸,还帮对方泡了一杯茶。

崔英淑动作很快,不到半个小时就把歌词大致翻译好了,李兆坤一句一句听得很仔细,凡是跟记忆中有明显不一样地方,就会让对方当场修改。

就这样,一直修改到下午两点多钟,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就这样,不用再修改了。”

“听着确实比之前流畅了不少。”

张淑兰同样很满意。

崔英淑则是深深呼出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李师傅还真是严格,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个词语,就要来回折腾几十遍,搞得她身心俱疲。

歌词翻译好了,接下来是一边学歌曲,一边修改歌曲简谱。

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谱子很快就改好了,崔英淑学得也很顺利,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唱得有模有样。

着实令人有些刮目相看。

张淑兰再次坐到钢琴前:“小崔,练得差不多了,咱们完整来一遍。”

“好的。”崔英淑深吸了一口气。

“别紧张,一定要保持气息稳定。”

张淑兰特地叮嘱道。

随着钢琴声缓缓而起,排练室里响起了崔英淑优美的歌声:”

kadakadaajugana

nananidalyeodooknonani

anilianil ianone”

李兆坤越听越满意,就是这个味,除了伴奏差了些,其它的有七八成相似,可以说非常成功了。

歌曲结束,他当场鼓起了掌。

“啪啪啪——”

张淑兰跟着拍了几下巴掌,大声夸奖道:“不错,非常不错,明天再练习一天,后天就可以登台了。”

崔英淑看着李兆坤,由衷感慨道:“李师傅,您这首歌写得真好,太好听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大才子就是大才子,名副其实。

李兆坤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抹笑意,随口询问道:“小崔,你觉得这首歌象不象你们那边的风格?”

“像,太象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还以为李师傅你跟我是同乡呢?李师傅,您真的太厉害了。”

崔英淑露出了一脸崇拜,随后说出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如果要对比的话,这首歌的风格跟我们的民歌《橘梗谣》有点象,不过《呼唤》的整体节奏要偏快一些,当然也更好听,我觉得一般象我这样的年轻人,可能会更加喜欢您的歌。”

“《橘梗谣》?是桔子的梗吗?”

张淑兰好奇道。

“师父,您误解了,橘梗是一种花。”李兆坤随口纠正道。

看过《犬夜叉》的他,这点常识还是知道的,而且他还上网专门查过,橘梗花的花语是永恒不变的爱。

“李师傅说的没错。”崔英淑笑着点点,紧跟着又补充道:“在我们那儿,橘梗花也被叫做包袱花或者铃铛花,可以当野菜吃,经常被用来制作泡菜。”

崔英淑说完,轻唱了一句开头:“拖拉基、拖拉基、拖——拉基——”

“原来如此,是我弄错了。”

张淑兰尴尬地笑了笑。

旋律不错,就是歌词有点怪怪的。

一段小插曲过后,李兆坤主动提起了编曲的事:“师父,编曲这边,我建议加之一些半岛的传统乐器。”

张淑兰点了点头,立马向崔英淑问道:“小崔,你们那儿都有什么很特别的乐器吗?

北“我知道的主要有伽椰琴、玄鹤琴、长鼓、半岛大横笛、太平箫和扁鼓,其它的就不太清楚了。”

崔英淑想了想,回答道。

“这么多?”

张淑兰皱了皱眉。

这么短的时间内,她上哪儿找这么多半岛乐器,以及会演奏的人。

李兆坤试着提议道:“师父,不用全部加之,挑两三样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就行了。”

“两三样也很困难,毕竟后天就要开始表演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张淑兰发愁道。

“要不这样,我去海政文工团那边问问,看能不能寻求一些支持。”

李兆坤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

演出当天,肯定要请一支专业乐队,厂里不是没有乐队,但基本上都是一些业馀爱好者,专业能力上差了很多,而且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学会新曲子,这个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张淑兰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尽量多邀请一些乐手过来。”

“那我下班后就过去,编曲最好今晚就得弄好,明天排练一天,后天正好上场。”李兆坤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再过一个小时下班。

“不用等下班了,你现在就过去。”

张淑兰催促道。

“也行,那我先走了。”

李兆坤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张淑兰突然提醒了一句:“对了,今晚要加班,你别偷跑回家。”

徒弟喜欢偷懒,必须盯紧点。

“我回家洗个澡,吃完晚饭就过来。”李兆坤回道。

“别太晚了,天黑危险。”

张淑兰再次提醒了一句。

棉纺厂这一片属于郊区,附近都是农田,如果没有公交,晚上还是相当危险的,之前就发生过好几起抢劫事件。

“知道了。”

李兆坤挥了挥手,离开了排练室。

一个小时后,李兆坤出现在了柳团长的办公室里,因为《军港之夜》的大获成功,文工团上下都弥漫着喜悦。

“李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邹老师打算留在四九城,不回魔都了。”

“是吗?邹老师打算去哪个单位?”

李兆坤随口问道。

肯定不是海政文工团,要不然柳团长直接说了。

“中央戏剧学院,继续当老师。”

柳团长回答道。

李兆坤笑着点点头:“这是好事,以后见面容易多了。”

不过邹老师的身份比较棘手,家庭成分不好,留过洋,特殊时期肯定会受到牵连,将来有机会适当劝劝对方。

但话说回来,听说邹老师跟武同志私交不错,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顶多就是多吃点苦头。

“李老师,邹老师之所以愿意留下来,主要还是为了你,你一定要多写几首新歌,别让邹老师失望。”

“这不是巧了么”

“怎么?你又有新歌了?”

柳团长惊喜地站了起来。

这创作效率,未免也太高了吧!

李兆坤没有卖关子:“后天,武同志和金成柱同志要来我们厂参观,我们厂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让我创作一首韩语歌曲,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你还会创作北朝鲜歌曲?”

柳团长大吃一惊。

“勉强写了一首,这不是缺少乐队,想跟咱们文工团借点人。”

“借人不是问题。”柳团长答应得很痛快,随即话锋一转:“新歌谱子呢?能不能让我先睹为快?”

李兆坤摊了摊双手:“不好意思,走得急,忘了带了。”

“那这样,明天我亲自带队去你们厂,不知道你们夏厂长欢不欢迎?”

柳团长想趁机加深一下两家单位之间的往来,别的不说,就冲着李兆坤这惊人的创作效率,绝对值得。

“这还用说,肯定是求之不得。”

李兆坤斩钉截铁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柳团长当场将事情定了下来。

李兆坤紧跟着补充道:“柳团长,咱们文工团有半岛传统乐器吗?您也知道,这次是韩语歌曲。”

“好象没有,不过没关系,你如果有需要,我帮你打个电话去总政那边问问,他们那边乐器比较齐全。”

“那麻烦了。”

“不麻烦,你稍等会儿。”

柳团长说完,随手拿起了电话。

结果还不错,总政文工团果然不缺半岛乐器,通过柳团长的关系,李兆坤非常顺利地借到了五六位乐手。

“柳团长,这次真的太感谢您了。”

“呵呵,李老师你要是过意不去,不如再帮我们写首歌怎么样?”

柳团长立马打蛇随棍上。

“咳,这个—”

“时间不急,晚点也没关系。”

“好吧!等我来灵感了,就帮你们写。”李兆坤无奈答应下来。

实在不行,拿首儿歌糊弄一下。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