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208章 《呼唤》

第208章 《呼唤》

第二天一早,李兆坤带着黑眼圈找到了师父,然后将熬夜扒下来的歌曲简谱递了过去:“师父,幸不辱命。”

“真写出来了?这么快?”

张淑兰是彻底惊呆了。

这天赋也太惊人了吧?一个下午加之一个晚上,这就写出来了?

“您看看不就知道了。”

李兆坤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张淑兰立马接过谱子,仔细看了起来,歌曲名叫《呼唤》,曲子怎么样先不说,歌词倒是充满了传统韵味。

“伊人欲来,何时归来?

伊人欲去,何时离去?

我欲乘风飞翔,却寻不着伊人踪影。

伊人何在,留我独自失落。

喉哟!这该如何是好—”

张淑兰越看越吃惊,不由得开口询问道:“兆坤,你这歌词——”

“师父,这是我看了《阿里郎》的故事背景,突然产生的灵感。”

李兆坤主动解释道。

《阿里郎》是高丽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爱情故事,有点象咱们国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歌词内容大概就是妻子对丈夫如何如何的关心思念。

而后世的这首《呼唤》,是南朝鲜古装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从歌名就可以看得出,其歌词高度契合《阿里郎》的故事背景。

这也是他选中《呼唤》最主要的原因,逻辑通顺,不用担心被人怀疑。

张淑兰听完徒弟的解释,顿时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难怪看着有些眼熟,原来是参考了《阿里郎》。”

“师父,这是中文版的歌词,后面还要翻译成韩语,到时候肯定要做适当修改。”李兆坤赶忙补充了一句。

张淑兰感慨道:“兆坤,你最近在歌词创作方面进步明显,《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和这首《呼唤》,就是最好的证明。”

“师父,都是您教得好!”

李兆坤习惯性地谦虚道。

张淑兰摆了摆手,继续看起了谱子,很快嘴中不自觉地哼唱起来,哼着哼着,一双眼晴越来越亮。

“旋律很特别,当然也很动听,在我看来,丝毫不比《军港之夜》差,兆坤,你又写出了一首好歌。”

“师父您昨天说过,半岛传统音乐在节拍方面,尤其擅长三拍之类的节拍,即使是6/8、12/8和6/4这样的复拍,也是按照三拍子特点来安排的,我基本上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李兆坤随口解释道。

张淑兰笑着点点头:“兆坤,师父不得不承认,你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善于融会贯通,这一点非常难得。”

她当然看得出来,这首《呼唤》并非一味地遵循传统,曲风更加的通俗化,跟徒弟之前的那几首歌曲一样,属于中西交融,带着鲜明的个人特征。

如此音乐风格,堪称独树一帜。

这也是其他人很难学会的。

接下来,师徒俩直奔排练室,开始完善简谱,李兆坤听着师父唱着中文版的《呼唤》,越听越感觉别扭。

后世的《呼唤》当然也有的中文版的,可是歌词完全改了,直译的歌词怎么说呢,跟曲子有些不协调。

想到这里,他打断了师父的演唱,试着提议道:“师父,既然最终歌词要改为韩语,不如咱们现在就把那个朝族职工找来,先把韩语歌词弄好,这样也能多节省一些时间。”

“恩,你这个建议不错。”张淑兰听完连连点头,随即站起身子:“你等一下,我现在就去叫人。”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张淑兰带回了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子,对方一身女纺织工人的打扮,长得很清秀。

“兆坤,这位是崔英淑同志,老家是东北的,去年才调入咱们三厂。”

张淑兰简单介绍道。

崔英淑显得有些拘谨,同时又有一丝激动,当场向李兆坤鞠了一个躬:“李师傅,认识您很高兴,您直接叫我小崔就好了。”

眼前这位李师傅虽然是一名厨子,但也是最近声名鹊起的音乐才子,她们女职工经常私下里讨论,很多人都觉得这事太不可思议了。

“小崔,你不用紧张,相信张会长应该跟你说了,这次找你过来,主要是想让你帮忙翻译一下歌词。”

李兆坤露出了一个亲切笑容。

崔英淑连连点头:“张会长已经跟我说了,不过我韩语可能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好,我怕———”

“没事,歌词很简单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胜任。”李兆坤安慰道。

“好吧!那我试试,如果不行的话,你们再找别人。”

崔英淑一脸志志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她能从东北调过来支持首都建设,当然不是文盲,其实她的文化水平并不低,拥有高中学历,放在这个年代,绝对算高学历了。

李兆坤没有浪费时间,随手将歌词递了过去:“小崔,这是歌词,你先看看。”

崔英淑接过谱子,当即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十几分钟。

张淑兰性子有些急,忍不住打断道:“小崔,怎么样?能不能翻译?”

“歌词确实不难,我可以试一试。”

崔英淑谨慎地点了点头。

李兆坤突然插了一句嘴:“小崔,你会唱歌吗?”

“会一点。”

崔英淑谦虚地点了点头。

拥有高中学历的她,怎么可能不会唱歌,她在学校里学过不少歌曲,李师傅的那几首新歌,她都会唱。

“《阿里郎》会唱吗?能不能唱一段?”李兆坤紧跟着问道。

他想看看对方的唱歌水平,如果不错,那就让对方唱这首《呼唤》,免得还要找人,麻烦不说,还眈误时间。

崔英淑倒也不怀,当场唱了起来:

“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你怎么情愿把我扔下,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

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哟!

我的郎君翻山过岭,路途遥远,晴天的黑夜里满天星辰,我们的心中也梦想满满——

《阿里郎》是半岛最出名的一首民谣,甚至没有之一,大部分半岛人都会唱,她当然也不例外。

听着歌声,李兆坤和张淑兰互相对视了一眼,崔英淑嗓音条件相当不错,音准也还行,是一棵不错的好苗子。

一曲唱完,崔英淑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我唱的还行吗?”

“不错、不错——”李兆坤笑着点点头,然后转头看向师父:“师父,等歌词翻译出来,我建议让小崔先试试,如果合适,干脆就让她来唱这首歌。”

“恩,我也是这么想的。”

张淑兰附和道。

他们厂就这么一位会韩语的人,如果有选择,当然会优先考虑本厂职工。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