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鳏夫的四合院 > 第189章 来自柳团长的高度肯定

第189章 来自柳团长的高度肯定

一顿午饭吃下来,许玉叶感觉自己吃撑了,肚子涨得难受,姐夫家的伙食太好了,她根本管不住嘴。

饭后休息时间,李兆坤趁机说了吃饭问题:“小妹,你以后一日三餐,都在姐夫家吃,大毛他们几个要住校,家里就剩大丫和小丫了。”

“姐夫,我自己可以做饭。”

许玉叶婉拒道。

她还不知道口粮的事,以为街道办是包吃包住的。

李赵氏见小儿子难得开窍一回,立马帮着劝道:“玉叶啊,你姐夫说得对,两边离得又不远,就在你姐夫家吃得了,况且你大爷也在你姐夫家吃,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大爷也在?”

“恩,你大娘我也要住校,顺便看着大毛他们几个,一个星期才能回来一趟,顾不上你大爷。”

“太麻烦了,还是算了吧!”

许玉叶想了想,依然摇了摇头。

李兆坤见状,只能开门见山道:“小妹,你现在的粮食关系还没转到街道办,暂时没有定量粮,你如果不想饿肚子,那就只能在姐夫家吃饭了。”

“什么?我没定量粮?”

许玉叶吓了一大跳。

没有定量粮,她上哪买粮食去?就家里的那点存粮,还不够她吃两个月的,这下子麻烦了。

李兆坤连忙安抚道:“你也不用太担心,姐夫是厨子,每个月可以省下一半粮票,加之还有剩菜剩饭啥的,养活你一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我总不能一直—”

许玉叶忧心冲冲道。

“小妹,你先在城里站稳脚跟,后面有的是机会转正,只要你成了正式工,到时候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了。”

李兆坤激励道。

“转正容易吗?”

许玉叶满脸志芯道。

李赵氏抢着回答道:“你看大妈都这把年纪了,都能变成正式工,你这么年轻,只要平时好好表现,肯定能行的。”

“没错,一般单位要扩招,都会优先考虑临时工。”

李兆坤跟着附和道。

如果不能转正,再掏钱把小姨子买个工作就是了,当然了,如果能留在街道办,那就更好了。

街道办除了福利差了些,日常工作要比工厂轻松不少。

听到这番话,许玉叶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只要能转正,什么都好说。

“那好吧!今后要麻烦姐夫你一段时间了。”

“这就对了嘛!你姐夫又不是外人,不用跟他客气。”

李赵氏笑眯眯道。

下午,李兆坤再次带着小姨子出门了,宿舍里还需添置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正好一起办了。

不过口袋里空空,他只能厚着脸皮找老妈借了二十块钱,老太太这一次倒是没说什么,爽快地掏了钱。

就这样忙活了一下午,宿舍里总算是像模象样了,当然钱也没少花,很多东西看着不起眼,但价格不便宜。

例如:一块肥皂三毛钱,一把竹刷子四毛钱,一个塑料肥皂盒居然要七毛五分钱,一个暖壶更是将近三块。

李兆坤原本想帮小姨子买双新鞋的,最后因为钱不够,只能作罢。

第二天一早,许玉叶吃过早饭便迫不及待地上班去了,大娘告诉她的,第一天上班要尽可能地早一些,这样可以给领导留个好印象。

八点钟,李兆坤带着大毛五人出门了,父子六人坐了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终于到了海军大院。

海军大院占地宽广,但周边全是农村菜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没有急着去报名,他首先领着小家伙们在大院里转悠了一圈,院墙内有食堂、礼堂,游泳池、军人服务社、门诊部、维修队和学校等设施机构,几乎就是一个微型社会。

当然了,最显眼的还是一黄一灰两栋大楼:黄楼是办公楼,飞檐斗拱,非常具有气势;灰楼则是宿舍楼,典型的苏联建筑风格。

海军七一学校就位于大院南端,学校南墙就是海军大院的院墙,校内多为两三层的红砖房,中间有个小礼堂,往南是一个不算小的操场。

进入学校后,李兆坤直接找上了杨主任:“杨主任,这是我们家的孩子,今天过来报名的。”

杨杏枝拿了一盒饼干分给了大毛五人,紧接着主动说道:

“行,孩子们交给我,我亲自带他们去办手续,文工团的柳团长昨天就在催了,你还是赶紧过去吧!”

旅顺海军基地那边,早就把消息传了过来,他们甚至知道了新歌的名字,《军港之夜》,非常应景。

“那麻烦您了。”

李兆坤自然乐得清闲。

“不麻烦,回来的时候记得把乐谱给我欣赏一下,我可是好奇很久了。”

杨杏枝不忘叮嘱道。

“行,没问题。”

李兆坤答应得非常痛快。

随即,他交代了小家伙们几句,让他们乖乖听话,不要乱跑,然后便离开了七一学校,直奔柳团长的办公室。

没过一会儿,他就见到了柳团长。

柳团长看到李兆坤,立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李老师,总算把你盼来了,乐谱呢?

带来了没有?”

“带来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家里有点事,眈误了两天。”

李兆坤赶忙掏出了歌曲简谱。

柳团长接过乐谱,首先示意勤务员帮李兆坤倒水,然后迫不及待地看起了乐谱,作为文工团的团长,他自然是看得懂曲谱的,一点难度都没有。

看着看着,口中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这首歌曲果然有《为了谁》的风格,情感细腻,旋律优美,极其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歌。

反复看了好几遍,柳团长终于放下了乐谱:“李老师,你果然没让我失望,这首歌曲就是咱们海军需要的,这一次咱们肯定能压陆军和空军一头。’

“您满意就好。”李兆坤谦虚地笑了笑,随即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模样:“柳团长,这是歌曲初稿,歌词方面,我有些拿不准,还需要您帮我把把关。”

“歌词很好,不过确实有些微遐疵,最好改一改。”

“哪里需要修改?”

李兆坤连忙追问道。

柳团长指着歌词当中的一个词语,郑重其事道:“李老师,我觉得·甜美两个字不妥,有些过于女性化了,我建议换成坚毅的微笑,你觉得怎么样?”

“改得好,难怪我总感觉哪里不协调,原来是用词不准确。”

李兆坤当然是连连点头。

实事求是的讲,“甜美”这个词确实有些不太适合用来形容士兵,跟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不符,改了也好。

柳团长见李兆坤如此通达,没有那些文人的迁腐和固执,满意地点了点头:“李老师,你能理解就好,这首歌曲总共就这一处需要修改。”

“柳团长,我能借下稿纸和钢笔吗?”

“当然。”

柳团长掏出了钢笔,随后又帮对方找了几张稿纸。

李兆坤接过钢笔,当场将修改后的乐谱重新誉抄了一遍,并在结尾署上了自己的大名,以及年月日。

紧接着,他将新的歌曲简谱再次递给了对方:“柳团长,谱子您收好,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李老师,急什么?你是歌曲创作者,编曲工作少了你怎么行?”

柳团长赶忙提醒道李兆坤露出一脸苦色:“柳团长,我只请了两天假,明天就要正常上班了,您这不是为难我吗?”

像海政文工团这样的正规单位,编曲肯定是精益求精,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搞不好这个月都要耗在这上面。

“放心,我去帮你打个招呼,暂时借调你一个月,你们棉纺厂如果扣你工资,我这边双倍补上。”

柳团长豪气道。

要不是知道对方不愿意离开棉纺厂,他怎么得也要把人挖过来。

“柳团长,我不是担心工资”

“那你担心什么?”

李兆坤很快想到了借口:“您这边的任务,我已经完成了,可我们单位那边还没着落呢?您多体谅一下。”

“什么意思?你们单位也要——

柳团长很快明白了过来。

“没错,我师父是棉纺三厂的工会会长,您说我能厚此薄彼吗?”

李兆坤摊了摊双手。

“眼下距离国庆就一个月了,你来得及—”

话还没说完,柳团长便停住了,毕竟眼前之人只花了几天时间,就写出了《军港之夜》如此优秀的歌曲。

不能以常理度之。

李兆坤主动接过话来:“柳团长,一个月肯定是来得及的,其实对于新歌,我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哦?有稿子吗?能不能让我看看?”柳团长顿时眼冒精光。

谁也不嫌作品多,如果歌曲确实非常优秀,他豁出老脸也要弄过来。

“怎么可能这么快,只是有些灵感,距离完成还早呢!”

李兆坤赶忙摇摇头。

“唉,可惜了。”

柳团长叹了口气。

文工团的面子要给,李兆坤想了想,试着提议道:“柳团长,您看要不这样,我每个周末都过来一趟,参与编曲工作,这样两头就能兼顾了。”

ps:求推荐票和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