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一夜杀戮后,诸公猜猜这些盒子里是什么?!
而后,便有“邦邦邦丶邦邦邦”的重击声从门后传过来!
这声音一阵高过一阵!眨眼间,被火烧毁了一半的门框便摇摇欲坠起来了。
“弯弓搭箭!”豁牙曾抬手高声下令道,守在四周院墙的子弟们立刻弯弓搭箭,瞄准大门。
留守在院心里的一众子弟也“铿锵”一声拔出腰间长刀,全部都严阵以待!
“轰隆”一声响,正房的大门连同半毁的门框一起塌下来,三个人影从火海中一闪而出!
这三个人双眼通红,身上全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口鼻处却蒙着一块浸透了水的麻质巾帕。
读中国台湾好书上中国台湾,??超省心
为首之人身形高大,双手握着一个大锤,满脸的横肉扭曲到了一处,一头黄发已冲冠而起!
得下罗这副骇人的模样倒让一众万永社子弟一惊,竟纷纷往后退了好几步,面露胆怯之色。
“都莫要慌!放箭!”豁牙曾猛地挥手,守在墙上的子弟们这才终于回过神来,朝门前这三个人放箭。
可是,因为有些心慌,加之烟雾和火光很是晃眼,所有箭簇竟都射失了,这三个匈奴人几乎毫发无损!
“狗贼!”怒气冲天的得卜罗用汉话怒骂一句,挥舞着大锤冲入了院中,有泰山压顶之势。
“杀!”豁牙曾挥剑大吼,迎面冲上去,身后的万永社子弟稳住了心神,也嘶吼着冲过去,红了眼的双方登时缠斗在了一起。
得下罗一把铁锤舞得虎虎生风,双方刚一照面,他便砸倒了一个万永社子弟,后者登时头骨开裂,眼晴爆出,倒地没了气息。
吁子木与乍夺不善于搏杀,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口,也用尽了毕生所学,各自挥着一把长刀四处劈砍,也砍倒了一两个子弟。
然而,双方人数实在悬殊,刚刚的这场火又将得卜罗三人烧得“精疲力尽”,所以仅仅半刻钟,他们便不支,不复先前勇猛。
忽然,乍夺被豁牙曾一刀砍中了大腿,咧着嘴跪倒在了地板上,两个万永社子弟立刻回去,干脆利落地将他的脑袋砍了下来。
得下罗在砸翻一个子弟之,连续中了三箭一一两支在腿,一支在手。虽不是致命伤,却让他跌倒在地,只能挥大锤困兽犹斗。
倒是吁子木最为机灵聪明,一看情形不对,“眶当”一声便将手中的长刀扔在地上,而后“噗通”跪了下来。
“使君,饶命啊;使君,饶命啊!”吁子木不停地“砰砰砰”地顿首,频率倒是快生怕自己动作慢了,会被汉人一刀宰杀。
至此,场间的这场搏斗便有了结果:虽然出了意外,却也没有影响到大局。
万永社子弟们将剩下的这两个匈奴人围了起来,不给他们任何逃脱的机会。
豁牙曾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和汗,数了数地上的户体,除了那个匈奴人之外,万永社子弟此次死了五个人。
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明暗跳动,让他面目看起来格外地骇人。
他推开挡在身前的那几个子弟,来到了吁子木和得布罗的面前。
前者还在“砰砰砰”地磕着头,后者则瞪大了眼睛怒视着他们。
“狗贼!莫要磕了!速速起来!”豁牙曾哑着声音,狠狠嗬斥。
“诺丶诺丶诺—”吁子木停下了,抬头惊慌地看向了豁牙曾。
“尔等是何人?!”豁牙曾压着怒意问道。
“他丶他是右贤王帐下千人得不罗,我是右贤王帐下当户吁子木,他亦是当户。”吁子木惊恐地回答道。
“千人是什么鸟官?当户又是什么鸟官?”豁牙曾问道。
“千人便等于天汉的军侯,当户便丶便是天汉的曹。”吁子木道。
“天汉?”豁牙曾冷笑着,再说道,“你这匈奴人倒是很会奉承。”
“使君啊,我家世代都在汉丶汉塞经商,祖上据说混有汉人血脉。”吁子木极其忙谄媚地讨好道。
“据说?”豁牙曾又笑了,其馀的万永社子弟跟着笑了。
“错了,不是据说,而是一定,一定有汉人的血脉啊。”吁子木生怕他们不相信,指着阴山方向吼道,“我敢指着阴山起誓!”
“既有汉人的血脉,为何如今又是匈奴人?”豁牙曾问。
“我丶我不得已啊,是被逼的,是丶是————”吁子木眼珠子一转道,“祖上是被劫掠到大漠草原的!”
“嗬嗬,没想到还是大汉遗子?”豁牙曾忽然面色一凛,剑指其喉,逼问一句,“尔等来此要作甚?”
“使君,你定已知晓前因后果,我不敢胡说,但你定需要一个人证,我丶我愿当人证。”吁子木忙说。
“人证?你这人证日后上堂要怎么说?”豁牙曾再问道,他倒有了兴趣。
“使君让我说什么,我便说什么!”吁子木一看有希望,连忙笑着再求。
“你倒是很晓事,”豁牙曾轻篾地笑道,“你且起来。”
“不仅可以作证,我还可以当天汉的死间,更愿留下降书,任由使君拿捏。”吁子木起身后再乞求道。
“好,正缺人证,便留你一条命。”豁牙曾点了点头道。
“软货!”汉话不熟练的得卜罗终于听懂吁子木说的话,一下子便站了起来,将吁子木扑倒在了地上,双手扼住他的脖子。
“使丶使君救我,使君救我啊!”吁子木艰难地从嗓子眼里挤出这句话话,更满脸通红,眼珠子往外瞪,似乎要夺眶而出。
“—”豁牙曾并未立刻让人动手相救,而是等了片刻,直到这匈奴降人面如绛紫色,快要断气时,他才向身边子弟点头。
一个子弟提着剑走到发了狂的得卜罗身后,“嘿”地吆喝了一声,从上往下,一剑戳进布罗的脖子里,剑尖直接冒出了头。
吃痛的得卜罗松开了手,双手后举,抽搐着还想再反抗,可那子弟脸色一狠,猛地往左一拉,脖子上的伤口便开得更大了。
“噗”的一声,鲜红滚烫的血便淋了出来,将得下罗身下的吁子木浇成一个血人。
得下罗又挣扎了好一会,终于支撑不住了,像座肉山一样扑倒在了吁子木的身上。
“使丶使君,救命啊,救命啊!!”吁子木又怕又慌,哪里又还有力气自己爬出来呢,只能扯着嗓子尖叫着,不停地呼救。
“恩。”豁牙曾挥了挥手,这才有人将得卜罗的尸体拖带一边,再将吁子木拽起。
“呸!该杀的匈奴狗贼!日日喝酒吃肉,这一身横不知祸害了多少大汉黔首!”吁子木朝看得下罗的户体狠狠地睡弃道。
“软货!”豁牙曾暗骂道,其馀万永社的子弟亦面露鄙夷之色,但吁子木假装未听见,自顾自地大骂,仿佛以此表达忠心。
百方里的这两场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直到当日破晓才渐渐熄灭。
居住在附近的上户黔首听到了动静,却也无人敢出来随意张望,生怕牵扯上什么麻烦卯初时分,才有人从家中探出了头,到百方里甲字巷和丁字巷周围窥探,只见几位“使君”的家宅已彻底烧成了一片白地。
四周更有巡城卒和郡国兵来回巡视,如临大敌地盯着过路行人,逼得这些卖呆的黔首纷纷退走,不敢在废墟周围停留片刻。
流言随着硝烟渐渐在城中散播开来。
卯正前后,心事重重的兵曹李万里匆忙地朝郡守府方向走去。
快到门前,他看见一人从那头走来,正是干瘦的狱曹东郭寿。
平日私下,李万里与东郭寿并没有太多交情,只算是点头之交。
毕竟,无人愿和一个当了几十年“狱卒”的经年老吏走得太近,谁知会不会染上晦气?
可是现在,李万里一认出对方身份,便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加快脚步迎了过去“东郭兄!东郭兄!慢些行!且等一等我!”李万里怕东郭寿听不见,边挥手边喊道。
“哦?李兵曹?”东郭寿在郡府正门前的阶梯下停住了脚步,背手微弓,眯着眼睛看。
李万里走到近处后,先是草草向东郭寿行了一个礼,然后将其拽到门边,躲在了暗处“李兵曹,光天化日,怎鬼鬼祟崇的?”东郭寿面无表情道。
“东郭兄,百方里昨夜起火,你可知晓了?”李万里忙问道。
“火势大,阖城都能看得到,好在救得及时,没有蔓延开。”东郭寿比李万里淡定些“你可知”李万里以为对方还不知内幕,便想要再提醒。
“我晓得,是户曹田有道丶户曹史孔跋几人的家宅走水。”东郭寿面无表情地回答。
“—”李万里一惊,顿了顿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压低声音道,“大兄都晓得?”
“恩,这几家——无一人存活,都死了。”东郭寿不紧不慢地点头。
“大兄可知晓何人做的?”李万里心有馀悸地往身后的大门看了几眼,神经兮兮地问。
“自是桑使君派人做的。”东郭寿仍然说得很平静,没有半点惊,仿佛早已经料到“”李万里的表情微妙起来,他忽然想明白了,对昨夜的事,对方比他知晓更多。
“还请大兄多多指教啊!”李万里再行礼。
“我亦是一个时辰前得知的,田有道这几人糊涂啊,他们·通匈奴。”东郭寿说到最后三个字的时候,加重了语气。
“什么!?”李万里忍不住惊呼,惊得把守在门前的巡城卒都看了过来。
“李贤弟,此事莫声张。”东郭寿劝阻道。
“此事当真?!”李万里难以置信地问道,他与田有道也是多年的相识,虽不是好友,却也不信对方会去“通匈奴”。
“自然当真,一个时辰前,卫缉盗送来了八具匈奴人的尸首,其中一具是千人,还有一具是当户。”东郭寿缓缓说道。
“这丶这—”李万里的脑子仍未转过弯。
“还活捉了一个匈奴人,是匈奴右贤王魔下的当户,听说已招供。”东郭寿再道“””这次,容不得李万里不相信了,惊恐之色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愤怒不解。
“他为何要做此事啊?当真是可恶该杀!”李万里狠狠骂道。
“恐怕被杀破了胆吧,匈奴人声势浩大,难免有人想苟活。”东郭寿摆了摆手淡然道“田有道那几人也死了?”李万里昨夜不在郡府轮值,对城中的事情仍是两眼一抹黑。
“这倒不知,卫缉盗未送来他们的尸体。”东郭寿摇了摇头。
“那他们如何通匈奴的?未把匈奴人放进城吧?”李万里一惊,生怕再出现“匈奴人袭击郡府”的恶事。
“我一路走来,未见城中别处有动荡,想来—未酿成大祸。”东郭寿也有些不确定。
“”—”二人当下不再言语,他们如今都只是猜测,想要得个定论,恐怕要先进府去。
“东郭大兄啊,你我先进去,桑使君定会有说法的。”李万里心有馀悸地拱手行礼道“恩,先进府。”东郭寿点头同意道。
二人不再多言,越过了正门,走进了郡守府前院。
院中站着七八个人,是比他们到得还早的众属官。
这些属官未站在正堂门下,而是聚在东边一间厢房前,议论纷纷。
李万里和东郭寿对视一眼,又看了看还关着门的正堂,便急忙走到了那间厢房的门前。
众人见是他们,然开了路,让他们走到了最前面。
直到这时,他们才看到了眼前的东西,知晓一众同僚为何围聚此处。
在厢房门前那三层阶梯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几十个一尺见方的漆盒。
这些漆盒朱漆墨彩,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个恐怕都要值个数百钱,非普通黔首可用想来,都是县仓里的器皿。
可是,这里头装着什么呢?
这个疑问自然而然地在李万里和东郭寿二人的心中滋生出来,同样也困扰着先到之人众人联系昨夜发生的事情,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只觉得这漆盒里流露一股血腥之气。
这时,其他属官也陆陆续续走进院中,而后全都聚厢房门前,相互议论,再指指点点。
但是,却无一人开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