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大汉小吏 > 第124章 若不交租,查封 抓人 入狱!

第124章 若不交租,查封 抓人 入狱!

第124章若不交租,查封抓人入狱!

元光四年正月初一,万永社总堂中,人才济济一堂。

按照大汉现有成制,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是大小官员休沐日,不用上衙,

所以樊千秋才有空来这社中。

至于其馀寻常黔首,不管是农户还是坐贾,又或者是如今这满堂的私社子弟,那可就都没有这个优待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过了除夕之夜,一年的忙碌和苦累就开始了。

尤其是征收市租,年后的正月,农户们要买苗育种,乡市里市还有一轮繁荣,加把劲儿,还能收个尾巴。

按照往常的规律,之后的半年时间,就是征收市租的淡季了。

当然,今年开始,有所不同。

这一日,樊千秋召集社中头目,开了今年的第一次堂议,统一思想,凝聚意志,为今年要办之事定个调。

今日有资格来参与这堂议的人,包括了总堂市房一级的头目和分堂的堂令丶

堂丞和堂尉,总计二三十人。

因为这人数比平时多了不少,而这正堂又还没有扩建,所以显得格外拥挤。

待众人到齐之后,樊千秋先讲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话,将他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之后,他才开始入正题。

“年前,我向义使君上报了租和赌租之事,他又向少府上报,已请到了诏书。”樊千秋说完拍了拍手。

掌声还未落下,立刻就有几个子弟从门外走了进来,将手中抱着的写满字的露布放到了每一个人的案上。

众人拿起来看了看,才发现这是县寺根据皇帝诏令拟出来的布告,要张贴出去的。

布告上将院和斗鸡寮交租之事说得很明白,所找的理由是冠冕堂皇的移风易俗。

总之,这是一份既有里子,又有表子的布告,一看就是出自于县寺那些老吏之手。

有了这布告,意味着征收租和赌租之事铁板钉钉了,万永社可以立刻直接收租。

“这个时辰,县寺的卒役应该已将这布告贴出去了,城中黔首很快便会知道此事。”

“大昌堂和富昌堂的两位堂主将这里的布告带回去,有几个人,你们得亲自登门。”

“今日是正月初一,直接上门谈钱并不合时宜,可我等奉诏收租,也就顾不得太多了。”

樊千秋又看向了陈安君,接着又说到:“娼院和斗鸡寮多在富昌堂辖地,陈阿嫂要在此事上多劳些心。”

“此事,奴家回去便会安排。”陈安君答了下来。

樊千秋立刻说了几个名字,这些人都是清明南乡槐里的头面人物,得先让他们知晓,才能震动到旁人。

“此事是一项新法,定会引来许多人的议论,甚至有人会暗中作梗,但是都莫要怕—”

“记住一句话,我等奉诏收租,有县官和义使君为后盾,与我等过不去,便是与他们过不去!”樊千秋说道。

“诺!”堂中的头目异口同声地应答了下来,非常干脆。

“好,此刻便将这布告发出去,十日后,我万永社便可以派子弟收租,不交市租,查封丶抓人丶入狱!”

“义使君已经将县狱腾空了许多,足够将抗租之人全装进去!”樊千秋也站了起来,大手一挥地说道。

“诺!”众人得到了保证,再次应答了下来,头自们向樊千秋行礼之后,便都离开正堂,各自忙去了。

樊千秋看着这些头目远去的背影,许久都没有再坐下来。

和喜气洋洋离开的其他人不同,樊千秋的心情可并没有那么轻松和畅快,

他很清楚,自古以来,不管对哪一个群体加税,都是一件非常敏感和危险的事情。

虽然皇帝下了诏令,虽然义纵发了布告,虽然收租和赌租已经变成了一条律令。

但是,最后能不能把这市租征收起来,仍然是一件未有定论的事情,还要看他樊千秋的手腕。

正月初十,便是万永社第一次收取婚租和赌租的日子,那时,哪些人会跳出来,就全明白了。

他要静观其变,在这些人跳出来之时,给他们一闷棍!

这一日午时之前,两堂的堂主便将布告带回去了。

接着,他们便挑选靠得住的私社子弟,将这布告送到三乡各处的院和斗鸡寮去。

樊千秋的动作实在太快了,竟然就造成了一个时间差。

征收婚租和赌租的消息还未在长安城传开,各处院和斗鸡寮就先从登门的万永社子弟手上拿到了布告。

这突如其来的布告,让许多“利益相关者”大惊失色。

南清明南乡槐里乙字巷一处三进三出的宅院里,刚用完午膳的李去病正在膳房监督奴仆准备贡品。

整个正月,要做的头等大事便是祭祀自己祖先和各路鬼神。

贫穷的黔首自然已开始准备春耕了,但上户豪族的年还未过完,定要将正月该守的礼全都守完才算是完结。

李去病的祖上并不是什么勋贵,而是萧何的一个家奴,前后有三代人曾经服侍过萧何与他的子孙。

因为忠心伺奉主家,李去病的爷爷被萧氏脱去了奴籍,重新登记为普通的编户齐民籍。

从那时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李氏靠着萧氏赏赐的钱货和给与的庇护,一步步生发起来。

虽然萧何的曾孙四十年前因为获罪而被皇帝削去了爵位,但是这倒也并未影响到李家的生发。

李去病祖孙三代十几口男丁,虽然没有一人哪怕当上个百石啬夫,但李家的财运却不差。

靠着侯的庇护和李家人的一点钻营,到李去病接手家主之位时,李家家訾已达到了八九十方钱。

旗下产业包括两家院和三家斗鸡寮,在平陵县还有一千亩田地,家中的奴婢更是多达三五十人。

这样的家訾当然不能和戚里及尚冠里的勋贵豪右相比,但是在这槐里的间右中,也已经处于中等偏上人家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门,李去病做了动了不少心思。

他先是给自家的先祖编了一段“沙场救萧何”的传奇故事,而后又登门想要和骁骑将军李广附族攀亲。

可哪里知道这李广品性执,不知变通,纵使李去病愿意报效五百亩田地,

李广却连门都没让他进。

所以,李去病如今只想着再多赚一些钱,然后把爵位买到公乘,再想办法疏通一个小官来当当。

正是为了得到祖先的庇护,李去病才会对祭拜祖先之事如此伤上心,要亲自盯着奴仆准备贡品,生怕出错。

去年是一个丰年,和往年相比,许多人的手头要宽裕许多,可以开销的钱自然也就多了。

入秋之后,来娼院行乐,到斗鸡寮博运气的人多了不少,所以李去病比往年多赚了二十多万钱。

于是,他今年给先祖准备的贡品也很丰盛,不只有寻常的果蔬菜肴,更有牛丶羊丶猪头各一。

贡品多,烹饪筹备的时间就长,大腹便便的李去病一直在热气腾腾的膳房叉腰等着。

时不时还有指挥斥责几句,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孝心和威严。今日的天气仍然很冷,可他此刻却已经满头是汗了。

直到所有的贡品全部备好之后,李去病才准备回房歇息,等待将要在午时举行的祭礼。

可他刚离开膳房,还没有走到正堂,就看到家中的老奴瘤豚拿着一物跌跌撞撞跑来了。

“老丶老郎君—————”豚举着手中的东西,向这边跑来。

“恩?何事?”李去病停了下来,抬起衣袖边擦汗边问。

“这是万永社的人送来的,说是大事,让老奴立刻给你送来。”豚将手中的素帛递过来。

“万永社?”李去病还想问万永社凭什么管清明南乡的事情,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停住了,他想起来了,万永社已经把富昌社吞了。

“能有何急事,总不至于正月初一说吧?”李去病心中嘟囊,而后就打开素帛,读起了上面的写的字。

布告?

李去病一看到这两个字,心中更是疑惑了,县寺下发的布告什么时候要让来送的。

他的疑惑没有持续太久,刚往下读了几行,整个人的脸就红了,紧接着就又白了。

红是因为气的,白是因为吓的。

皇帝竟然要向这院和斗鸡寮收市租,而且还是极重的市租,在大汉那是亘古未有啊,简直是丧心病狂!

李去病当然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他在一阵头晕目眩中盘算片刻,就更觉得气血上涌。

他的那两个院一共有倡优十八人,斗鸡寮则有十二只斗鸡,一日便要交一千多钱,一月就是三万多钱啊。

这几乎要刮走了他三成的出息,若期间有什么意外的话,一年到头就是白干了。

无利的买卖何人想做!?

李去病拿着那布告,气得浑身哆嗦,两眼一黑,险些便要栽倒过去了,幸亏老奴瘤豚出手住,在勉强站稳。

“老丶老郎君,这————”

瘤豚不知如何劝阻,结结巴巴不能成言。

“在简直是乱丶乱—”李去病本想大骂是乱命,忽然想起布告上说得明明白白,是皇帝下诏要收这钱的,于是,就连忙闭上了嘴。

大不敬的罪过,他可还是知道轻重的,被有心之人利用,那可就是要死人的。

李不敬也是从间巷中打杀出来的人物,见过多了许多豪杰的起起落落,自然知道轻重。

“你刚才说,这布告是万永社的人送来的?”李去病定了定神再问道。

“是丶是陈家阿嫂送来的,此刻还等在院外,说要与老郎君见一面。”豚连忙说道。

“陈家阿嫂?”李不敬虚着眼想了想,又阴晴不定地问,“可还有什么生人与她同来?”

“没丶没了!”豚连忙接着回答道。

“快将她请进来,我在正堂见她!”李不敬推开了腿,连忙走向正堂。

“诺!”瘤豚立刻跑出去通传。

不多时,陈安君带着几个亲随,在豚的指引下着,穿过了前院,往正堂走过来。

一路上,引来了院中那些小奴的窃窃私语,其中的嬉笑声更是不怀好意。

大汉女子的地位虽然高,但出来抛头露面却极其罕见,所以明艳动人的陈安君一出现,自然引来围聚。

但是,很快便有见多识广的老奴老婢来低声嗬斥,将陈家阿嫂的名字和来历报给这些小奴听。

一转眼间,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小奴,立刻作鸟兽散,全部都躲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