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伦敦越发燥热。
刘春晓收拾最后几本书放进包里,系里的教授路过,笑着打趣:“终于舍得提前休假啦?
再不走,我们都要给你在教室备个专用座位了。”
刘春晓摸着已经显怀的肚子,无奈地笑:“实在熬不住了,一节课跑三趟厕所,同学们都笑我了。”
她这两个月明显觉得吃力,弯腰捡支笔都得慢慢来,走快了肚子就发紧,教授早就让她提前休息,她总想着把手头的论文收尾。
刚走出学校,就看见顾从卿靠在车边等她,手里还提着个保温桶。
见她出来,他快步迎上来,接过包往车上放,动作自然得像演练过千百遍。
“今天感觉咋样?”他拉开车门,让她坐稳了才递过保温桶,“刚炖的银耳莲子羹,放凉了点,正好喝。”
刘春晓舀了一勺,甜丝丝的凉意滑进喉咙,舒服得喟叹一声:“还是在家好,不用憋着不敢喝水。”
她这几天为了少跑厕所,上课前都不敢喝水,结果总渴得嗓子冒烟。
回到家,土豆已经放暑假了,正趴在客厅地毯上看书。
见刘春晓回来,他赶紧爬起来:“嫂子,我给你留了西瓜!”
刘春晓在沙发上坐下,看着土豆献宝似的端来切好的西瓜,笑着说:“还是土豆疼我。”
“那当然,”土豆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给她递过一块,“哥说了,你现在是重点保护对象,比首相还金贵。”
顾从卿进厨房忙活午饭,刘春晓靠在沙发上翻育儿书,肚子里的小家伙忽然踢了她一下,力道比往常都大。
她“呀”了一声,伸手按住,脸上漾开温柔的笑意。
土豆凑过来看:“动了?是不是我说话太大声吵着ta了?”
“不是,”刘春晓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你摸摸,ta在跟你打招呼呢。”
土豆的手刚放上去,就被轻轻踢了一下,他吓得赶紧缩回手,眼睛瞪得溜圆:“ta、ta踹我!”
顾从卿端着菜出来,正好看见这一幕,笑着说:“这是跟你亲呢。
以后等ta出来,指定跟你亲。”
午饭时,刘春晓没吃多少就饱了,顾从卿却还在给她夹菜:“多吃点,你现在一个人吃两个人的饭。”
“真吃不下了,”她推了推碗,“再吃该吐了。”
这阵子她胃口时好时坏,有时候饿起来能吃一碗面,有时候看见油腻的就反胃,顾从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就怕她营养跟不上。
下午阳光正好,刘春晓靠在阳台的躺椅上晒太阳,顾从卿在旁边看书,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
土豆在屋里跟同学打电话,商量着过几天去旅游的事。
刘春晓看着这哥俩,忽然觉得提前休假太对了。
不用赶早八的课,不用憋尿忍着不上厕所,能安安稳稳地晒晒太阳,感受肚子里的动静,听着屋里的欢声笑语,这样的日子,可太舒坦了。
顾从卿放下资料走过来,给她披上薄毯:“风大了,别着凉。”
刘春晓握住他的手,指尖划过他手腕上的表链:“其实你不用总陪着我,该忙就去忙,我在家能照顾好自己。”
“忙啥都没你重要,”顾从卿在她身边坐下,目光落在她肚子上,语气软得像棉花,“使馆最近工作不多,咱孩子的成长就这一回,我可不想错过。”
刘春晓靠在他肩上,听着屋里土豆的笑声,感受着肚子里轻轻的胎动,心里一片安宁。
土豆背着装的满满的书包,旁边放着一个行李箱。
他要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旅行,要去比利时,法国和瑞士。
他站在门口换鞋,顾从卿帮他把护照塞进包里,又检查了一遍现金:“到了比利时给我打个电话,每天报一次平安,听见没?”
“知道啦哥,”土豆翻了个白眼,“我都跟同学走,还有老师带队,丢不了。”
他转头冲刘春晓挥挥手,“嫂子,等我回来给你带巧克力!比利时的巧克力最有名!”
刘春晓靠在门框上笑:“注意安全,别跟同学疯跑,你哥这几天念叨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
“知道了嫂子。”
顾从卿送土豆到集合点时,一群半大孩子正围着老师叽叽喳喳,背包上挂着各国国旗的徽章,脸上全是对旅途的期待。
土豆钻进人群前,还不忘回头冲顾从卿说:“哥你回去吧!”
顾从卿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注意安全!”
刘春晓挽着他的胳膊:“让他多走走也好,咱那会儿哪有这条件,借着游学的机会把欧洲看看,长见识。”
土豆走后的第二天,顾从卿接到他的电话,背景音里全是嘈杂的人声和电车铃声。
“哥!我们到布鲁塞尔了!刚看了撒尿小童雕像,真迷你啊!”
土豆的声音带着兴奋,“晚上住的民宿,房东太太给我们烤了华夫饼,比伦敦的甜!”
顾从卿握着听筒,听着那边叽叽喳喳的汇报,嘴角忍不住上扬:“知道了,早点休息,明天去巧克力工厂别乱摸机器。”
“放心吧!”
挂了电话,刘春晓正坐在沙发上看旅游手册,指着瑞士的雪山照片:“你看这风景,等孩子生下来,咱也带着他们去一趟?”
顾从卿走过去坐下,指尖划过照片上的湖泊:“好啊,等香江的事落定了,咱全家去。
到时候让土豆当向导,他这趟走下来,说不定比导游还熟。”
日子在平静中慢慢过,刘春晓的肚子越来越沉,每天傍晚,顾从卿都会陪她在公寓附近的公园散步。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的手搭在他臂弯里,步子慢悠悠的,偶尔停下来摸摸肚子,感受小家伙的胎动。
“土豆说瑞士的风景特别美,”刘春晓忽然说,“等他回来,肯定能讲一箩筐故事。”
顾从卿低头看她,眼里全是笑意:“那咱就搬个小板凳听他讲,顺便问问他,给咱带的巧克力藏没藏起来。”
两天后,土豆从瑞士打来电话,背景音里能听见风声。
“哥!我在少女峰上!冻死我了!”
他吸着鼻子,“不过真的特别美,跟画里一样!我给你和嫂子拍了照片,回去洗出来!”
“别光顾着玩,”顾从卿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
“知道了哥!”
挂了电话,顾从卿发了会呆。
刘春晓递过来一杯温牛奶:“想啥呢?”
“想土豆回来该胖几斤,”他接过杯子,笑着说,“也想,等他回来,咱这家里又该热闹了。”
是啊,热闹。
这异国他乡的小家里,因为有了彼此的牵挂和期待,连等待都变得温暖起来。
无论是远方的雪山,还是近处的灯火,都在悄悄勾勒着一个家该有的模样——平安,热闹,且充满希望。
又过了一星期,刘春晓正翻着日历:“土豆这趟游学快结束了吧?
算算日子,该准备去机场接他了。”
顾从卿点头:“顺便问问他,答应带的巧克力到底买没买,别又给忘了。”
土豆拖着超大号行李箱进门时,差点被自己的鞋带绊倒。
箱子“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滚出来的巧克力盒子、瑞士军刀和一堆明信片散落一地——这小子把半个欧洲的纪念品都塞回来了。
“嫂子!我回来啦!”
他嚷嚷着冲进客厅,看见刘春晓正靠在沙发上揉脚踝,肚子圆滚滚的像揣了个小西瓜,吓得赶紧收住脚,“哎?嫂子你这肚子……比我走的时候大了一圈!”
刘春晓笑着招手:“过来让我瞧瞧,瘦了没?”
她想伸手摸摸他的脸,却因为肚子碍事,胳膊抬到一半就停住了。
顾从卿从厨房出来,自然地扶了她一把,把靠枕往她腰后塞了塞。
“刚回来就咋咋呼呼,”顾从卿拍了拍土豆的后脑勺,“没看见你嫂子正不舒服?”
土豆这才注意到刘春晓脚踝处的浮肿,赶紧把手里的巧克力递过去:“嫂子你脚肿了?”
刘春晓接过盒子,心里暖烘烘的:“有心了。
快去洗手,我让你哥给你炖了排骨汤,补补。”
晚饭时,土豆唾沫横飞地讲着游学见闻,说到瑞士的雪山时,忽然意识到什么,挠了挠头:“哥,暑假去雪山是不是有点怪?其实那边夏天也有雪,就是少点……”
顾从卿夹了块排骨给他:“只要你玩得开心就行。
对了,跟你说个事,我们最近在看保姆,等你嫂子生了,家里得添个人手。”
“找保姆?”土豆眼睛一亮,“是不是会做中国菜的那种?
我想吃红烧排骨炖粉条了!”
第二天下午,中介带了位四十多岁的英国保姆来面试。
保姆穿着得体的套装,手里拿着厚厚的推荐信,说起育儿经验来头头是道,可当顾从卿问“会做中餐吗”时,她明显愣了愣。
“抱歉,我更擅长西式辅食,”阿姨有些尴尬,“比如蔬菜泥、土豆泥……”
刘春晓悄悄拉了拉顾从卿的衣角——她其实更希望找个懂中餐的,毕竟孕期总想吃口家乡味。
连着面试了三个,不是饮食习惯不合,就是不合眼缘。
顾从卿有点犯愁,刘春晓倒看得开:“别急,慢慢找,实在不行就找个手脚麻利的,我教她做就是了。”
这天傍晚,中介又带了位华裔阿姨来。
阿姨姓陈,是从马来西亚来的,会说粤语和普通话,一进门就注意到刘春晓脚踝的浮肿:“太太是不是晚上睡不好?
我以前照顾过孕妇,用薏米红豆煮水泡泡脚,能消肿的。”
这话一下子说到了刘春晓心坎里。
陈阿姨说起育儿经时,还提到“坐月子要喝生化汤”“婴儿胀气可以顺时针揉肚子”,顾从卿越听越满意,最后干脆让她留下试工三天。
陈阿姨手脚麻利,当天就炖了鸽子汤,说“补气血,对孕妇好”。
刘春晓喝着汤,终于有个懂“中国规矩”的人在身边,不用再费劲解释“为什么不能吃生冷”“为什么要穿长袖袜子”了。
晚上睡觉前,刘春晓靠在床头,看着顾从卿给她揉脚。
陈阿姨煮的薏米水效果不错,肿胀消了些,她终于能伸直腿了。
“还是中国人懂中国人,”她叹道,“以前总觉得找个本地保姆方便,现在才知道,生活习惯合得来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