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映收回粮行,安排完事情,就回到了小院。
王远山站在房门口,正焦急的等着她,\"阿映,粮行收回来了?情况如何?山有些着急的问道。
王远山这回放心了,看着叶映关心的说道:
刚走了几步,迎面来了一辆马车,在两个人跟前停下了。
心想:这家伙,红光满面,满脸的笑意,捡到宝了?这么高兴。
叶映这回明白万福高兴的原因了,想着:买卖兴隆,自己也会笑意挂在脸上的,有高兴的事情就开心。
两个人只好跟着万福回了小院。
三个人坐车来到市场,挑挑捡捡一共买了二十个家庭,男女老少,一共一百二十个人。
大多家庭是四五个孩子,少的也有二三个孩子。
叶映最看中的是他们都有技术,有泥瓦工、木工、账房、种地的农户,还有会绣工的绣娘。
叶映统计一下,五六岁的孩子有二十个,七至十二岁的人有二十六个,十二至十六岁的有二十人,五十个是成年人,还有四个小不点。
叶映、王远山把买来的众人雇车送到孔利的三进院的宅子里住下,刚好过来的学员也住在宅子里。
叶映觉得自己的东西,不能总用别人的标签,于是吩咐,\"天三,去定一块府匾,\u0027叶公馆\u0027三个字。\"
叶映召集五十个成年人开了一个会,商议一下修缮房屋的事情。
叶映听了张二楞的话,觉得有道理。
屋里一片寂静,懂行的人都在计算着少主的问题。
今天回屋休息吧,吃过饭,大家一起去买一些工具,明早,就启程去田庄。
天三管理着院子里的人,安排好叶映带来的人,把二十个妇人召集在一起,起火做饭。
叶映走出房间,就看到天三在院子里转圈。
叶映走到他身边,拍了一下他的胳膊,\"干嘛呢?拉磨呢?\"
天三听了叶映的话,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少主,我在等你出来,这么多人一天得吃很多粮食的,家里没有多少粮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买了,你去忙吧。
叶映扶额,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打工养家的人,而且这个家还越来越大,花的钱也越来越多,什么时候能躺平,还是一个未知数。
叶映满院子转了转,发现后院有一个仓库,打开门一看,一根耗子毛都没有留下,这个干净。
估计是抄家的时候都充公了吧。
叶映把仓库里堆满粮食,蔬菜,关好门向前院走去。
叶映看着人已经都安排住下了,到前院找到王远山,两个人溜达着去了医馆。
小团子最近特别的忙,有时间就待在医馆里,景岗山、小石头三个人混的熟络了,就不再做跟屁虫了。
总是贪黑把火的才回小院。
叶映忙着,也没时间搭理他,小团子这回放飞自己了,也有了夜不归宿的恶劣记录。
叶映、王远山来到医馆,刚好景阳在医馆给一个病人看病,玄一、玄二站在一旁听着景阳的讲解。
景阳看到叶映和一个老者进屋,连忙站起来,\"少主来了。\"
叶映点点头,拉着王远山的胳膊介绍,我爷爷,王远山,大掌柜。\"
王远山示意大家免礼,众人都坐下了。
这时小团子、景岗山、小石头从后院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叶映扫了一眼三个人,小脸累的红扑扑的,满头大汗,想着一定是在外面疯去了。
小团子听到叶映要去田庄,感觉没什么意思,又觉得关在这个院子里也无聊,想出去嘚瑟一圈。
小团子听了这话,小脸臭臭的有些不高兴了。
转头看到王远山,小脸立马笑得灿烂如一朵花,快走几步来到王远山跟前,用小手摇晃着他的胳膊,甜死人不偿命的语气说着,\"爷爷,二哥欺负我。\"
王远山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孩,也是拿他没办法,\"阿映,就带着他去吧,小孩子喜欢热闹。\"
叶映瞧了一眼三个孩子,想着:你们这是商量好了,哪里是来征求意见的,这分明是让我出车的。
心里想着:就数二哥你的麻烦事最多,还嫌弃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