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仙工开物 > 第757章 青铜刀剑

第757章 青铜刀剑

宁拙和司徒星、班积这类天才,有一点不同。

司徒星、班积等人都在飞云国内扬名已久,毕竟是各大势力在筑基期的门面。所以,有关他们的许多情报,大众都知道。

但宁拙来自国外,初来乍到,一鸣惊人,有关于他的情报,在通商堂内非常畅销,但卖价始终是最低档的。

因为这些情报,都只收录了宁拙来到万象宗总山门后的一系列表现,情报的总体价值并不高。所以,人们对宁拙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的。

宁拙究竟擅长什么,具体年龄,来自哪一国,都不太清楚。

虽说木牌、石牌的两次报名,宁拙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主修功法是五行气律诀,以及筑基中期的修为。但这些都是可以作假的。

万象宗的门规中从未严格规定这些。

不过到了报名的后几个阶段,万象宗会施展严格的侦测手段,侦辨谎言和伪装等等。到了那个阶段,修士们的信息才会真正可靠。

所以,主持九重玄兵甲小试的修士们,大多数人都将许多注意力,投放在宁拙的身上。

宁拙最初面对青铜剑的表现,让众人大跌眼镜,大为失望,但之后宁拙表现出惊人的悟性,掌控了局面,让暗中关注的众人惊叹连连。

“他的肉身底蕴很强啊。青铜剑是一份玄兵甲,锋锐异常,但即便重伤了他,这些伤口都在迅速愈合。“他明明可以强炼了青铜剑,为什么还在拖延?”

“他是在学习吧?”

众人观望,可以明显看到,宁拙的近战能力在实战中快速攀升。

“宁拙究竟主修什么功法?情报中说他主修的是一门五行功,但看他肉身底蕴,恐怕是主修精海。”“如果主修精海,类比体修,为什么近战技艺如此薄弱?说不通啊。”

“或许他将精力投放在了其他领域,对于武术这方面,没有涉猎。”

“不应该!他多大年岁?应该有四五十岁了吧?这么多年,都不涉猎近战、武术?他在炼气期怎么修行的?他的背景应该很强,势力强大,若精心栽培他,怎么可能让他有这样的短板?”

炼气期的修士,年龄和凡人相差的不多,有一百多岁。

到了筑基期,修士的年龄就倍增,大概是两百岁到三百岁之间。四五十岁在筑基期的年龄中算,就相当于十岁到二十岁之间的少年。

一些中年、老年的炼气期修士,晋升到筑基期后,生命产生了一些质变,会恢复到年轻的模样,程度不四五十岁在筑基修士的一生中,就是少年阶段。能在这个年龄就达到筑基期,当然是天才的表现。所以,司徒星、林惊龙、沉玺等人别看少年模样,年龄上都在四十岁左右。

宁拙外表是少年,但气质不凡,十分成熟。他经历丰富,从二岁就开始隐忍,图谋大计,离开火柿仙城后,游历天下,参加过战争,对抗过化神级的地府国君。单从这股从容的气度上,明眼人就不会小觑他。所以,一众修士都对他的实际年龄大大高估了。

“四五十年的修行岁月,不至于武技如此之差吧?”

“不管是什么特殊原因,单从这点上,至少能说明他不是武修。至于是不是体修,另说。”“他在演武堂动手的次数太少了,只有几次,屈指可数。其中一些,还是封闭的,谢绝观看。”“他和一头虎妖之争,使用过金丹级的冰属机关人偶。但这其实根本不能判断,他主修机关术啊。”众人都觉得,宁拙来自一个大势力,能类比班家、皮家。

宁拙的定位,则类似班积、司徒星这种,是大势力在筑基期的门面担当。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势力拿出金丹级的机关人偶,给宁拙护身,是相当有可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等到他在演武堂中多动手几次,就会泄露出许多真材实料了。”

诛邪堂有兴云小试,演武堂当然也有。

事实上,在历届大会前期,所有的兴云小试当中,演武堂小试是重中之重。

许许多多想要奋发向上的修士,都会选择这个重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天才们从来不会避战,在演武堂内相互较劲,打压对手,同时提高自身的名望,斩获背后的利益。演武堂的小试中,战绩越多越亮眼,本身就能获得丰富收益。

演武堂小试的头名,含金量极高!

众人都觉得,宁拙还是有些低调了,将来肯定会是演武堂的常客。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

现在,新人们都在积极参与各处的兴云小试,还没有到演武堂真正热闹起来的时候呢。

“我很期待,宁拙和班积在演武堂中的较量,一定会相当精彩!”

“期待啥?这场战斗发生了,他的情报就泄露太多了。我们现在收集到的,能卖多少钱?”这些主持小试的修士们,很多人都拿捏着玉简,记录下各处修士的表现。

宁拙从一开始到现在的表现,被刻录在了许多玉简中。

修士们贩卖这些玉简,往往会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宁拙那边的战况不再激烈,趋于平和,众修士逐渐将目光投向其他人的身上。

铁铮背负麒麟兽首大刀,一脸淡漠地向前走。他的手上已经有了一把剑、一把刀。赫然已连败两份玄兵甲。

鲁增手中拿着一柄青铜锤,正在和一柄青铜长枪较劲,已经完全占据上风。

他胸前的规尺时不时闪铄微光,提醒鲁增,一直有人在窥视。

鲁增心中清楚:“只怕我现在的战斗情形,已经被录在多份玉简之中了。”

“兴云小试众多,修士参与其中,泄露出来的情报就越多。”

“这个过程,也是万象宗对新人的了解过程。”

这是应有的代价。

而另一处,敖盘将青铜鞭甩得啪啪作响。

作为他的对手,一条青铜棍哪怕舞出棍影,也被打得节节败退。

青铜鞭灵动如蛇,忽然卷住长棍。

敖盘用力一抽,就将棍子拉到自己面前,然后一把握住,精力狂涌,将其强炼。

长棍不断挣扎,但幅度越来越小,很快就彻底平静,被敖盘所得。

暗中观看的修士们中有人低呼:“这个敖盘已经连得三份玄兵甲了,这种速度即便放在以往,都不常见。”

有人一直在关注敖盘,此刻介绍道:“此人的鞭法极其了得。除了第一场面对青铜鞭,他必须用拳脚。第二场、第三场,他从出手到结束,一直站在原地,连一步都没有迈出过。”

很显然,前几次的玄兵甲,不能够带给敖盘任何挑战。

一位老者沉吟道:“他在鞭法上的境界,至少是名师级,不排除是大师的可能。”

老者身旁的修士插言:“他自我介绍,说来自伏波国,顺着这条线索,应该可以查验到很多情报。”敖盘收起青铜长棍,挥舞了几下。只露了一手,就展现出了他在棍法上也有深厚造诣。

敖盘思考了一下,将表面已经破烂的青铜鞭收起来,提着长棍继续出发。

作为金丹级别的体修,他最擅长鞭法,同时也熟练掌握了其他种类的兵器、武器。

事实上,他渔民出身,添加船帮,从凡人时期,就仰仗手中的刀枪、鱼叉,正是从这条路径起家的。对于他而言,九重玄兵甲的兴云小试是非常适合的。

这是玄甲洞内的第二关,即便禁了修为,敖盘仍旧仰仗着武术底蕴,处于领先地位。

一些修士又重新关注宁拙。

“他怎么还在和青铜剑较劲?”

“快点炼化它,进行下一轮战斗吧。这样子拖下去,很可能就要被淘汰了!”

有些人暗暗为宁拙著急。

一方面,比起班积,正常情况下人们更喜欢行正道的宁拙。另一方面,他们也指望着宁拙走下去,泄露更多自身情报,帮助他们在贩卖情报上获益。

他们洞察全局,非常清楚:宁拙进度很慢,已经落后于大部队了。

班积、张忘形、锈灾匠已经拿下第一柄青铜器,都在争取拿下第二柄,且已经在交战中占据上风了。宁拙现在连第一柄都还在缠斗。

“搞不懂他在墨迹什么?”

“他在学习!近身功夫的确在迅速提高,肉眼可见。”

“边学边考试,他也太心大了。”

“看来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颇具信心啊。这或许就是天才罢。不能用常理揣度!”

越来越多的修士转移了注意力,毕竟观望其他人,可比看宁拙有意思多了。

片刻之后。

宁拙忽然向前跨步,身躯微微一侧,就避开了青铜剑的刺击。

他顺势一把握住剑柄,将其牢牢抓住。

青铜剑剧烈挣扎,但很快,就偃旗息鼓,被宁拙彻底炼化。

一位修士瞥到了这一幕,不由眨了眨眼,面露怀疑之色:“我刚刚看到了什么?好象,宁拙炼化玄兵甲的速度有些超常?”

神炼!气炼!

宁拙双管齐下,将青铜剑在三息内直接拿下。

他还可以更快,三宗上法能让他三丹田同修,便能同时神炼、气炼、精炼!

但这个没必要在。他人观察的情况下,宁拙压根不想暴露出自己在精海上的修为。

隐忍、藏拙一直都是他的性格中的最大底色。

“这就是九重玄兵甲了。”

“不,准确地说,只是一重玄兵甲。”

宁拙仔细观察手中的青铜剑。

他念头轻轻一动,手中的青铜剑就如流水般流淌开来,悬浮在半空中,还原成一片青铜甲。青铜甲上有无数印痕,这些痕迹相互交错,描绘出一门基础剑法。

“九重玄兵甲的炼制方法十分特殊。”

“他们造出青流铜,以此作为唯一材料。在此基础上,以神炼为主,刻印武技、武功。炼成之后,每份甲片能够拥有两种变形。一种是甲片本身,另一种则是和武技、武功相映射的武器了。”

宁拙回想起相关情报。

他握着剑柄,挥舞了几下,便发现每一次剑招,都非常标准。即便自己故意使歪,青铜剑也能自动校正。

宁拙往剑内灌输法力,然后往前一抛。

青铜剑被抛到空中,悬浮住,伴随着宁拙下令,就频频挥舞剑锋,施展出基础剑招,劈砍空气,一如刚刚和宁拙作战时的模样。

这就是九重玄兵甲的用法了。

还原的话,可以作为甲片,贴身防御。化为武器,一方面可以外放,令其自行作战;另一方面则也可以被握在手中,由修士亲自把持,校正招式,人器合一,增添威能。

“此次小试的第二关,最多能遇到九件青铜器,也就是九份玄兵甲。”

“按照规则,只要在这里筹集到九份,就不需要参与第三关,直接能获得头名。不过这个事情,极少发生。纵观过去,能做到这一步的,至今两个手都能数得过来!”

“我肯定是不行的。”

宁拙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

“我在这方面,比他人更薄弱。”

“所以,需要充分利用第二关,把握住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最终在第三关和班积对抗!”

“最终,我的成绩可能不如他。”

“但不要紧,只要对他造成干扰,防止他在第三关筹集到九份,获得头名即可。”

宁拙知道班积有近战的造诣,擅使刀剑,还掌握合击之术。

他一直在收集班积的情报,很注重这个方面的准备。

宁拙一边思考,一边前行。他仍旧要用神识开道。第二关同样也在考验神识的底蕴。

很快,第二份青铜器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一是一柄青铜刀。

没什么可说的,宁拙以剑对刀,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班积一手捏着青铜飞刀,一手提着青铜链锤,走得很急。

“该死!”

“所有兵器、武器中,我最擅长的是刀、剑。一手刀剑合击,作为底牌之一,杀败过许多强敌。”“怎么一把刀、一柄剑都没有?”

“虽说,这都是随意出现,只靠运气。但刀剑是最常见的,我却连续两把遇到罕见的飞刀、链锤!”班积脚步一顿,看到第三件青铜器一一一根青铜狼牙棒。

“啊啊啊,刀呢,剑呢?我要刀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