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阿尔伯特亲王)与她的身份认同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他们已经成了一个人,由于他热衷于工作而她厌恶工作,因而很明显,尽管她拥有头衔,但他才是真正发挥君主职能的人。他是实际上的国王。格雷维尔,1845年12月16日
关于所谓的诺克斯十诫乃至范达因法则,这当然称不上是什么金科玉律,但在推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原则却是大致为侦探与其它各种各样的故事划清了界限。
它们的作用差不多就象是拐杖,走路不方便的时候可以拿来用一用,腿好了就得丢到一旁,但是腿好了之后也并不能完全否定其价值。
而放在如今这个年代,当米哈伊尔将这一建议提出后,更多的还是激起了在场许多作家的灵感和思考:“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这些建议似乎正在像科学一样强调规则,侦探不应依赖过多巧合,而是要讲究逻辑和证据?”
“听起来象是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不仅作者知道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读者也可以运用自己的才智参与其中?这正是侦探的魅力所在?”
“解密的乐趣吗?我似乎明白了什但应该远不止解密,福尔摩斯这个人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超越故事本身的魅力。”
“听起来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文学类型!看来我们之前所想的跟米哈伊尔先生的想法终究还有着不小的误差”
在短暂的沉默过后,场上的作家们很快就颇为热烈地讨论了起来,与此同时,由于米哈伊尔表现得相当平易近人,不少人也是带着一些疑问开始请教米哈伊尔问题。
就在米哈伊尔从容的应对着在场的作家们的问题的时候,桑德斯看着这众星捧月的一幕也是大感欣慰。作为一名出版商,桑德斯十分明白社交圈的重要性,即便作家这个圈子彼此之间的联系未必那么紧密,但只要聚集起来的人数够多,这些人都具有一定的倾向,那么无疑能够发出很大的声音。
无论是对米哈伊尔之后在英国的发展还是桑德斯的出版商都有着很大好处。
简而言之,米哈伊尔先生和我桑德斯在伦敦的队伍又壮大了!
可如此光明的未来,米哈伊尔先生怎么就那么想不开非要回俄国那个破地方呢?
想到这里,原本还十分高兴的桑德斯顿时就惆怅了起来。
而到最后,这场宴会确实是取得了桑德斯想要的效果,许多作家带着思考和创作的激情离开的同时,针对报纸上最近出现的有关米哈伊尔的那些争议,也有不少人已经自告奋勇地站出来想在报纸上为米哈伊尔说几句公道话:
“现在看来,有些人的想法确实是错的,他们根本不懂侦探是什么!”
“当他们还在将以前的故事用一种方式再说一遍的时候,米哈伊尔先生却是已经正式突破了!”当然,在桑德斯看来,这些人的目的并不纯粹,估计更多的应该还是想象那三位新人作家一样,得到米哈伊尔的大力推荐。
事实证明,那三位新人作家似乎真的要借着这个推荐成功了!
特别是《简爱》的作者,这部作品可是伦敦近期以来数一数二的畅销书!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位新人作者可能真的要凭借这一部作品直接成名了
米哈伊尔先生竞然还有这样的文学眼光?
事实上,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哪部作品能行哪部作品不能行米哈伊尔确实是一清二楚
等到这场宴会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流逝,米哈伊尔的这些建议也被看成了类似宣言一样的东西开始在文学圈内迅速传播。
尽管每个人秉持的态度不同,有人准备试着在这些建议的框架下写上几篇,有人则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准备就跟这些建议对着干,写一些超自然力量和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物。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这些建议的传播和应用,再过一段时间说不定真称得上是一场小型的文学运动了!对于这种颇为巨大的反响,桑德斯第一时间便前往米哈伊尔的住处向他传达这个消息,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米哈伊尔似乎已经完全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在听他说完这件事情后,米哈伊尔很快便有些絮叨地问起了桑德斯一些事情:
“请问英国究竟有哪些比较特别又适合送人的礼物?而假如对方是一位还未结婚的姑娘,送些什么会比较好?
丝巾?胸针?挂坠?
应该送几件礼物比较好?怎么样送才比较符合礼仪?
请您推荐一些合适的礼物给我吧,我这两天准备仔细挑选一下
哦对,顺便再给我推荐一下送给长辈的礼物”
看着难得象一个正常且不太成熟的年轻人的米哈伊尔的桑德斯:“?”
坏了,这下是真感觉留不住了…
尽管桑德斯很想替米哈伊尔出一些骚主意,就比如送给那位姑娘一些英国的特色美食,再送给那位长辈拐杖之类的玩意,但最终,桑德斯还是老老实实地替米哈伊尔出谋划策,为此也向自己认识的很多人都打探起了相关消息。
虽然桑德斯在尽心尽力地为米哈伊尔奔波,但每一次奔波桑德斯的心都在隐隐作痛。
有人能懂这种将自己重视的人一步步送走的感觉吗
就在米哈伊尔完全沉浸在这些事情的时候,时间悄然流逝,最新一期的《旬刊》也即将发行。而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伦敦许许多多的地方的空气似乎都变得越来越沸腾。
在伦敦的好几家酒馆最显眼的地方,上面挂着的赫然就是那些在里出现过的奇怪小人,而几乎是每一个进出酒馆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看向这些小人,顺便还看向了旁边的一行大字:
“福尔摩斯的信息和所有人是均等的!比他率先破案将会获得一千英镑!”
在最近这半个月,伦敦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些图案下面发呆乃至展开热火朝天的讨论,在这些图案下面做过发财的美梦,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将这件事当成了闲谈时的一个调味剂或者就是单纯的抱怨:
“我得承认,这位福尔摩斯先生是要比我聪明一些,他能做到我不能完成的事情。”
“怎么样了?有没有新消息?有人能够猜透谜底了吗?这个悬赏可是马上就要截止了。”
“没有!难不成福尔摩斯竟然比整个伦敦的先生都聪明?”
“我早就放弃了!这一定是那个俄国佬的圈套,压根无法破解!我现在就等最新的发售后来揭穿这场骗局!”
“福尔摩斯,福尔摩斯现在全伦敦的人都要记住这个名字了!”
如果说在最广大的读者那里,他们只是关注和讨论这件事而并未有太多破解的想法的话,那么对于那些自诩高明且闲暇时间颇多的绅士们来说,他们如今更多的还是质疑:
“我已经越来越怀疑这是一场骗局了,我研究了这么多天,竟然一点线索都看不出来!”
“如果下一期内容的解释不能让我满意的话,我都想将这位作者告上法庭了!这完全是在欺骗读者!”“我希望我能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我就再也不看这位先生的作品了”
当这些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终于,最新一期的《旬刊》正式开始出售,而这一次的话,尽管桑德斯早就为这一期的发行做足了准备,甚至还临时聘用了许多帮手,可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疯狂抢购的人群,满头大汗的桑德斯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就在伦敦的各处都开始逐渐刮起狂风的时候,在这个帝国的中央,在那个此前能够被人随意闯入如今却严谨了许多的白金汉宫,在白金汉宫的一张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档的办公桌前,在一盏绿色的书写台灯下,一个素来勤奋、严谨的德国人正在处理着一些重要的事务。
命运总是如此奇妙,它让德意志邦联一个小诸候国的王子,一步步走上了一个帝国的权力舞台中央。埃曼纽尔,更广为人知的称号便是阿尔伯特亲王。至于他的表姐同时也是他的妻子,则是如今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
严格来说,似乎是因为童年的一些经历所致,维多利亚女王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依恋型人格”,面对她所信任的男性,她不自觉的便会依赖对方,以至于有些时候大权旁落。
当然,与此同时,她的性格当中也有无情、冷酷和坚韧的一面,但至少在这一时期,她所信任的人正是阿尔伯特亲王,并且越来越将王室的事情交给阿尔伯特亲王全权打理。
作为一个野心勃勃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德国人,阿尔伯特平日里大多都在忙于工作,很少参与什么娱乐活动,不过就在最近这段时间,一个在伦敦的名声越来越大的年轻作家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首先最重要的便是他在文化领域方面的名声,阿尔伯特亲王早就从一些传闻里面听到了类似的消息,但真正令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会直接换了一门语言在英国重新开始,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作为一个关注文化领域的政治家,阿尔伯特亲王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正式邀请这位作家来他这里做客,正如他此前曾邀请安徒生并且热情招待了他那样。
其次便是对方设计出来的一款游戏似乎正在贵族圈子里越来越流行,尽管有很多男性都觉得这一游戏太过平淡,远不如赌博来的刺激和更有意思,但这种独特的机制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欢迎,尤其是在女性和孩子们那里,引起的反响就更是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一位文学家还有这样的才能?
最后便是他的了,由于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忙,阿尔伯特亲王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浪费在上面,更何况许多带给他的感觉要远远比不上现实为他带来的成就感。
可不知为何,在一次偶然的尝试下,严谨且注重科学精神的阿尔伯特亲王了福尔摩斯,然后一股说不上来的滋味便开始在他的内心升腾,
尤其是最新的《跳舞的小人》,阿尔伯特亲王在过后直接就试着解开谜底,为此还请教了不少人,但或许是因为时间太过紧张,总之直到今天,他依旧未能从这些奇怪的图案当中发现什么。但无论怎么说,当最新一期的《跳舞的小人》被送了过来后,阿尔伯特亲王尤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先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转而看起了这一期的内容:
他全神贯注在这项工作上,完全忘了我在旁边。他干得顺手的时候,便一会儿吹哨,一会儿唱起来;有时给难住了,就好一阵子皱起眉头、两眼发呆地望着。最后,他满意地叫了一声,从椅子上跳起来,在屋里走来走去,不住地搓着两只手。”
这有一个难倒了许多人的问题,只用一两个小时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
不等阿尔伯特亲王细想下去,接下来的发展就令他更为惊讶,在似乎是破解了谜底之后,福尔摩斯突然变得有些紧张,当即就急匆匆地赶往委托人的家中,而他们刚到,便得到了一个这样的结果:“事情可怕极了,“站长说,“希尔顿·丘比特和他妻子两个都给枪打了。她拿枪先打丈夫,然后打自己,这是他们家的佣人说的。男的已经死了,女的也没有多大希望了。”
这些跳舞的小人竞然真的导致了一场凶案?!
阿尔伯特亲王还不来及发表过多的感想,便已经看到福尔摩斯在当地警长的帮助下侦查了一下四周,然后便说道:
“不出我所料,“他说马丁警长,我想咱们的案子差不多办完了。”
这是什么速度?
“我一点不想故弄玄虚,可是正在行动的时候就开始做冗长复杂的解释,这是做不到的。一切线索我都有了。即使这位女主人再也不能恢复知觉,咱们仍旧可以把昨天夜里发生的事情一一设想出来,并且保证使凶手受到法律制裁。首先我想知道附近是否有一家叫做”埃尔里奇”的小旅店?”
在用同样奇特的图案往这家旅店寄了一封信后,终于,福尔摩斯开始揭晓那个令无数人为之头疼的奇怪图案:
我比较熟悉各种形式的秘密文本,也写过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粗浅论文,其中分析了一百六十种不同的密码。但是这一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想出这一套方法的人,显然是为了使别人以为它是随手涂抹的儿童画,看不出这些符号传达的信息。
然而,只要一看出了这些符号是代表字母的,再应用秘密文本的规律来分析,就不难找到答案。在交给我的第一张纸条上那句话很短,我只能稍有把握假定
你们也知道,在英文本母中e最常见,它出现的次数多到即使在一个短的句子中也是最常见的…可是,现在最难的问题来了。因为,除了e以外,英文本母出现次数的顺序并不很清楚。这种顺序,在平常一页印出的文本里和一个短句子里”
随着福尔摩斯的逐步讲解,原本格外抽象和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图案如今却变为了几句简单的话:“我到了,艾贝·斯莱尼”
“在埃尔里奇”
“埃尔西,准备见上帝”
由留言逐步变为恐吓和威胁,这也是福尔摩斯之所以急匆匆赶过来的原因?
而最终,根据福尔摩斯破解出来的密码和抛出去的诱饵,犯人很快便被抓住,并且道出了实情…这一部分在阿尔伯特亲王看来并不值得过分惊奇,可里面破解密码的手段,却是让阿尔伯特亲王又忍不住看了好几遍,直至他已经烂熟于心并且能够独立破解这一密码后才肯罢休。
为什么经由作者一解释,这一切竟然如此的合理与简单?
难不成密码真的这么容易被破解?那么情报部门又该如何应对这种破解?或者说这种破解方法早就有了,只是第一次出现在里并且还应用的如此完美?
短短一会儿的功夫,阿尔伯特亲王已经想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最终,他还是将目光落在了这篇的作者名字上面。
毫无疑问,在文化领域上,这位年轻人确实是一个天才,甚至说在别的领域也有一定的才能,而根据他最近的动向来看,或许真能邀请这位作家直接在英国定居?
而这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当阿尔伯特亲王开始作为政治家思考着一些问题的时候,同一时间,无论是在伦敦的各个酒馆还是在伦敦的各个俱乐部当中,有人感到迷茫,有人觉得恍然大悟,还有人则是捶胸顿足的抱怨道:“竞然真的这么简单吗?那我岂不是错过了一大笔钱!”
“是作者解释了之后才显得简单!”
“真的有人能够通过这些图案便破解一种密码吗?虽然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无论有着怎样的讨论,在这格外热闹的一天,米哈伊尔却是拎着有些沉重的行李,然后颇为兴奋地走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