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重生1983,从开饭店做起 > 第14章 来自外国朋友的肯定

第14章 来自外国朋友的肯定

林建军前世在餐饮公司时,他跟着外宾接待组倒也学过两招。

比如红烧肉切成方块,码得整整齐齐;鳝糊盛在白瓷盘里,撒上翠绿的葱花,看着就清爽。

“师傅,这虾咋做?”

帮忙打下手的炊事员老李见他把虾仁剥出来,用料酒腌着,忍不住问。

“做个清炒虾仁。”

林建军把虾仁倒进漏勺里沥水,“但得加点新意。”

他瞥见墙角的西红柿酱,心里有了主意。

前世在西餐厅吃过的茄汁虾球,酸甜口应该合外国人的胃口,就是不知道现在的西红柿酱够不够浓稠。

正忙着,容彬推门进来:“小林师傅,外宾还有半小时到,来得及吗?”

“容总放心,保证误不了。”

林建军往锅里倒了点猪油,油温上来时,“刺啦”一声倒进虾仁,快速翻炒着。

白色的虾仁在油里打了个滚,立刻变得晶莹剔透。

他舀了两勺西红柿酱进去,又撒了点白糖,铲子在锅里画着圈,酱汁很快裹在了虾仁上。

老李在旁边看得直咋舌:“这么做虾?不怕串味吗?”

林建军没说话,把炒好的虾球盛在白瓷盘里,又从竹框里揪了片生菜叶,剪成细条围在盘边。

红亮的虾球配着翠绿的菜叶,一下子就有了精气神。

容彬看着这盘菜,眼睛亮了。

他在魔都的大饭店吃过宴席,也没见过这么讲究的摆盘。

接下来的两道菜,林建军更是把“中西结合”的心思用到了极致。

红烧肉炖得酥烂,却切成了整齐的小方块,每块肉上都叉着一根牙签,方便客人拿取;响油鳝糊端上桌时,他没象往常那样直接浇热油,而是先在盘边淋了圈香油,再“滋啦”一声泼上热油,香气裹着烟雾升腾起来,引得隔壁会客室都传来惊叹声。

最后一道腌笃鲜,他特意用小砂锅装着,上桌时揭开盖子,奶白色的汤面上浮着几粒鲜红的枸杞。

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平时舍不得用,此刻却成了点睛之笔。

“容总,菜齐了。”

林建军摘下围裙,额头上全是汗。

容彬看着桌上四菜一汤,每道菜都象艺术品似的,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小林师傅,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会客室里,三个金发碧眼的外宾正和翻译说着什么,闻到香味都转过头来。

当林建军把菜端上桌时,那个留着络腮胡的领头人“哇”了一声,拿起叉子叉了块红烧肉,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

“gut!sehr gut!”(好!非常好!)他连连点头,又叉了个虾球,酸甜的酱汁在舌尖化开,眼睛瞪得溜圆,“这味道……象我们那边的西红柿酱,又比那个香!”

翻译笑着解释:“汉斯先生说,您做的菜既有中国菜的醇厚,又有西餐的精致,他从没吃过这么特别的味道。”

容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招呼着外宾趁热吃。

汉斯先生尤其钟爱那道腌笃鲜,连喝了三碗汤,还让翻译问做法。

林建军简单说了说,特意提到用春笋替代冬笋,既省钱又鲜嫩。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汉斯先生用憋脚的中文说,“懂得变通,还能守住味道,了不起。”

宴席结束后,外宾握着林建军的手,非要跟他合影。

容彬看着照片里站得笔直的年轻人,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林师傅,我跟你说个事。”

林建军心里一动,知道重头戏来了。

“厂里夜班工人多,食堂晚上总开伙,又费钱又没人愿意来做饭。”

容彬领着他往办公室走,“我看你这手艺不错,人也实在,以后夜班的夜餐,就全交给你做怎么样?”

林建军愣了一下,随即狂喜涌上心头。

他强压着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容总,您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容彬笑着说,“每天晚上二十份,一份收五两粮票加三毛钱,月结。你要是做得好,以后厂里的加班餐、庆功宴,都找你家做。”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林建军算了算,二十份夜餐每天能赚六块,一个月就是一百八,顶父亲在饭店干半年的工资了!他赶紧点头:“容总放心,我保证让工人们吃得满意!”

“不用保证,用味道说话。”

容彬从抽屉里拿出张纸,“这是厂里的地址和联系人,你每天晚上七点送过来交给他就行。”

走出办公楼时,夕阳正把厂区的烟囱染成金色。

胡志铭在自行车旁等着,见林建军出来,赶紧问:“成了?”

林建军举起手里的纸条,笑得合不拢嘴:“成了!以后汽轮机厂的夜餐,全归咱了!”

胡志铭一拳砸在他肩上:“我就知道你小子能行!这下好了,工人们不用再啃冷馒头了!”

自行车往弄堂骑去,车铃“丁铃铃”响得格外欢。

林建军坐在后座,看着路边倒退的白杨树,心里像揣了团火。

他想起刚才离开家的时候,胡大哥把昨晚的钱交给母亲,母亲数钱时的笑容,想起父亲蹲在灶台边抽烟的满足,突然觉得,卖掉缝纴机的那点愧疚,都化成了沉甸甸的希望。

“胡哥,明天开始,得麻烦你帮我找个帮手。”

林建军突然说,“好几十份饭一个人忙不过来。”

“没问题!”

胡志铭爽快地答应,“弄堂里好些个待业青年呢,我帮你问问。”

这下好了,以后单子肯定会多起来,有个年轻人帮衬,自然是好不少的。

起码忙的时候不需要自己出去送外卖了。

听着屋内母亲的咳嗽声音。

以后万一母亲需要去个医院啥的,自己饭店这边也不至于落下。

看来,必须抓紧挣钱了!

按照前世的进程,今年冬天母亲就会病情加重。

然后拖了一年人才没的。

虽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段时间不辞辛劳加之市容队的那名队员推了一下母亲才加重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母亲因为这么多年操持这个家,身体本就有不少老毛病了。

今年冬天来临前,必须带母亲去趟东海第一人民医院做个彻底检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