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国回到空间。
习惯性地在古井边坐下,舀起一瓢灵泉水,清凉的泉水下肚让他从修真位面的喧嚣中彻底抽离。
想到如今的中州城,经过连番事件和自己金丹后期的威慑,城内再也没有威胁到自己道侣和弟子的势力。
有了这份安定,暂时可以开启新的征程。
思绪飘向了遥远的洪荒。
按照两个世界的时间流速差异,那边应当已过去不少时日。
若依循他所知的历史轨迹,那位观音大士或许正在长安显圣。
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紧
而最棘手的是,他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佛门结下了因果。
不知空间能不能屏蔽掉推算,不过想到量劫期间屏蔽一切天机,在圣人不出的年代应该没人算的到他。
就在黄卫国放下水瓢的时候,才发现古井的井口好象大了一圈,井深也从三米达到了五米之多。
这种变化就象是造物主,在悄然无声中改造。
黄卫国神识感应了下周围的环境,空间从三十多亩变成了五十亩左右,这种变化有点离谱。
灵药园中的二阶龙血淬骨花已经成熟。
黄卫国心中已经笃定,空间的增长确实和奇花异草有联系。
但他没想到的是空间增长到一定程度,古井也会跟着增长。
这也让他放下了后顾之忧。
他也害怕以后等级高了,空间灵气不够用来着。
因为空间灵气的主要来源就是这口古井。
黄卫国定下心神盘膝坐定,五心朝天,开始运转《太上忘我感应篇》。
这门太上老子隔空亲传的观想法,确实玄妙无比。
刚一运转,他的阳神就象脱离肉身束缚,跃入一片无垠的虚空之中。
这里既非黑暗也非光明,而是充斥着无数闪铄的光点,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道法则碎片。
红的炽烈如焰,黄的厚重如山,青的生机盎然,白的锋锐逼人,黑的深邃如渊,正是映射着道门最基础的本源五行法则。
在常规的修真体系中,修士需至化神期方能初窥天地法则,借法则之力施展神通。
神通不同于法术,它无需咒诀手印,而是直接烙印在神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而黄卫国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因缘际会下提前开启了阳神,这才得以在金丹期就接触到这原本遥不可及的领域。
《太上忘我感应篇》的玄奥正在于此。
它不修灵力,不练金丹,专修神魂本质。
而神魂具现化就规避不掉法则。
功法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神游太虚”,阳神可离体遨游观想法则。
第二重“万法归真”,可将法则碎片烙印神魂。
第三重“太上忘我”,据说能达到与道合真的至高境界。
此刻黄卫国阳神在虚空中飘荡,感受着四周流转的法则韵律。
因他主修火系功法的缘故,那些红色的火之法则碎片对他格外亲近,如飞蛾扑火般在他周身环绕。
黄卫国尝试捕捉其中一片。
这并非实质的抓取,而是以神念为网,以道心为引。
第一次尝试,碎片如流沙般从神念缝隙中溜走,第二次,他调整神念频率,使其与碎片震动同步。
第三次,他终于成功将一片红莲状的火之法则碎片纳入神念。
就在碎片与阳神融合的刹那,异变陡生,神魂深处红光暴涨,将整个虚空映照得如同溶炉。
无数关于火焰本质的领悟如潮水般涌来。
最初的火种如何点燃文明,地心岩浆如何奔流不息。
星辰内核如何永恒燃烧,生命之火如何代代相传……
他看到了火焰的毁灭与山火燎原,也看到了火焰的创造锻铁成钢,烹食养身,照亮黑暗。
火焰既是净化世间的裁决之剑,也是延续文明的希望之光。
这些感悟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如同基因编码重组,深深烙印在他的每一个神魂粒子中。
当最后一丝明悟沉淀,一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他心头“焚尽八荒”。
这不是他刻意取名的神通,而是法则本身向他昭示的真名。
就象婴儿天生会呼吸,鸟儿天生会飞翔,这门神通仿佛是他与生俱来的能力。
在他心念微动之间,便能感受到神魂深处那枚火红烙印的雀跃,只要一个意念就能引动“焚尽八荒”的技能。
黄卫国压下了试验神通的冲动。
《太上忘我感应篇》的经文在心头流转。
“法则如舟,可渡苦海,执法则为力,终为法则所困。”
过早依赖神通威能,反而会阻碍对法则本质的领悟。
他重新沉入观想状态之中,这次将目标转向那些保持着距离的黄色碎片土之法则。
与火之法则的亲和主动不同,土之法则厚重而内敛,如巍峨山岳般静待有缘人。
黄卫国运转阳神尝试观想,但仿佛如隔离一座大山无法看透。
只让他心中明悟,他的阳神已近饱和状态。
正当他准备退出观想时,意外发现那些青色的木之法则碎片竟主动靠近。
略一思索便明白木生火,他体内的火之法则吸引了木之法则的亲和。
这个发现让他对五行相生有了更深的体会。
或许将来可以借助已掌握的法则,更顺利地感悟相生的其他法则,形成良性循环。
退出观想状态时外界才过去一个时辰。
黄卫国感受着神魂中多出的一道烙印,对前路更加明晰。
触动神魂种下的烙印。
指尖一缕莲花状火焰在跃动,不是寻常丹火,而是蕴含法则真意的道火。
这个意外收获,让他对《太上忘我感应篇》的领悟更深一层,原来法则之间并非孤立。
若能悟透相生相克之理,或许真能如太上老子所期望的那般,达到万法归真的境界。
前方的路还很长,
但此刻的他已经看到了无限可能。
提前领悟一枚法则碎片,今后只要进入元婴化神已经板上钉钉,因为想到达化神至少领悟一道天地法则理念。
而他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