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浊流滚滚 > 第271章 兴冲冲前来撑面 欲雪耻挑起事端

第271章 兴冲冲前来撑面 欲雪耻挑起事端

三爷根本不在乎别人心里咋想,在他心里,孙子铭利有了媳妇,他现在已也有了重孙女,得重孙,那是迟早的事。自己家现在的家境,在张家堡,算得上是上等家庭,在别人眼中是羡慕的对象,所以心里充满着自豪和骄傲,说话也就自然有点飘。

人世间,就是有着这样的人,一生到老,性格变不了,就只会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来达到自我满足的心理,究竟自己的长处有多长,自己压根不去想。三爷就是处在这种自我陶醉的心态里,看别人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显摆自己的能耐,那就是张口就来。

十九日早,舅舅金豆早早的赶来了。多年的磨砺,使他的脸上,已落下岁月洗礼的皱纹。他也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当年摔伤的腿,成了他终生的残疾。他还当着妇女队长,他工作主动积极,谁不听指挥,他就较真,扣除工分成了他的拿手绝招,女人们对他,也是见怪不怪了。

接到母亲嫁女的通知,舅舅心里也是激动不已,当日便给队长告假,前来参加我的婚礼。人情冷暖,岁月摧残,如今舅舅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的姐姐,才是他唯一的亲人,也是他生活唯一的依靠。今天赶来为的就是让母亲放心,别的事做不了,给自己姐姐站台的事必须做到。

在母亲的心里,自己就余下舅舅一个亲人了,不管他怎么样?在自己心里的地位,无人能代替。看到舅舅到了,便出门迎接,并喊着:“河生,快把你舅舅领到里边去,先吃饭。”转头给舅舅说:“金豆,你先去吃饭,吃了饭,就坐在屋里歇息,我还要招呼别人,没时间陪着你。”

真是: 亲人来临心欢喜,热情招呼怕失礼。

情分有着千斤重,关键时刻分高低。

舅舅答应着母亲,跟着河生进去,大伯看见舅舅,自然明白他的身份,就很客气安排到前桌的上位,表明舅家的特殊地位。乡里有个不成文规矩,招待客人吃饭,就得一桌坐满八人,舅舅这桌,还差着人,正在找人坐席时,三爷摇晃着走进席口,招呼的人看见是上辈三叔,忘记了他和舅舅的关系,让三爷和舅舅坐在一起,这个席口坐满,就可给这桌开席。

三爷走到跟前,看见上位坐的是舅舅,一声未吭,扭头就走,自己怎么能和这个孱头子坐在一起,那怕不吃饭,也不想和他坐在一起。

在三爷心里,看见舅舅,真有冲上去踢他几脚,都不解恨的冲动,和他坐在一起,岂不掉了自己的身价?招呼的人,突然明白,三爷转身的缘由,吐吐舌头,知道自己搞错了。这样的冤家对头,怎么肯坐在一起?

三爷打心眼里就不想看见舅舅,尽管当年羡慕人家是财东,自己甘愿把女儿嫁给这个小女婿;尽管他父母双亡,自己的女儿远走他乡,事情过去了好多年了,但心头的怨恨根本没有消除。这个败家的孱头子,就是祸害女儿的罪魁祸首,自己做鬼都不会原谅他,只恨不能用眼睛把他给夹死,可他有理智,今天在金珠嫁女的事上,不能闹事,要不金珠不答应,几个侄子也不答应。

三爷的行为,舅舅也是看在眼里,说实在的,他以前,最怕看见三爷一家人,见了就想躲,担心三爷不顾一切,扑上前来打他。他明白被打了也是被白打了,所以只能避而远之,这也是他躲着的缘由,好汉不吃眼前亏,何况自己根本不是他们一家的对手。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弄清自己受骗的实情后,舅舅的心态变了过来。他不再怨张花,满腔的怨气,都落在铭利身上。虽然铭利受了惩罚,在他看来,实在是太轻了,远远没有解自己心头之恨。他把母亲的命害了,才换得十年徒刑,真是太便宜他了,就应该枪毙才对。这个心理,成了舅舅的心结,一直埋藏在舅舅的心里,没处发泄。

舅舅看见三爷,看他的眼神也是鄙视加轻蔑。他心里想,不能给姐姐惹事,所以没有出声。只在心里暗暗骂道:你是以前的丈人大,现在不是了,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你还耍什么威风?他也斜眼看了三爷一眼,算是回报。我现在再也不怕你们一家土匪了。

真是: 仇人见面眼发红,只恨眼不毙他命。

千刀万剐不解气,永世不见才心净。

在三爷铁锁心里,对舅舅的恨沉寂多年,仍然没有减弱。今天看见人,那股恨不由得就被提带起来。他也明白这里不是他泄愤的地方,只好压制着自己的火气,不让爆发。自己喝起闷酒来,以酒压气,这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别人难以揣测他的心理。

舅舅吃完饭后,按照母亲的叮嘱,去到屋子里,准备坐下休息。看着家里人多出进涌动,他怕影响别人,就坐在门口外边,和人聊天说着闲话。

铭利给客人端着饭,他早已看见金豆,吃饭桌上,他没有理会,此时看见舅舅坐在门口,冲动的心理,受到刺激。心里想,上次叔父的葬礼上饶过了你,这次绝不能饶你,今天就是个好机会,当众羞辱他一番,也能出出自己肚子里的恶气。

在铭利心里,根本没有觉得自己有错,舅舅让他坐了十年牢,这恨是刻在骨子里了,只恨没有机会收拾舅舅。现在自己有媳妇,有女儿,比起这个窝囊废好多了,以前不敢说出什么,怕给自己招来麻烦,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心里记恨应该发泄了,今天就是机会。

有着膨胀心理的铭利,走了过来,面对着舅舅说道:“拐勾子,你个瓜怂走了,谁放羊呢?人常说,放三年羊,给个县长都不当,你这放了十几年羊了,给你个省长,你恐怕也不想当吧?你的羊老婆现在恐怕离不开你了是不是?这些年了,你留下多少羊儿子了?”铭利依然认为舅舅只会放羊,嘲讽中带着谩骂,旁边的人,都吃惊的看着有意惹事的铭利。

舅舅没媳妇,把羊当老婆,这分明是侮辱人嘛。本身对铭利有着心结的舅舅,听了铭利的话,心里的怒火被点燃了,他对着铭利说道:“这娃怎么没一点教养,见了姑父忘了礼数了?张口就胡说,要不把我丈人大铁锁叫来,给你再教教。我老婆就是你姑,你回去问你爷铁锁,看你姑是不是羊下的崽?我就哪一个羊老婆。”舅舅给铭利回敬了回去。

铭利依然说道:“你还做着梦呢?十几年了梦还没醒?还想回到过去?你个败家子,还有脸在人面前说话?你若有三分骨气,早就吊死了,你活在世上,就是纯粹糟蹋粮食来了,要不就是羞你先人来了。”铭利直接揭着舅舅的短处,就想臊得他在人面前说不起话来。

长大成人的舅舅,回想起过去的事情,心中也是充满着悔恨,这也成了他软肋,也是在别人面前说不起话的原由。真是一朝失足,便造成千古遗恨。

旁人看着两个人吵架了,相互拦挡着,恐怕打起来,并对着双方劝着少说两句,不要让事态扩大。尤其他们都对名利指责,说他有意挑事。

听了铭利话,舅舅被气得够呛,暴脾气也起来,啥也不顾虑了,尽管被人挡着,他还是直接高声开骂道:“我成今天这个样子,还不是让你狗日的害的?你当年勾结外人,把张花骗走。把我的家产暗吞了,还把我妈害死,你狗日的,做下伤天害理的事,坐几年牢都是轻饶你了,总归一天要遭到报应的。” 舅舅把铭利过去的事,给他当众揭露出来。舅舅的大声,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众人们这才都发现舅舅和铭利吵起来了。

真是: 各自心中有怨恨,相逢场所时不允。

今日相见勾往事,就要当面泄私愤。

其实,铭利坐牢全村人都知道原因,只是没人当面去说。今天舅舅当面说出来,铭利就受不了,他不顾一切向前扑着,就想去给舅舅几个耳光,才能解气。怎奈有人拉着,不让上前,铭利打不着人,自家门前那能吃了这个亏?便胡言乱语的骂开了,院子顿时就像烧开的水,沸腾了。

吃完饭走出来的三爷,看到舅舅和铭利吵架,酒性本来就上了头的他,也不顾一切的扑上前,帮着孙子胡骂舅舅,就想给孙子助威,自己一家人都在这里,岂能让这个孱头欺负铭利?

大伯过来,才知道铭利和舅舅吵架了,就想上去劝住,又看见三爷像狼一样扑了过来,就上前挡着劝道:“三大,你在这里火上浇油干啥?今天是啥日子你不知道?你不怕亲戚邻人看咱的笑话?你要是在这里闹事,不要怪我给你不留情面。”大伯拦住了三爷,就是不想让事态扩大。大伯心里想,舅舅再不济,也是上门客,打舅舅那就等于打母亲的脸,今天待客,自己管事,这脸上就搁不住了,大伯立刻表明态度。

河生看见舅舅和人吵起来,就进屋跑到母亲面前大喊道:“妈,你快去看看,舅舅和人吵架,就要打起来了,你快去帮帮舅舅。”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有妈妈在,舅舅就不能被欺负。

屋子里的女人们,听见都愣住了。母亲听了,心里有点怨舅舅,咋这么不让人省心,就这一会,就能和人吵起来?连忙走出门去,看是啥情况?屋子里的女人都跟着跑了出来。

叔伯张兴忙着招呼客人,听到了铭利的声音,赶过来,才知道是铭利和舅舅吵了起来,他心里明白,肯定是儿子没脑子,把事惹起来了,上前二话没说,就抽了铭利一个耳光。并呵斥道:“你没看这啥地方?你胡闹啥呢?往回走。”

铭利被其父亲一个耳光抽的,不知是突然变灵醒了?还是变傻瓜了,捂着脸蹲在那里,尽管两眼冒火,可一句话也骂不出来。本想出出恶气,没料到父亲却挡在前边。

真是: 蠢材做事欠妥当,不看今天啥地方?

父亲若不出面挡,一家当众出洋相。

在叔伯张兴心里,他真想上去抽舅舅一个耳光,给儿子出气。可他心里明白,这个场合,自己不能冲动,这事前边有母亲挡着,还有家门中的兄弟,下辈的侄子们,都看着他。打了舅舅,母亲这关过不去,门中兄弟也不能容忍?一家人立刻就下不了台。

何况继父救过他一家的命,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他只能压事,不能像铭利这么傻瓜,想不开道理。打他,也只能怪在儿子头脑简单,不开窍。

三爷看到儿子打了孙子,就像打在自己的脸上,他猛地一惊,心里灵醒了,解决自家的事,也不能在这里,再闹下去,几个侄儿不给他面子,或者把他一家人都赶出去,那才叫丢人,他甩开大伯,气冲冲的扭头,直接往大门口走了。

铭利母亲出门,看到儿子被丈夫打了,也是气愤不过,当面不好说什么,又怕铭利媳妇知道内情,生出其他事来。急忙拉起铭利就往外走,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呆在这里,是等着挨打?还是等着让人看笑话?儿媳出来知道真相,也不会饶了自己的儿子。她明显感觉,继父救他们一家,在儿媳心里震动很大,她很过意不去,有着报恩的心理,见了母亲很亲热就能说明一切。

嫂嫂玲玲出门看见,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劲的问人:“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为何吵架?”在场的人,没有人回答她的话,转身就走,她看着周围的人莫名其妙的眼神,她理解不了。

母亲来到舅舅面前,又气愤,又难过。她心里也明白,两人吵架,肯定是有原因的。看着叔伯打了铭利,也不好再发作,为了给舅舅降温,就责怪道:“你说你刚来一会,不知道免事,和人有吵的啥?你粮食不知吃了多少布袋?亏都吃了一肚子,难道几句话都受不了吗?你少说两句话,还能把你憋死不成?这都十几年过去了,提以前的事,有啥意义嘛?”

舅舅对着母亲喊道:“姐呀,我上你家来,是给你长精神来了,不是受人欺负来了,我想躲能躲得过吗?我媳妇被人掳走了,家产被暗自吞了,妈被人打死,我都没有亲自给她送葬,这事我在心里憋屈了十几年,想着就难受,现在就剩下我一个光杆杆,我活的实在太憋屈了,我…。”舅舅委屈的说不下去,蹲在那里,抹着眼泪,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办法。

听到舅舅的话,母亲也不由得流下泪来,她上前抚摸着舅舅的头说道:“过去的事了,想的再多也没用,改变不了啥,只要能过好今后的日子就行了,都怪姐我没本事,护不了你,让弟弟受委屈了。”母亲安慰着舅舅,姐弟俩相依为命几十年了,听到母亲的话,舅舅哭的更难过了,所有的委屈,怨气和不甘,此时,都化作泪水尽情流淌。

旁边的人,都知道内情,看着姐弟俩相依流泪,没法安慰,只好离去,让他们俩缓缓情绪。

真是 年幼无知受蒙骗,年长明理悔已晚。

人生没有回头路,回忆过去泪涟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