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大明:开局救下朱雄英 > 第216章 波涛汹涌

第216章 波涛汹涌

朱元璋不着痕迹的往马兴方向看了一眼,随后心中轻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说道。

“爱卿想说什么便直说吧。”

左工也不跟朱元璋客气,今天早上的流程他们昨天夜里都不知道排演多少遍了,就等着今天能够一举拿下朱元璋,好早些让他们摆脱御史台,尽早进入听报司去。

因此左工立马当前一步,朝着朱元璋躬身喊道。

“臣等自觉御史台与都察院职责重合,若国库奉养两大机构,恐会心生乏力,今日臣等特在此请求陛下,裁撤御史台!”

这话刚一落下,只听见四周顿时一片哗然。

无数人的目光在这一刻全部都汇聚了过来,所有人眼中都带着不敢置信。

就连汤和此时脑子也有些懵懵的。

不是吧?

搞什么啊?

他都已经做好了今天要跟御史台这群人打嘴仗的准备了,哪想到这些人居然主动提出裁撤御史台?

不对劲!

简直有一万个不对劲!

汤和是越想越觉得背后发凉。

这群人今天如此主动,又在朱元璋面前表现的深明大义,其背后定然所图甚大。

而对方图谋的是什么?

汤和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的屁股。

那肯定是图的自己左都御史的位置了。

猛然间,汤和仿佛知道了这群人的盘算。

有句话怎么说的,主动出击比被动挨打要好的太多。

左工这些人一个个心眼子比他们这些武将要多多了,今天在朱元璋面前唱这么一场戏,无非是想将主动权拿捏在自己的手里。

试想一下,左工他们提前为朱元璋解决了这样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朱元璋会不会在心中感念他们?

那绝对是必然的。

有了这个铺垫在前,接下来左工等人进入都察院,想要几份高品阶的任职,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汤和倒是没什么掌权的执念。

但他也不乐意被人一直盯着自己身下的位置呀!

更不愿意被动的让人拉下来!

自己已经是国公爵位,享有的荣华名誉,早就在陛下登基的那一刻达到了顶峰。

如今只想着安然卸甲归田。

可现在这些人却还想将他拉回到这争权夺利的漩涡当中,汤和哪里能忍得下?

只见汤和心中一凛,当即上前一步。

“启禀陛下,裁撤御史台一事,恐怕还得陛下细细斟酌审思。”

“古往今来,御史台从未被裁撤过,他们行使的乃是监察百官之责,若突然少了这样一批助力,日后陛下又如何统掌天下之耳目?”

左工却是不闪不避的走到了汤和身边,直接颤颤巍巍的在朱元璋跟前跪下。

“陛下,我等身为臣子,愿解陛下之忧,也愿为陛下手中之剑,督察百官,下斩奸臣。”

“都察院职能相较于御史台更加完善,二者同时存在,未免过于累赘。”

“故而今日我等特请裁撤御史台,以壮都察院!”

听到身旁这人说的话,汤和也意识到了几分不对劲,他颇有些不敢置信的转过头来。

合着你们御史台这么一二十个人,搞这样大的阵仗,就是为了壮大他们都察院的声势?

这样一想,对方跑来摘桃子的心思就更加明显了。

朱元璋则是坐在龙椅上,摸着胡子,细细忖度着。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无人敢在此刻出声。

御史台既然为祖制,朱元璋今日想要裁撤,纵然是左工等人主动提起,可焉知这其中波涛汹涌?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贸然出声为好。

底下这些臣子全都在装鸵鸟,朱元璋清了清嗓子。

“诸位爱卿以为裁撤御史台一事,应当如何处置?”

底下这些人心中一凛,纷纷拜倒在地。

“愿听陛下旨意。”

下面这群人滑不溜秋的回答,显然让朱元璋十分不满意。

哪怕他都已经提前跟马兴串过口供了,现在还是觉得这些臣子颇为让人头疼。

因此他的目光很快便锁定到了人群之中马兴的身上。

马兴一看他这眼神,立马便知道这位又是想让自己出来当挡箭牌了。

但这种事情自己哪里能沾上边,于是他立马又对着不远处站着的龚常德二人噗呲噗呲两下。

龚常德两人见状,立马站出来。

“臣等以为,裁撤御史台一事十分合理。”

“御史台官员冗杂,国库如今不算宽裕,一时间难以承担如此大的官员俸禄支出。”

“将其裁撤了,反倒是于江山社稷有利之举。”

户部的两位侍郎一表态。

底下官员也都纷纷点起了头。

“两位侍郎大人说的不错,这御史台的确该裁撤了。”

“一直让国库养着也不是个事儿。”

“……”

眼见众人的风向已经被带歪,汤和连忙出声说道。

“但御史台裁撤过后,左大人,他们这批官员又该如何安置?”

“是并入到都察院里去,还是分散到其他各部去?”

这话一出,刚刚还作壁上观的众人,这会儿全都打起了精神。

听汤和这话的意思,明显不想一次性收下这么多人入都察院。

要知道朝中的这些职位也都是有定数的。

突然塞进来一大批的官员,会造成部门内部动荡不说,少不得还会连累到其他部门。

马兴站在人群之中,遥遥的看向龙椅之上。

历史走向当中,朱元璋这一波裁撤御史台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震荡。

可同时也加强了他手中的君主权力。

以往御史台隶属于中央机构,可成立的都察院,不仅督察百官,同时还在地方上设立御史职位。

要说都察院容纳不下这么多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是根据都察院的发展走向,这么多人一次性塞进去,势必会引起部分人外放。

试想一下,本来你是好好的京官,突然就得外放到某个州府中去。

运气不好,没准还分配到了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儿。

就连什么年月回京都不知道。

这样的日子,谁乐意去过?

如此一来,都察院内部势必会团结一心,竭力排除外来者。

而御史台这边的人若真要融入到都察院去,那也得花费不少心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

马兴的目光瞥向了淡定自若的左工一行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