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我就赶个山,黑熊让我帮它看荔枝 > 第420章 鹰隼刺青

第420章 鹰隼刺青

夜色如墨,将农场和保护区笼罩在一片沉重的寂静中。陆泽站在办公室窗前,远处镇上的医院方向亮着灯光,像黑暗中一枚冰冷的针,刺在他的心头。昏迷队员的抢救还在进行,情况未明。那种未知的毒素,不仅能夺走动物的生命,如今更直接威胁到了他的战友。

“查!彻查队员昏迷前接触过的所有东西!重点是那片山谷,尤其是我们挖掘过的石台周围!”陆泽的声音因愤怒和担忧而沙哑,他对着通讯器向仍在现场的李国涛下令,“所有参与今天勘查的队员,立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隔离观察!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再靠近那片山谷!”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手远比想象的更阴险、更危险。他们不仅布置了诡异的装置,甚至可能设置了某种被触发后释放毒素的陷阱?还是说,那种毒素本身就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存在于石台周围?

技术部门连夜对带回的晶石、石板样本进行了更深入的检测。除了确认放射性剂量依然在安全阈值内,并未发现已知的剧毒化学成分。这让毒素的来源更加扑朔迷离。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对那辆邻省牌照“林业勘测车”的调查有了初步结果。车辆属于一家注册地在邻省省会、名为“远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表面业务范围包括生态调查、环境评估等。但进一步核查发现,这家公司注册地址虚假,联系电话也已停用,是一个典型的空壳公司!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远山生态”这个名字,以及其伪装的业务性质,让陆泽更加确信,这背后是一个组织严密、善于伪装的团伙。

凌晨时分,医院传来消息,昏迷的队员经过全力抢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需要进一步观察。病因初步判断为某种神经毒素侵袭,但具体成分未知,这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这个消息让陆泽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内心的怒火却燃烧得更旺。他看着东方渐白的天色,知道新的一天,斗争将进入一个更残酷的阶段。

他召集了核心团队的紧急会议。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陆泽开门见山,脸色疲惫但眼神锐利,“我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犯罪团伙。他们有技术、有组织、有预谋,而且手段极其卑劣。从非法勘探,到投毒,再到现在这诡异的石台和伤害我们队员的未知毒素,他们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盗猎或者偷矿那么简单。”

“那些石台,分布在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带有放射性标记和未知符号……我怀疑,这可能是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用于某种特定目的的‘标记’或‘阵列’。”王工程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许是为了干扰某种信号?或者……是在进行某种环境改造的邪恶实验?”

“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陆泽沉声道,“当务之急有三:第一,全力救治我们的队员,并确保所有接触过山谷的人员安全。第二,彻底清查并无害化处理山谷内的所有异常点位,行动必须由专业的、穿着最高级别防护装备的人员进行。第三,顺着‘远山生态’这条线,以及那个鹰隼刺青,深挖下去,一定要把这个组织揪出来!”

会议结束后,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一支由生化防护专家、拆弹专家(应对可能陷阱)和地质人员组成的特殊处理小组,在严密的防护下,再次进入被封锁的山谷。陆泽在指挥中心通过装在处理小组头盔上的摄像头,远程监控着清理过程。

清理工作异常艰难和小心。每一个点位都被当作潜在的生化威胁来源对待。专家们使用专业设备探测、取样、封存。在挖掘第一个石台时,果然在石台底部发现了一个隐蔽的、连接着晶石的微型压力感应装置!一旦石台被非正常移动或受到一定冲击,就会触发内部一个小巧的气囊,释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经快速检测,正是导致队员昏迷的那种神经毒素!

“好歹毒的设计!”李国涛在指挥中心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算准了我们会发现并挖掘这些石台!”

陆泽背后也惊出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这名队员不幸触发,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刻下令:“所有点位,按最高风险处置!优先解除所有可能存在的触发装置!”

经过整整一天高度紧张的作业,七个异常点位全部被安全清除。共收缴诡异晶石七块,带符号石板若干,微型毒素释放装置三个。所有物品都被严格封存,准备送往更高级别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

山谷区域进行了彻底的消杀和环境评估,确认安全后才解除了封锁。但这段廊道暂时关闭,进行更长时间的监测。

队员的昏迷和山谷的发现,给整个保护区蒙上了一层更厚的阴影。但生活还要继续,守护不能停歇。

五月下旬,天气彻底转暖。保护区内,那两只小虎崽成长迅速,已经能够参与家族的大部分狩猎活动,它们的兄姐——四只亚成年虎,则继续在广阔的领地上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中一只甚至被观察到开始尝试向更北部的、生态廊道连接的国有林场深处探索。

农场里,彩锦和“野凤凰”新孵化的六只小家伙已经长出了硬毛,跟在父母身后叽叽喳喳地学习觅食。那只“编外”雄野鸡依旧孤独而警惕地生活在边缘。大仙儿夫妇似乎对农场发生的紧张事件浑然不觉,依旧神出鬼没。滚滚和旺财则在春日暖阳下,恢复了它们懒洋洋的作息。

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却让陆泽更加警惕。他深知,那个隐藏在“远山生态”背后的组织绝不会因为一次据点暴露和石台被清除而罢休。

他加强了与各级公安部门的沟通,将所有线索和证据系统整理提交。同时,综合巡护队的日常巡护更加细致,重点关注保护区内任何可能与“远山生态”或鹰隼刺青相关的蛛丝马迹。

六月初,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陆泽接到了张教授从省城打来的电话。声音带着一丝困惑和严肃:

“陆先生,有个情况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你。前几天,一个名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组织联系了我们学校,表示希望资助一个关于‘大型食肉动物扩散路径与电磁环境关联性’的课题研究,指定要求以你们的保护区,特别是生态廊道区域作为研究样本。他们提供的资金非常丰厚,但研究方向……有点冷门,甚至可以说奇怪。”

“电磁环境?”陆泽的心猛地一跳,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带有放射性、刻着奇异符号的石台,“张教授,您对这个基金会有了解吗?”

“查了一下,注册信息看起来没问题,但感觉……有点过于‘专业’和‘定向’了。而且,他们指定的合作研究人员名单里,有一个名字让我有些在意——是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年轻学者,研究方向是……非传统能源与地磁场交互。”

非传统能源?地磁场交互?陆泽的直觉告诉他,这绝不是巧合!这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极有可能就是“远山生态”那个组织抛出的又一个诱饵,他们想通过看似合法的学术合作,再次将触角伸进保护区,目标直指生态廊道!

“张教授,非常感谢您告诉我这个信息。这个基金会和他们的研究意向,非常可疑,很可能与我们正在调查的非法活动有关。请您暂时不要答应他们,我会立刻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挂断电话,陆泽感到一股寒意。对手的渗透无孔不入,竟然开始利用学术研究作为掩护!他们到底想在生态廊道做什么?那些石台,难道与电磁场有关?

他立刻将这一新情况通报给了公安部门的联络员。与此同时,他命令监控中心,加强对生态廊道区域,尤其是已被清除石台的那段山谷的电磁环境监测,看看是否有异常波动。

几天后,监测数据传回,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出现了——在那些石台被清除后,该区域的背景电磁辐射水平,确实出现了一种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非自然的规律性波动!这种波动非常隐蔽,若非特意监测根本无法发现!

“他们在用那些石台……影响或者监测这里的电磁场?”王工程师看着数据图表,难以置信,“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谜团越来越大。而那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在遭到张教授的婉拒后,并没有放弃,转而通过其他渠道向保护区发出了正式的“科研合作”公函,措辞严谨,条件优厚,让人难以直接拒绝。

陆泽决定将计就计。在与公安部门周密计划后,他以保护区管理方的名义,回复了基金会,表示对合作“感兴趣”,但需要对方提供更详细的研究方案和人员背景资料,并提议先进行一次非正式的线上交流。

对方很快回应,同意了线上交流。约定的时间在两天后。

陆泽和几名核心成员,以及公安部门的网络专家,精心准备了这次“交流”。他们要将自己伪装成对科研资金感兴趣、但又保持谨慎的管理者,试图从对方的话语中套取更多信息。

交流会议在线上进行。基金会方面出席的除了那位姓赵的负责人(并非之前考察的赵负责人),还有那位刚从国外回来的年轻学者,姓陈。陈学者看起来有些腼腆,但一谈到他的研究领域——地磁场与生物迁徙路径的潜在关联——就显得异常兴奋和专注,不断使用各种专业术语。

赵负责人则主要负责沟通和条件洽谈,言语间不断暗示资金的丰厚和合作的广阔前景。

陆泽一边应付着,一边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位陈学者似乎更像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者,沉浸在自己的理论中,对基金会的背景和真实目的可能并不知情,是被利用的“棋子”。而赵负责人则显得过于圆滑和急切。

在交流过程中,赵负责人看似无意地多次提及,希望研究能尽快开展,并强调需要在生态廊道的“特定节点”布设一些“高灵敏度传感器”,以便收集“最真实的数据”。

“特定节点……”陆泽与身边的李国涛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几乎明示了他们的目标就是之前布置石台的位置!

会议结束后,网络专家汇报:“对方使用的网络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源头在海外,无法追踪具体位置。那个陈学者的背景核实了,确实是刚回国的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吻合,目前看没有发现问题。但赵负责人的身份信息,经过深度比对,与‘远山生态’某个已注销关联公司的前雇员信息高度相似!”

果然是一伙的!他们贼心不死,换了个马甲又想卷土重来!

“回复他们,原则上同意合作,但需要走正规的审批流程,并且所有野外设备的布设必须由我方人员陪同和监督。”陆泽下令,“拖住他们,给公安部门创造侦查的时间。”

就在陆泽与这个隐藏在基金会背后的组织虚与委蛇之际,保护区内,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带来了新的线索。

这天下午,那位曾经被陆泽他们从偷猎者手中救下、后来一直在镇上养伤、并协助做一些零工的老猎人巴图,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农场。他脸色凝重,找到陆泽,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东西。

“陆主任,你看看这个。”巴图打开油布,里面是一块灰黑色的、带着烧灼痕迹的金属碎片,边缘有些扭曲,上面似乎还残留着一点暗红色的、像是干涸油漆的痕迹。“这是我在北边老林子里打猎……哦不,巡山的时候,在一个很少人去的山坳里捡到的。那里好像有过一次小的山火,烧了一片。我觉得这玩意儿有点怪,不像咱们这儿的东西。”

陆泽接过金属碎片,入手沉甸甸的,材质不明。那暗红色的痕迹,仔细看,隐约能分辨出是一个残缺的图案——像是一只鸟的翅膀尖端!

鹰隼刺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