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 第70章 兴庆坊读书亭

第70章 兴庆坊读书亭

第70章 兴庆坊读书亭

解决完大佛寺的和尚之后,永乐坊各种工程进度正常进行,同时大部分店铺全部租赁出去,也在抓紧时间装修。

除了泰王府暂时没有动工之外,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整个永乐坊彻底大变样。

而秦宇也没继续搭理兴庆坊,据说人家整日举办什么诗会,到处都是一群一群的读书人。

时光匆匆。

转眼到了三月后。

疆帝准备检验的日子,一大早的时间,包括三公在内,以及诸多大臣全部换上平日的衣服,在皇宫门口集合。

李承明也是一身老爷打扮,身旁跟着崔公公。

为了真实性,李承明特意突然做出决定,就是为了谨防底下这些官员提前准备。

看不到真实场景。

说实话。

对兴庆坊改造如何,他不是很在意。

永乐坊才是重点。

三个月时间,秦宇这小子几乎再没来上过朝,就连太子整日也不见人。

“诸位,今日就看看成果如何,客观评价,走吧,兴庆坊距离近,先到这里去。”

走在街上,见曾经沿途的灾民已经消失,经过治理之后,加上中途下过几场雨,干旱的情况有所缓解。

当然。

最重要的一点,是搞到了银子。

利用秦宇绑架最近这段时间,一共在周围三个邻国,搞到了五十多万两白银。

后面又用偷偷出售钻石,也搞到了五十多万两白银。

国库内一下子多了上百万两银子,可以说,赈灾缺口已经没有那么大。

不然的话,李承明最近这段时间心情也不会这么愉悦。

好久没打太子,居然一点也不烦躁。

队伍后方。

“安排的如何?”

王太师同一群言官走在一起,压低声音问道:

“消息已经通知王庆了没有?让他提前做好准备,今日天色不错,每个凉亭内,最好有书生讨论诗词,国家大事如此场景,才是盛世。”

“太师,放心吧,算日子最近就是检验,提前就布置好了。”

闻言。

王太师颔首,脸上露出笑容。

永乐坊拿什么赢?

一个读书人都没有,三个月时间,听说永乐坊又是修路,又是修什么排水,整了很多商人租赁店铺,据说还修建了一个什么制作衣服的作坊,清一色全是泥腿子。

能对永乐坊有什么帮助?

读书人才是根本。

李承明走在最前面,身旁除了崔公公外,就是常太傅。

“前面就是兴庆坊了吧?最近怎么没见大佛寺的和尚继续告状?”

“启禀李老爷,大佛寺搬迁了!”

崔公公弱弱的回了一句。

“嗯?搬迁了?搬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清楚,奴婢也是听说,大佛寺的和尚很多还俗了,说什么也不当和尚,香客也少了。”

“了痕呢?”

李承明又问,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先帝亲自下令修建的大佛寺,他曾经用过很多办法,都没让这些和尚搬离京城。

怎么

难道跟秦宇有关系?

“听说了痕大师还俗之后在永乐坊找了个活干,养活老婆孩子”

“老婆孩子?”

一旁的常太傅嘴角抽搐。

这件事他很清楚,因为,秦宇某天晚上到家里吃饭,详细说过这件事。

狠啊!

狼灭啊!

给人家一个得道高僧整的,直接还俗了。

天天有不重样的妇女带着孩子到寺庙门口认爹,别说了痕大师佛法深厚,就是佛祖来了,估计也遭不住啊。

其他和尚一看,好家伙,主持有这么多女人,孩子都得有几十个,一个个干脆也还俗,等以后生够孩子再出家不迟。

“嘶”

李承明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笑着摇头。

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但能逼着大佛寺住持出家,不用想,肯定是秦宇干的,满京城找,能有这个本事的,只有他一个人。

“老爷,前面就是兴庆坊了!”

走过一段石板路,隔着老远距离,李承明闻到了一股恶臭味,侧面的崔公公提醒,过了这里就到兴庆坊了。

地面清一色的那种土路,零星摆着一些青石板,很多已经开裂。

道路两侧挖掘出的沟渠内,污水横流,上面漂浮着各种垃圾。

“走,进去看看!”

李承明微微皱了皱眉,倒并不是不能接受。

除了紧挨着皇城的几个坊,京城108坊内的状况大都如此,否则的话,宫里也不至于从山内运水,京城下面的井水根本无法饮用。

踩在干硬的地面上。

李承明一群人走进兴庆坊。

“微臣兴庆坊坊正王庆,拜见”

“今日皇上微服私访,称呼李老爷。”

“是是是,见过你老爷!”

王庆早早等在路边,隔着老远急忙跑过来跪在地上。

看到这里。

李承明面色顿时阴沉下来。

消息倒是挺灵通。

“啊,烈日炎炎”

就在这时。

远处一个凉亭内,几名读书人围坐在一起,举着酒杯高声阔论。

外面骄阳当空。

凉亭外面,不少衣衫破烂,看起来像是农户一样的百姓,蹲在烈日仅有的一点树荫下,不停擦着额头的汗水。

李承明微微皱眉,径直走了过去。

“几位老伯,这是东西没卖完?”

来到其中一位百姓面前,李承明蹲下来,望着筐里的一些野菜,忍不住问道:

“还差一点,一会挑着再转一圈,应该就卖完了。”

“为何不到凉亭内乘凉?此凉亭应该是坊内修建,任何百姓都能进去吧?”

“嘿嘿,俺们不敢!”

老伯挠头,尴尬地笑了笑。

“俺们都是泥腿子,凉亭是读书人用的,俺怎么能进去,弄脏了赔不起。”

听到这里。

李承明回过头伸手。

崔公公当即将一点银子递过去。

“都回家吧,马上到正午,天气更加炎热,万一晕倒,岂不是还要看大夫?这些我都要了,老崔,全买了,让乡亲们回家。”

说完。

李承明不等这些百姓感谢,几步离开原地。

赶到下一个凉亭。

只见里面仍旧坐着几个书生,意气风发,李承明在外面站了一会,嘴角不由浮现冷笑。

讨论的事情不小。

如何赈灾,如何同敌国对阵,如何提高民生

“走,继续转,兴庆坊一共修建了多少个这种凉亭?”

将这个凉亭外面百姓的货物购买完,李承明脸色已经阴沉到能滴出水来。

顶着烈日,走在队伍最前方,走过兴庆坊所有凉亭。

每一个凉亭内都有读书人,而外面仅有的一些阴凉处,躲避着很多百姓。

里面欢声笑语,饮酒作乐。

外面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形成鲜明对比。

“王庆何在?”

烈日下。

李承明在坊正府邸门口停下。

“微臣在!”

王庆兴高采烈跑上来。

“兴庆坊治理的不错,到处都是读圣贤书的声音,凉亭内高谈阔论,能看出来,都是忠君爱国的君子,干得好!”

李承明皮笑肉不笑,回头夸赞着王庆。

“来人,拖出去砍了!”

忽然。

李承明话锋突变,一脚将王庆踹倒在地,厉声吼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