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桓关于“虚拟现实”的“随口一提”,果然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瞬间在工部和皇家理工学院内部引发了剧烈的爆炸性反应!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最高层级,但所有知情者,从两部主官到核心大匠、格物学教授——无不为之疯狂。陛下描绘的那幅“身临其境”、“安全无限训练”的图景,实在是太具诱惑力了!这己不仅仅是提升某种具体技术,而是近乎于创造世界的伟力!
在工部尚书和理工学院山长的主持下,一个代号“幻境”的绝密项目组迅速成立,成员囊括了光学、机械、算学、格物、甚至还有几位被“请”来的、研究视觉感知和催眠的太医署高手。项目启动会议上,众人反复咀嚼、解读着陛下那看似随意却“字字珠玑”的指示。
“陛下提及‘头盔’、‘眼镜’,此乃关键载体!其目的,是为了隔绝外界干扰,将视觉集中于人造景象之上!”一位光学大家首先发言。
“那么,首要之务,便是研究如何生成这‘人造景象’!”理工学院山长定下基调,“陛下曾言‘超级逼真的图像生成’,此非画师所能为,需借格物之力!”
“或许可从‘影戏’(皮影戏)和陛下提过的‘幻灯机’入手?”有人提议,“利用琉璃透镜组,将精心绘制的图景放大投射于近距离的幕布上?但如何让图像动起来,并让人感觉身在其中?”
“动起来或可借鉴‘走马灯’之理,快速切换连续画面?但速度需极快,且画面需极其精细”
“陛下还提到了‘听到’、‘感觉到’!”另一位负责声学的工匠激动道,“是否可在头盔内设置微型发声装置(基于魔方能源驱动的原始扬声器雏形)?至于触感或许可利用不同频率的震动?”
“还有‘脑波接口’!”一位算学教授目光炯炯,“陛下此语,深不可测!是否意味着,最终需以意念操控幻境?此乃沟通天地、连接心神之无上法门!吾等虽暂不可及,然需谨记此终极方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夏桓那几句零碎的话,脑补、延伸、拆解成了无数个具体的研究子课题。他们并未觉得陛下的话荒诞,反而认为陛下是用最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了通往“幻境”的完整技术路径!
很快,“幻境”项目组开始了近乎狂热的探索:
光学组开始设计复杂的光路系统和高速旋转的画盘(上面绘制着连续的图案),试图制造出最初级的、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效果的视觉幻象。
声学组在捣鼓着如何用魔方能源驱动更精密的发声机构,模拟不同环境的声音。
机械组在尝试制作能够包裹头部的、内嵌光学和声学装置的“体验头盔”原型机,并考虑如何加入简单的震动反馈。
算学组则在疯狂提升着各种算法的效率,因为他们意识到,要模拟复杂世界,需要海量的计算(虽然他们还没这个概念,但己意识到数据处理的必要性)。
甚至那几位太医,也在研究哪些草药或香料产生的气味,能够辅助放松或集中精神,以增强“沉浸感”
整个项目组,如同一个巨大的、杂乱却充满激情的作坊,在一条完全未知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失败是家常便饭,制造出来的大多是一些光怪陆离、令人头晕目眩的失败品。但他们乐此不疲,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让他们感到离陛下的“神谕”更近了一步。
进展报告(主要是困难和寻求更多资源)定期被送到夏桓案头。夏桓看着那些描述着“动态视差初步实现”、“立体声模拟取得进展”、“头盔重量减轻半斤”的报告,嘴角抽搐,心情复杂。
他既觉得这帮家伙异想天开,简首是在浪费他的银子;另一方面,又隐隐被这种近乎愚公移山般的执着和创造力所触动。
“他们不会真搞出点什么名堂吧?”夏桓某次看着报告上绘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幻境头盔”设计草图,忍不住嘀咕。
“陛下,”小柱子低声道,“奴才听说,‘幻境’项目组的人,都跟入了魔似的,吃饭睡觉都在讨论。据说据说他们己经能让人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戴上那个笨重的头盔后,看到一些模糊的、会动的立体光影了,虽然只能坚持几息时间,而且看久了会恶心”
夏桓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我靠!还真有进展?!
立体光影?虽然效果差还头晕但这方向貌似没完全跑偏?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又一次低估了这个时代顶尖工匠和学者们的智慧和执行力。在他们那种“陛下说的必然正确,必然可以实现”的强大信念驱动下,或许真的能创造奇迹?
“告诉他们,”夏桓沉默半晌,对小柱子说道,“注意身体,量力而行。预算朕再给他们批一批。但是,绝对不允许进行任何可能对人员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实验!”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万一呢?万一真搞出个原始版的“训练模拟器”,那对他未来的军队建设,可是大有裨益啊!
于是,在夏桓半是担忧、半是期待的目光中,“幻境”项目继续在烧钱和掉头发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大夏的科技树,也在这种看似荒诞的追逐中,向着一个更加诡异而未知的方向,悄然分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