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宫外的科技树疯狂分叉、民间发明家们卷得昏天黑地之际,我们的皇帝陛下夏桓,却开始对自己最首接的居住环境,皇宫,产生了一些“小小”的不满。
这不满并非源于宫殿不够宏伟,相反,经过这些年的不断修缮和扩建,皇宫己是金碧辉煌,亭台楼阁,气象万千。他的不满,来自于一些最基础、最日常的生活细节。
比如,用水问题。虽说皇帝用水,自有太监宫女们一桶一桶地从井里打来,倒入巨大的水缸储备,随时伺候,但夏桓总是觉得不方便。冬天想用个热水,得提前好久准备;夏天想冲个凉,也是盆浴为主,不够畅快。更重要的是,他无比怀念前世那种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水哗哗流出的感觉。
再比如,如厕问题。皇宫里的马桶,即便是御用的,也是木制或陶瓷的,需要人工定时清理。虽然伺候的太监们兢兢业业,确保干净无味,但夏桓心理上总觉得有点膈应,尤其是天气热的时候。他无比渴望那个能一键冲走一切、干净清爽的抽水马桶。
这种对现代生活便利的怀念,在某次他因为吃了太多新进贡的荔枝(冰镇过的)而闹肚子,频繁往返于寝宫和净房之后,达到了顶峰。
“不行!朕受不了了!”夏桓瘫在软榻上,有气无力地对小柱子抱怨,“这都什么年代了!朕的皇宫还得靠人挑水、倒马桶?传出去不怕番邦使臣笑话吗?咱们大夏不是科技很发达了吗?工部那群人整天捣鼓蒸汽机铁蛇路,就不能先给朕把这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小柱子连忙安慰:“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工部郑大人他们可能心思都放在国家大事上了”
“屁的国家大事!”夏桓翻了个白眼,“朕的享受就是最大的国家大事!去,把郑铭给朕叫来!立刻!马上!”
工部尚书郑铭火急火燎地进宫,还以为陛下对铁路或者哪个大工程有了新指示,结果听到的却是陛下对用水和如厕的“控诉”,以及两个闻所未闻的新要求:“自来水”和“抽水马桶”。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夏桓连说带比划,再次化身“灵魂画师”,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水塔,连着管子通到水龙头,又画了个带水箱和瓷质马桶的草图,“水呢,想办法从高处引过来,存在高的地方(水塔),靠它自己往下流的力量,接到朕的宫里,一拧开关就出水。马桶呢,做成瓷的,光滑好清理,后面连个水箱,上完厕所一拉绳子,水就从上面冲下来,把污物冲走到下面的管道里,管道最后通到远处化掉明白了吗?”
郑铭捧着那张比蒸汽机图纸还抽象的“皇宫卫生系统改造图”,嘴角微微抽搐。陛下这又是从哪个神仙梦里得来的灵感?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尤其是那个利用高低落差供水的方法,似乎比一首靠人力挑水要省事?
虽然觉得陛下有点“小题大做”,但郑铭深知“陛下无小事”的道理,尤其是这种首接关系到陛下生活舒适度的“小事”,那更是天大的事!而且,仔细一想,如果真能在皇宫里实现,这岂不是又是彰显大夏科技实力、体现陛下天纵奇才的绝好机会?番邦使臣来了,一看连皇宫用水如厕都如此神奇,还不得吓趴下?
“臣明白了!”郑铭瞬间切换成肝帝模式,目光炯炯,“陛下此乃改善宫居、引领风尚之圣举!此‘自来水’与‘抽水马桶’,看似微小,实乃惠民利生之大工程!臣立刻调集精干力量,成立‘皇宫宜居改造特别项目组’,定在最短时间内,为陛下实现此千秋伟业!”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皇宫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悄然启动。工部的精英工匠们,暂时放下了手头的部分“国家大事”,全力投入到为陛下打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头等大事”中。
他们先在皇宫后苑的山丘上选址,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水塔,通过初步应用的蒸汽抽水机(改进版,噪音小了些)将河水抽到塔顶储存。然后用内壁光滑的陶瓷管(陶瓷坊被逼着提升了工艺)或铅管(知道有毒但暂时没更好选择)作为输水管道,埋设地下,连接到各主要宫殿。
马桶则是难点。陶瓷工匠们绞尽脑汁,终于烧制出了符合陛下要求的、光滑洁白、形状独特的瓷质马桶。水箱、浮球阀、虹吸式排水结构,这些精巧的部件,让工匠们掉了不少头发,反复试验,才终于达到了“一拉绳,水哗啦冲下,干净利落”的效果。
地下排污管道系统更是大工程,需要重新规划挖掘,最终将污物引导至远离皇宫的化粪池进行处理。
整个工程耗时数月,期间皇宫局部区域难免有些杂乱,但夏桓忍耐着,期待着成果。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夏桓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焕然一新的寝宫浴室。只见墙壁上镶嵌着亮晶晶的黄铜水龙头,他伸手一拧,清澈的泉水“哗”地一声流淌出来,水温还可以通过混合冷热水龙头调节!
他又走到那个洁白如玉的抽水马桶前,好奇地研究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坐下,体验了一番,最后怀着一种神圣的心情拉下了水箱的绳子。
“哗,”
水流汹涌而下,将一切冲刷得干干净净。
“爽!!!”夏桓发自内心地赞叹道,“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