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朕摆烂后,满朝文武都疯了 > 第74章 第一个因KPI不合格被贬的倒霉蛋出现!

第74章 第一个因KPI不合格被贬的倒霉蛋出现!

有考核,就有优劣。有排名,就有垫底。

第一年kpi考核期结束,户部联合吏部,根据陛下“圣意”和各位丞相商议制定的(极其粗糙且不完善的)考核标准,对京城各部及地方主要官员进行了首次绩效评定。

结果一出,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表现优异的官员,如户部某郎中因开辟新税源有功、某地县令因粮食产量和人口增长双料冠军,获得了丰厚的“绩效奖金”,甚至得到了陛下的口头表扬(虽然陛下可能都不记得他们是谁),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了众人羡慕学习的对象。

而表现垫底的倒霉蛋,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一位“荣登”此榜的,是一位姓周的老翰林,任职于国子监,主要负责修撰前朝史料和教导勋贵子弟读书。

这位周老翰林学问是好的,道德文章也没得说,是典型的清流官。但他擅长的东西,跟陛下制定的kpi指标完全不搭界。

修史?进度缓慢,无法量化,对当前国力提升无首接贡献?——kpi低!

教书?勋贵子弟学业成绩难以考核,且无硬性指标?——kpi低!

道德文章?不能吃不能喝,无法换算成税收或粮食?——kpi极低!

再加上周老翰林性子古板,不屑于去搞那些“歪门邪道”来提升所谓的绩效,结果综合评定下来,稳稳地垫了底。

考核结果张榜公布(内部),周老翰林的名字赫然排在末尾,评定为“不合格”,按律当罚没全年绩效奖金,并降级使用。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

清流一派的官员们物伤其类,纷纷为周老翰林鸣不平。

“岂有此理!周老大人德高望重,潜心学问,竟因这铜臭考核遭此羞辱!”

“修史育人,乃国之根本,岂能用钱粮俗物来衡量?”

“此考核之法,逼良为娼,助长功利之风,实非善政!”

而支持改革的官员则反驳:

“德高望重不能当饭吃!陛下要的是能办实事、出实绩的官员!”

“既然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国子监难道就不能想想办法搞点创收…呃,是搞点实效?”

“规矩就是规矩,考核不及格就该受罚!”

双方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球又被踢到了皇帝陛下脚下。

夏桓看着底下吵成一团的官员,又看了看周老翰林那惨不忍睹的kpi成绩单,打了个哈欠。

“吵什么吵?规矩既然定了,就要执行。”他懒洋洋地开口,“周爱卿嘛…学问是好的,但确实…不太符合现在的岗位要求了。”

他想了想,记得之前好像哪个偏远的皇家藏书阁缺个管理员?

“这样吧,国子监就别呆了。朕记得西山皇陵旁边的那个‘怀古斋’(存放陈旧文书档案的地方)还缺个管事,品级嘛…就按降两级算。周爱卿就去那里,继续修你的史吧,那边清静,没人考核你kpi。”

这惩罚说重不重(没削职为民),说轻也不轻(从中央清贵部门贬去看仓库了)。

周老翰林老脸通红,羞愤交加,却也只能叩首谢恩:“老臣…领旨谢恩…”

他颤巍巍地退了出去,背景萧索,成为了kpi考核制度下第一个被祭天的标志性人物。

此事如同给所有官员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让他们彻底清醒地认识到——陛下是玩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以往那种混资历、熬年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想要位子稳,想要奖金多,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来!

官场的内卷程度,因此事而再次飙升,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而夏桓,只是觉得耳根清净了不少。

“总算解决了,吵死了。”

“看来这杀鸡儆猴的效果不错。”

“下次考核标准得定得更细点,免得再出现这种争议…”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随手一个决定,就改变了一位老臣的命运,并彻底奠定了kpi考核在官场的绝对权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