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民间为陛下的长生牌位销量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朝堂之上,另一股风潮正在悄然兴起。
左丞相王朗,作为头号“陛下深意解读大师”,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记录陛下语录。
从一开始的“罢朝”、“推演天机”,到后来的“红薯土豆”、“流水线”、“钱庄”、“消毒”…陛下每一次看似随意、甚至懒散的话语,都被王朗郑重其事地记录在一個特制的、用金线装订的笔记本上。
起初,他只是自己记录,自己琢磨,试图从中领悟陛下的治国精髓。
但后来,他发现自己一个人琢磨不过来,陛下的话往往太过精深(晦涩),需要集思广益。于是,他开始在私下的小圈子里,与一些“志同道合”的高级官员分享、探讨陛下的“金句”。
这一分享不得了!
同僚们惊为天人!
原来王相之所以能屡屡把握圣意,是因为他有这等“秘籍”!
“王相!此宝典可否借下官一观?”
“丞相!陛下‘摸鱼’二字,究竟蕴含何等深意?下官苦思三日不得其解!”
“大人!陛下言‘麻烦’,是否暗指吏治冗繁需改革?”
求观者络绎不绝,王朗的笔记本都快被翻烂了。
他灵机一动:如此宝典,岂能独享?当印刷成册,发于诸臣工,共同学习领悟圣心,方能更好的为陛下分忧,为国效力!
说干就干!
他组织了一批精于文墨的心腹,对自己记录的语录进行“深度注解”和“系统梳理”,将陛下那些“咸鱼发言”,全部解读成了高深莫测的“治国箴言”。
例如:
陛下曰:“麻烦。
注解:此乃陛下警示我等,为政当力求简化流程,去除冗繁,提高效率,避免官僚主义害国害民。
陛下曰:“闲着也是闲着。”
注解:此乃陛下激励我等,要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勤于思考,勇于任事,不可尸位素餐。
陛下曰:“差不多行了。”
注解:此乃陛下教导我等,凡事需把握分寸,过犹不及,为政当懂得适可而止,方得长久。
陛下曰:“你们看着办。”
注解:此乃陛下锻炼我等独立决断之能力,给予充分信任,委以重任,我等更应兢兢业业,不负圣望。
很快,一本名为《圣心睿语辑录—王朗注解版》的书册,悄然在高级官员圈子里流传开来,几乎人手一册,被奉为圭臬。
官员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反复揣摩,并在日常政务中努力实践。
“李大人,此事依你看…”
“且慢!待本官翻翻《睿语录》…陛下曾云‘莫慌’,此事定有转机,我等当沉着应对!”
“张大人,这项工程预算…”
“《睿语录》有云:‘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呃,但后面又说‘该省省该花花’…让本官再悟悟…”
整个朝堂的决策风格,都带上了一丝诡异的“咸鱼哲学”色彩。
而这本《睿语录》也不知怎么就被书商搞到了手,私下翻印,竟在民间也流传开来。虽然百姓看不懂那些高深的政务注解,但陛下那些原话听起来格外亲切有趣,充满了一种“反卷”的生活智慧,深受市井小民喜爱。
夏桓得知此事时,正在试吃新做的冰淇淋(他描述了概念,御厨试验出来的)。
他拿起那本装帧精美的《圣心睿语辑录》,随手翻了几页,看着那些自己都看不懂的“深度注解”,差点把冰淇淋喷出来。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哭笑不得,“老王这脑补能力…不去写话本真是屈才了!”
小柱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陛下,此书妄测圣意,是否要下令禁毁?”
“禁什么禁?”夏桓舔了口冰淇淋,无所谓地摆摆手,“他们爱看就看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能帮朕省点事,以后说话他们自己就能去找‘深意’,不用朕多解释了。”
他甚至有点恶趣味地想:要不要再说几句更离谱的,看看老王能注解出什么花来?
于是,大夏皇帝陛下的“咸鱼语录”,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官场潜规则和民间畅销读物,深刻地影响着这个王朝的方方面面。
而陛下本人,只是关心他的冰淇淋会不会化掉。
“嗯,奶味够了,就是不够甜,下次多放点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