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第二卷第七十九章。
第七十九章:设计“美思康宸膏方养生”
八大膏方知识体系的初步建成,如同为“静心坊”团队绘制了一幅精密详尽的“产品战略地图”。然而,林静深知,地图本身并不能让军队自动到达目的地,必须将这份图纸,转化为每一位士兵都能理解并熟练运用的“单兵作战手册”和“协同作战指南”。这意味着,她必须将沉淀在核心团队脑海中的体系化知识,进行萃取、提炼和再创造,设计出一套标准化的、可复制的 “美思康宸膏方养生”系列课程。这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工具,更是团队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扩张的“核动力引擎”。
工作室再次变成了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战情室”。但与以往讨论市场策略或产品机理不同,这一次,白板上写满的是关于“学习理论”、“课程结构”、“培训阶梯”等教育学范畴的内容。林静、苏曼和陈致远,角色暂时从市场先锋转变为课程研发官。
“我们设计的课程,目标不是培养‘中医理论家’,而是培养能打仗、能打胜仗的‘美思康宸健康顾问’。”林静为课程设计定下了核心基调,“它必须兼具 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激励性。”
“每个级别设置明确的考核标准,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形成清晰的成长路径和荣誉感。”林静强调。
“我们要做知识的‘翻译官’,而不是‘复读机’。”苏曼结合自己与宝妈们打交道的经验提出,“比如讲‘肝气郁结’,就说成‘情绪交通堵塞’;讲‘脾胃虚弱’,就是‘身体的能量工厂马力不足’;讲活血化瘀,就是‘给身体河道清淤’。要让阿姨妈妈们都能听懂记住。”
林静非常赞同:“对!所有深奥的理论,都必须找到一个生活化的‘锚点’。我们的ppt里,要多用比喻、漫画、对比图,少用大段文字和晦涩术语。”
“课程绝不能是干巴巴的讲解。”陈致远从男性逻辑思维角度补充,“每一款膏方的讲解,都必须配套3-5个最具代表性的真实客户案例(隐去隐私)。要讲清楚客户最初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如何根据理论判断、推荐了哪款产品或组合、客户使用后的反馈如何。让学习者能直接套用这些案例中的逻辑。”
林静在此基础上,还要求设计“情景模拟”环节,例如:“一位35岁女性,面色黄、易疲劳、月经量少,你会如何询问并推荐产品?”让学习者在模拟实战中巩固知识。
基于这四大原则,他们开始搭建课程的具体内容框架。以《主力军:成为膏方养生顾问》这一核心课程为例,其大纲初具雏形:
2 中医原理深度解读(生活化语言)
3 核心成分“角色扮演”胶是总司令,茯苓是后勤部长)
4 典型适用人群与问题(配案例)
5 服用注意事项与可能的好转反应
看着初步成型的课程框架,三人都感到一种创造的兴奋与成就感。这套课程,将是“静心坊”团队真正的“造血干细胞”,它能将一个小白,系统地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健康顾问,从而突破林静等核心创始人个人时间和精力的瓶颈,实现团队知识传承和人才复制的自动化、标准化。
“这套课程,就是我们团队的‘圣经’和‘宪法’。”林静目光坚定地说,“它保证了无论未来我们发展到多少人,在哪个城市,我们传递的专业知识和价值理念,都是统一的、高质量的。”
设计“美思康宸膏方养生”系列课程,是“静心坊”从经验驱动迈向体系驱动、从个人英雄主义迈向团队协同作战的关键一跃。它意味着,林静构建的“溪流汇江”蓝图,已经找到了如何将万千细流规范引导、统一方向的方法。当这套课程真正投入运行的那一刻,便是“静心坊”团队开始指数级增长的起爆点。
她在笔记本上,为这套倾注心血的作品写下了寄望:
“‘美思康宸膏方养生’系列课程,乃团队知识资产之结晶,规模化扩张之基石。其以阶梯化设计引导成长,以生活化语言破解专业壁垒,以实战案例驱动学以致用,以社群化运营保障学习效果。此课程体系,将使团队赋能脱离对个人之依赖,实现标准化、可复制之传承。此乃‘溪流汇江’之水利枢纽,自此,万千细流皆可循此河道,奔涌向前,终成浩瀚之势,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