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品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e品小说网 > 六零饥荒:我的随身空间狂囤粮 > 第290章 安排

第290章 安排

中午的时候,院子里飘起了浓郁的鱼香味。李兰做了红烧鱼和清炖鱼汤,孙婶子炒了咸野菜,王伟从街上买了两个白面馒头,张大爷则贡献出了自己舍不得喝的散装酒。

石桌上摆得满满当当,三个粗瓷碗里倒上了孙婶子带来的酒,虽然酒不多,但足够暖身子。

小喜早就等不及了,眼睛首勾勾地盯着盘子里的红烧鱼,小手里攥着筷子,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李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轻声说:“等国栋哥和张大爷动筷子再吃。”

“快吃吧快吃吧,别等了。”陈国栋把最大的一块鱼肉夹到小喜碗里,“孩子长身体,多吃点。”

小喜看了看娘,李兰点了点头,她才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鱼肉,吹了吹,小口小口地吃起来,小脸上立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娘,鱼好香啊!”

“香就多吃点。”李兰给女儿又夹了块鱼肚子上的肉,自己却没怎么动筷子,只是小口喝着汤。

孙婶子看出她的心思,把自己碗里的鱼肉夹给她:“兰妹子,你也吃,国栋带了三条鱼呢,够吃!”

“就是,兰姐你别客气。”陈国栋也劝道,“这鱼多吃点对身子好,你平时带着小喜辛苦,得补补。

李兰红了眼眶,低声说了句“谢谢”,拿起筷子慢慢吃起来。

王伟端起酒碗,对陈国栋举了举:“国栋,我敬你一个。这半年来院子多亏你照应,这鱼更是稀罕,我都记在心里了。”

“王哥你这话就见外了。”陈国栋和他碰了碰碗,喝了口酒,辣辣的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滑,“咱院里人不说两家话,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张大爷也端起碗,抿了口酒,叹了口气:“现在这年月,能安稳吃上顿饱饭就不容易了。国栋啊,你是个好孩子,心善,以后准有大出息。”

几个人边吃边聊,从街道上的新鲜事说到各自接的零活。王伟说最近装修活少,工头那里半个月才派一次活,他正愁没进项;

孙婶子说糊纸盒挣得太少,一个月才三块钱,够不上家里的嚼用;李兰没说话,但大家都知道,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日子过得更紧巴。

陈国栋听着,心里暗暗盘算有了主意。他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说:“正好,我有个事想跟大伙说说。”

院里人都停下筷子,看向他。

“我认识个朋友,家里有个西合院,想重新装修一下。”陈国栋看着王伟说,“规模不大,就是几间房翻新下,刷刷墙、铺铺地、修修门窗啥的。但他有个要求,工期得拉到一年,每天都得有人在那盯着慢慢弄,不能赶工期。”

王伟眼睛一下子亮了,有点激动,这院子就自己会这些,首起身子问:“国栋,你是说这活想让我接?”

“是啊。”陈国栋点点头,“王哥你跟工头学了这么多年,手艺扎实,上次屋子装修我看就不错,独立干这活肯定没问题。我朋友那边不着急,就想把院子修得仔细点,你正好能慢慢弄。”

王伟激动得脸都红了,搓着手说:“没问题!太没问题了!我跟工头学了五年,铺砖刷墙修门窗都拿手,保证给他弄得利利索索的!”

孙婶子也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王伟有活干,家里就有进项了!太谢谢国栋了。”

李兰虽然表面笑着,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失落,因为这样全院子就她没正经活干,只能接街道临时活干。

陈国栋没注意到李兰的表情变化,笑着又看向孙婶子和李兰:“这活工期长,一年呢,光王哥一个人忙不过来。孙婶子,你也去搭把手,帮着递递材料、扫扫工地啥的。兰姐,你也一起去,平时帮着看看材料,记记东西,反正每天去个人就行,不耽误你们在街道接零活。”

他顿了顿,说出了更让大家惊喜的话:“我跟朋友商量好了,每个月给你们开工资,王哥技术好,每月15块,孙婶子和兰姐每月10块,干够一年,工资按月结,不拖欠。”

这点钱不算啥,只要房子有人看着就算是代管了,自己哪有那空去管?

“啥?”孙婶子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掉在桌上,她不敢相信地看着陈国栋,“每月10块?国栋,你没开玩笑吧?这这比我糊半年纸盒挣得还多!”

李兰也愣住了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太不真实了,没想到也有自己的份。

嘴唇动了动,硬是半天没说出话来。10块钱在这时候可不是小数目,够她和小喜一个月的口粮了,还能剩下点给小喜买块花布做新衣服。

王伟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眼圈都红了:“国栋这这太谢谢你了!你这是救了我们家啊!”

张大爷走到陈国栋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真是好孩子!你这不仅给王伟找了活,还想着兰丫头和老孙家,让大家都有活干,饿不着肚子,这份心比金子还贵重!”

小喜虽然听不懂大人们说的工资是啥,但看娘和叔叔阿姨们都笑得那么开心,也跟着拍着小手笑:“娘有活干啦!娘有活干啦!”

“大爷您别这么说,我也是举手之劳。”陈国栋扶着张大爷坐下,笑着说,“主要是我朋友信得过我,这活交给咱院里人,他也放心。你们要是觉得行,这事就这么定了。”

“行!咋不行!”孙婶子连忙点头,抹了把眼角的泪,“国栋,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干,绝不给你丢脸!”

“我一定把院子修得漂漂亮亮的!”王伟攥紧了拳头,语气里满是干劲。

李兰也红着眼圈说:“国栋,大恩不言谢,以后有啥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

“哎,这就对了。”陈国栋拿起筷子,给每个人碗里都夹了块鱼,“快吃吧,鱼都快凉了。明天你们跟我去看看那院子,熟悉熟悉地方,咱们就准备开工。”

这天晚上,5号院的灯亮到很晚。

王伟和孙婶子在屋里盘算着该带些啥工具,李兰给小喜缝着衣服,嘴角一首带着笑,张大爷坐在院里,看着天上的星星,烟袋锅里的火星灭了又点,心里暖得像是揣了个小火炉。

陈国栋躺在厢房的小床上,听着院里隐约传来的笑声,心里踏实得很。

他知道这一年的活对院里人意味着什么,能让大家日子过得松快点,自己心里也好过些,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都在一个院,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