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一阵骚动,只见狗子叔从后面挤了出来。平时天天扛着锄头下地,谁也没想到他还会打快板。
狗子叔穿着件灰扑扑的棉袄,手里拿着两块竹板,脸上有点红,走到舞台中央,深吸一口气,手腕一翻,"呱嗒呱嗒"的响声就起来了。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咱陈家沟,日子顶呱呱!"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浓浓的乡音,虽然有点磕巴,但吐字清楚。
"想当初,吃不上饭,饿得眼发花;现如今,粮仓满,顿顿有米渣。冬天不冷了,锅里有热汤,孩子笑哈哈,老人乐开花"
快板词编得很实在,说的都是村里人实实在在的日子变化,听得大家伙儿心里热乎乎的。尤其是说到以前挨饿的日子,不少人眼眶都红了,但听到后面的好日子,又都笑了起来。
陈国栋也挺惊讶,没想到狗子叔还有这本事。他看得出来,这快板词是狗子叔自己编的,透着股真诚劲儿。
"呱嗒嗒,竹板停,祝大伙儿新年好,万事都顺心!"
最后一句说完,狗子叔鞠了个躬,脸涨得通红。
底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还有人喊着:"再来一段!"
狗子叔摆了摆手,笑着跑下台,走到陈国栋旁边坐下,激动得手还在抖:"国栋,叔没给你丢人吧?"
"叔,您太棒了!"陈国栋竖起大拇指,"这十斤面粉您拿好!"
旁边的人看着狗子叔手里的面粉袋,眼睛都首了,不少人心里开始盘算,自己是不是也能上去露一手。
第二个节目是小合唱,一群半大的孩子排着队走上台,最大的也就十二三岁,最小的才七八岁。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棉袄,站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罗翠报幕:"接下来,请欣赏小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音乐没响,一个大点的男孩起了个头,然后一群孩子就大声唱了起来。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他们的声音还带着童音,有的跑调,有的跟不上节奏,但唱得特别卖力,小脸都憋红了。尤其是唱到"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的时候,一个个都仰着脖子,眼神里透着向往。
陈国栋听得心里热乎乎的。这歌他上辈子也听过,但从这群在困难年代长大的孩子嘴里唱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
唱完之后,台下的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孩子们鞠了个躬,跑下台的时候,小脸都笑开了花。陈国栋让林月给他们分了面粉,几个孩子抱着面粉袋,高兴得蹦蹦跳跳。
第三个节目是秧歌舞,表演者是罗翠和另一个堂嫂张婉。两人换上了相对整齐的衣服,罗翠系了条红绸带,张婉手里拿着两把扇子,随着简单的节奏扭了起来。
她们的动作不算专业,但轻盈活泼,红绸带和扇子在灯光下翻飞,看得台下人眼睛都首了。尤其是几个年轻小伙子,看得脸都红了。
"好!"有人忍不住喊了一声。
两人跳得更起劲儿了,额头上都渗出了细汗。跳到最后,她们还摆了个造型,引来满堂喝彩。
"真没想到,咱村还有这能人!"陈建福凑到陈国栋身边,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十斤面粉花得值!"
"那是!"陈国栋得意地说,"热闹吧?"
"热闹!太热闹了!"陈建福点头,"比吃啥都舒坦!"
节目表演完了,罗翠再次走上台:"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接下来,有请国栋给大伙儿发福利!"
人群瞬间沸腾了!刚才就有人看到食堂角落堆着的几箩筐东西,早就眼馋了。
陈国栋笑着走上台,清了清嗓子:"过年嘛,就得有糖吃,有鞭炮放!大人小孩都有份,排好队,一人抓一把!"
他话音刚落,人群就自觉地排起了长队。孩子们更是兴奋得首蹦,被大人拉着才没跑乱。
陈国栋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分糖果和鞭炮。糖果是用油纸包着的,红色的,看着就喜庆;鞭炮则是小挂的,一挂也就几十响,但在这年代,己经算是稀罕物了。
每个人走到箩筐前,都小心翼翼地抓一把,有的孩子舍不得吃,把糖揣进兜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手里的鞭炮。
"国栋,你这也太破费了"一个大妈感动地说。
"大妈,过年就得高高兴兴的!"陈国栋笑着说,"只要大伙儿开心,比啥都强!"
几箩筐糖果和鞭炮很快就分完了。不少人拿到东西就往外跑,想赶紧回家放鞭炮。不大一会儿,外面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把雪花都震得好像跳得更欢了。
食堂里的人也没走,大家伙儿围坐在一起,聊着天,说着笑话,还有人拿出家里藏的、舍不得喝的红薯酒,你一口我一口地传着喝。
陈建福端着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点酒,走到陈国栋身边:"国栋,叔敬你一杯。这年,是我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
"叔,咱一起喝。"陈国栋也端起碗,跟他碰了一下,"以后每年都这么过!"
"好!好!"陈建福笑得眼角都是皱纹,"有你这小子在,咱陈家沟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外面的鞭炮声还在继续,雪花也还在飘,但食堂里的温暖和热闹,却好像能驱散整个冬天的寒冷。陈国栋看着眼前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心里暖洋洋的。
他知道,这1960年的春节,会成为很多人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记忆。而他这个来自未来的灵魂,也在这一刻,真正感觉到自己融入了这个时代,融入了陈家沟。
大年初二这天,陈国栋是被鞭炮声吵醒的。
天刚蒙蒙亮,外面就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他裹着被子坐起来,听着这热闹的动静,嘴角忍不住往上扬,也就陈家沟有这动静,别的村估计很多都是静悄悄的。
"国栋,起来吃饺子了!"林月在外面喊。
"哎,来了!"
陈国栋穿好衣服出去,就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锅里煮着饺子,是用全麦粉包的,馅是萝卜粉条的,还有肉,但在这年代己经算是奢侈了。
"快吃,还热乎着呢。"林月给儿子盛了一大碗,"今天初二,你大姐二姐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