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的太子大婚,当日便要登大殿,参拜帝后,受百官朝拜。
为着能在日落前进大殿,太子妃的仪仗须得在未时三刻前进宫门。
但李君策和相宜大婚不同,李君策有言在先,要亲自登门迎亲,是以礼节更加错综复杂,其中合礼不合礼之处,礼部官员吵得天昏地暗,但最终都被李君策一一驳了回去。
李君策的意思很简单:老子成亲,关你们什么事?再吵,再吵这辈子都不结了,你们找别人来继承江山吧。
他对着朝臣撒泼,对百姓却足够宽容。
按道理说,乡主府在内城,这里已经是只有达官显贵才能到的地方,寻常百姓根本不被允许踏足。
但李君策破例下旨,太子大婚当日,全城百姓,都可以来观礼。
起初,他还想打马游街,让百姓好好看看,让相宜给否了。
不为别的,相宜觉得不安全。
他高坐马上,又是得意的时刻,难免失于防备,若是有人埋伏,在暗处给他一箭,或是一枪,那还得了?
礼部劝了一天,没有结论,晚上时,太子忽然撤回了这条无理要求。
当时众人还疑惑呢,太子怎么忽然听劝了?
结果,嘿,里头传话说:是太子妃关心太子,担心太子的安危,上折劝谏,太子感念其心意,纳谏了。
群臣腹诽:呸,还上折劝谏,分明是私下通信,私相授受。
不过,也有一二人觉得,太子妃能劝住太子,倒也是好事。
李君策在朝堂上一向强势,若是找个扛不住事的太子妃,只怕说不上话,这位薛大人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能治住太子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于是在折腾了一圈后,这日未时刚过,相宜穿戴整齐后,李君策的仪仗队伍便出发了。
玄武大街上,挤满了百姓,水泄不通。
李君策听了相宜的,没有高坐马上,乖乖坐了御赐銮驾。
乡主府内,相宜被嬷嬷搀起,迈着莲步出门。
她头戴九龙衔珠金凤冠,额间贴着衔露海棠的金箔花钿,面上敷着珍珠粉,唇上点着胭脂红,美得不可方物,更端庄尊贵得叫人不敢直视。
凤穿牡丹的织金婚服下,就连绣鞋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的祥云纹蜀锦凤台履,里头是用料最好的珍珠袜。
出了院子,她拿紧了双喜同心扇。
一路上,吉祥嬷嬷十步便有一位,全都是宫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纷纷高声唱和吉祥话。
象征百子千孙的果子洒满庭院,直压得地上青草都难以抬头。
终于,到了前厅,这才见到外人。
奉命前来观礼的诰命夫人无数,全都恭敬侍立一旁。
相宜在主位上落座,端静沉默。
外头鞭炮声迭起,她心内噗通噗通地跳,琢磨李君策到何处了。
“报太子妃娘娘——!”
太监尖锐的声音传来:“殿下銮驾已到!”
按照规矩,相宜说:“请殿下慢行,臣妾恭候。”
太监便转身,一路喊出她的回话。
相宜觉得好笑,又觉得耳后微微发热,仿佛李君策已经到厅内,正定定地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