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太行山脉,寒风凛冽,军工车间的组装区里,李铮正拿着一份从前线发来的反馈报告,眉头紧锁。报告中提到,部分战士在使用车间生产的轻机枪时,发现连续射击后枪管会迅速过热,导致子弹卡壳,甚至出现枪管变形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持续火力输出。
“轻机枪是前线战士们的主要火力支援武器,持续射击能力至关重要。”李铮将报告递给吴天浩,语气严肃地说,“必须尽快改进轻机枪的冷却系统,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
吴天浩接过报告,仔细阅读后,陷入了沉思:“轻机枪枪管过热,主要是因为连续射击时,子弹与枪管内壁摩擦产生大量热量,而枪管的散热速度跟不上产热速度。现在我们使用的是气冷式冷却,仅靠空气自然散热,效果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水冷式冷却,通过水循环带走枪管的热量,大幅提升冷却效率。”
“水冷式冷却?”徐小眼有些疑惑,“但水冷系统通常比较复杂,需要水箱、水管等部件,轻机枪作为便携式武器,加上这些部件会不会影响机动性?”
“这个不用担心。”吴天浩笑着说,“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水冷套筒,套在枪管外面,套筒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一根软管连接到一个小型水箱(可以挂在机枪手的腰间),形成一个简易的水循环系统。这样既能起到冷却作用,又不会大幅增加轻机枪的重量和体积,影响机动性。”
李铮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很好!简易水冷套筒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合我们车间的生产条件。吴师傅,你负责设计水冷套筒的图纸;徐师傅,你负责组织技工制作样品;我们争取尽快制作出改进后的轻机枪,进行测试!”
任务分配下去后,吴天浩立刻投入到水冷套筒的设计中。他首先测量了轻机枪枪管的直径和长度,然后根据枪管的尺寸,设计了一个圆柱形的水冷套筒——套筒的内径比枪管直径大5,确保套筒与枪管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冷却水;套筒的长度与枪管的散热区长度一致,约40;套筒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都安装了简易的阀门,用于控制水流速度。
为了减轻水冷套筒的重量,吴天浩选择了薄钢板作为制作材料,厚度仅为1,这样既能保证套筒的强度,又不会增加太多重量。同时,他还在套筒的外侧设置了一些散热片,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
设计图纸完成后,徐小眼立刻组织技工们制作样品。技工们按照图纸,用薄钢板裁剪出套筒的展开图,然后用折弯机将钢板折弯成圆柱形,焊接好接缝;接着,在套筒的两端焊接进水口和出水口,安装阀门;最后,在套筒的外侧焊接散热片。经过两天的奋战,第一套简易水冷套筒制作完成。
接下来,就是将水冷套筒安装到轻机枪上进行测试。徐小眼带领技工们,将水冷套筒套在轻机枪的枪管上,用卡箍固定好;然后,将一根软管的一端连接到套筒的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到一个小型水箱(容量约2升);再将另一根软管的一端连接到套筒的出水口,另一端垂到地面(测试阶段,冷却水直接排出,实际使用时可以回收循环)。
测试开始前,李铮、吴天浩、徐小眼等人都围在轻机枪旁,紧张地等待着测试结果。一名守卫部队的机枪手负责操作轻机枪,他先将水箱装满水,打开进水口的阀门,让冷却水流入水冷套筒,然后开始射击。
“哒哒哒……哒哒哒……”轻机枪发出了清脆的射击声,子弹源源不断地从枪口射出。连续射击50发后,大家用手触摸枪管外侧的水冷套筒,感觉只是微微发热;连续射击100发后,套筒的温度有所升高,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内,枪管没有出现过热的迹象;连续射击150发后,套筒的温度明显升高,冷却水开始发烫,但枪管依旧没有出现卡壳或变形的情况;直到连续射击200发后,由于水箱中的冷却水耗尽,套筒的温度才迅速升高,枪管开始出现过热迹象。
“太好了!改进成功了!”李铮激动地大喊,“之前的轻机枪连续射击50发就会出现枪管过热卡壳的情况,现在连续射击150发都没有问题,持续火力提升了3倍!”
吴天浩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结果比预期的还要好!接下来,我们可以对水冷系统进行一些优化,比如增加一个小型水泵,提升水循环速度;设计一个可回收的水循环系统,减少冷却水的浪费;还可以将水箱设计成可挂在机枪手腰间的样式,方便携带。”
接下来的几天,徐小眼带领技工们,按照吴天浩的建议,对水冷系统进行了优化。他们制作了一个小型手动水泵,安装在水箱上,通过手动按压水泵,提升冷却水的循环速度;设计了一个可回收的水循环系统,将出水口排出的冷却水收集到另一个水箱中,再通过水泵抽回进水口,实现循环利用;还将水箱设计成了腰挂式,方便机枪手携带。
优化后的轻机枪再次进行测试,连续射击200发后,枪管依旧保持在较低的温度,没有出现任何过热问题,持续火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消息传到前线,战士们都兴奋不已。三营的一名机枪手,在拿到改进后的轻机枪后,特意进行了实战测试。在一次反袭扰战斗中,他用改进后的轻机枪连续射击200发,持续压制了日军的火力点,为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战斗结束后,他激动地说:“这改进后的轻机枪太好用了!连续射击这么多子弹,枪管都不烫,一点都不卡壳,真是我们的火力利器!”
李铮站在车间的组装区,看着工人们正在批量生产改进后的轻机枪,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改进轻机枪的冷却系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改进,但却能在战场上为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持续火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打击日军。只要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武器性能,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为抗战胜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夕阳下,改进后的轻机枪整齐地摆放在组装区的货架上,水冷套筒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军工车间工人们的智慧和汗水,也预示着抗战胜利的曙光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