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书生说完,李馀静默不语,只是喝茶。
旁边书生有些忐忑,他来之时,还有些将信将疑。
原本他是不信这些的,但这些日子,家中那事情,确实是有些古怪。
而且眼前这位,在县里实在声名显赫的很,人人都说,这位慈悲,又不取钱财。
更夸张的是,不知几多乡邻家中,都供奉有这位的长生禄位。
故而他才求上门来。
但方方一见,他还没说话,这位只看了他两眼,便直接问他原配情况,更是让他震惊了几分。
这位他可是从未见过,而且相信这位,也亦未曾见过他,更不曾知晓他今日会前来。
虽然心头惊疑,但毕竟是读书人,这养气功夫多少还是有些,便是也小意喝茶。
李馀将杯中茶喝了半,这才又道:“平素你家环,可照顾得好?”
听得李馀一语又叫出他女儿的名字,书生一愣,这表情愈发地躬敬:“平素我只读书,一切都是有劳我家娘子。”
李馀轻轻点头,又喝了一口茶,便是道:“我知晓了,酉时三刻,我来你家用晚膳。”
书生一愣,心头大喜,知晓这位是答应了。
当下躬敬地应了,这迟疑了一下,便是又问道:“敢问大人,饮食方面可有何忌讳。”
“吾伺奉龙王爷,无甚忌讳。”李馀随意道。
书生小心应了,便是留下姓名地址,又起身向李馀施了礼,便打算离去。
但这走到院门处,却是又停了下来。
转身走向那大殿,躬敬地取了香烛,拜了两拜,又供奉了些香火钱,这才离去。
看着这胡书生背影,李馀只是轻轻叹息了一声,便又继续看书。
过了个多时辰,老缪便是牵了一匹马回来。
是一匹黑马,四体均匀,皮毛油光蹭亮,一看便是一匹好马。
老缪将剩馀的银子交回,只是笑道:“听闻是我家大人要坐骑,那马贩子便直接拉了这马过来,还只收了本钱,又送了几十斤草料。”
李馀甚是满意,走上前,伸手摸了摸这马。
这马似乎也通人性,伸头蹭了蹭李馀的衣袖,很是亲昵。
一旁的老缪看着,那是笑呵呵的。
这马方才他一路拉着,也没见这般亲近,还有些高傲模样,这一见到自家大人,立马就不同了。
李馀摸了摸这马,便是笑道:“马兄,借你三根鬃,可否?”
这马似乎也听得懂李馀言语,只是又蹭了蹭李馀的衣袖。
“好,多谢。”
李馀便拿出一柄剪子,从这马头上去了三根马鬃,便是对着老缪道:“行了,牵下去吧,好生照料,多与些鸡子豆饼!”
“喏。”老缪躬敬牵着马下去了,只是对着那外边喊道:“马棚如何了?”
那边大牛应着:“这墙已经好了,今天顶棚暂时铺了草,明日再盖瓦!”
听着两人言语,李馀更是满意。
老缪办事稳妥,出门前,便交代了大牛找人搭马棚。这马买回来,马棚这边就差不多了。
当下,拿了这三根马鬃,又取了这几日让老缪准备好的上好桑皮符纸,无根水、朱砂。
命老缪在院子里摆了桌子,上了香烛、花果。
然后穿上法衣,开始行法制符。
据那古籍所记载,制作这甲马符,所需不多,仅需备健马鬃毛三根,桑皮符纸、无根水、朱砂等。
唯有这行法颇为繁杂。
且成功率感人。
按照仪轨,这甲马符制作分三部分,要奉请三位神灵加持,方能成功。
首先要奉请后土皇地只,为符纸启灵奠基。
这一步最难。
要三拜九叩,一拜咒一遍,共三遍,为一规仪。
道行高深者,这一次便有机会成。
若是道行不深者,要反复三、五次,乃至九次,都有可能。
但若是九次都未成,那接下来二十一天之内,都再无成功可能。
启灵成功之后,便是奉请天马星君降灵,同样三拜九叩,行咒等
最多九次,若未成,便需二十一天之后,从头再来。
若降灵成功,那这符,便已经成了九成,然后进入最后一步,奉请日游神加持。
李馀上了符纸,一拜三叩之后,便口中颂了那奉请后土皇地只尊神的名号,然后便以新购之雷木法剑在那以无根水朱砂绘制好符文的桑皮符纸上行法第一遍。
“坤为舆,土为基,皇地只兮降灵只!
取雷木,浸晨露,符纸承我叩拜意!”
这刚刚颂完这咒,那符纸之上淡淡的黄光便是一闪,看得李馀都是一愣。
这仪轨之上,不是说说明,至少得拜三叩九,行法咒三,成一规仪,才有可能成。
但自家这才拜叩三,刚法咒,这就启灵成了?
这启灵成了,那就无需继续这一阶段,可以进入拜请天马星君加持灵力。
这同样之拜了一遍,叩了三回,念了一遍法咒,咬破指尖,将那血液点在符纸之上。
“星为缰,风为足,天马君兮驭云途!
滴精血,画马首,符魂随我唤神驹!”
这符纸又是一道星光闪过。
额又成了?
接下来,就是请日游神,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日为衣,影为纱,日游神兮隐光华!
“结子午,印符尾,三神归符成啊!”
李馀这话刚完,这符纸之上,便是一道灵光闪过,同时隐隐地一声马鸣声,在脑际中,悄然响起。
“成了!”
看着这道灵光隐去的甲马符,李馀轻吐了口气。
原本,他以为着,自家头次制这甲马符,不说搞个九次,起码也要搞个三五次,才能成。
但却没想到,这仪轨都没做完整,一遍就成了。
李馀都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
这玩意连不科学啊。
原本为了这符,他已经准备今天一下午都耗在这事上。
但谁知道,这一刻钟,便成了。
这既然法坛都搭上了,香烛也都已燃。
这无消多想,便是又取了一道符纸放上,再次行法。
一连成了三道,李馀这才拜谢了神灵,收了坛。
到了傍晚,见得时间差不多了,李馀这才骑着新买的黑马,往利丰村而去。
利丰村,离龙首山颇有些距离。
李馀骑着马,不紧不慢地往利丰村去,等到的时候,那天渐渐地便些阴暗了下来。
书生家是一个小院子,有三间正房,两间杂屋。
不过,看起来新建不久。
李馀到门口的时候,院门口,便已经是有几人在等侯了。
领头的是一个矮壮的胖子,圆头大脑,裹着一身长袍。
后边跟着胡书生和一个小娘子,旁边还有一个老妇,旁边还跟着两个仆役。
见得李馀下马,旁边早有仆役上得前来,躬敬地接过马疆。
那胖子便是领着众人赶紧迎了上来,长揖及地:“恭迎庙祝大人。”
李馀轻轻颔首,看了看那书生。
胡书生赶忙上前介绍道:“大人,这位是小可岳丈王员外。”
这胡娘子倒是长得还算标志,亦如那书生一般,怨气缠身。
只不过,让李馀更是意外的是,旁边那老妇,却是身上怨气最重之人。
稍稍看了两眼,这边王员外便是让到一边,恭境地伸手道:“大人,晚膳已经备好,请您上座。”
“好。”
李馀也不客气,缓步往那院中去。
此时,院中挂着两个灯笼,照得院子里,一片亮堂。
正屋里摆了一桌席面,有鱼有鸡有肉,看起来颇丰盛。
那书生和岳丈王员外,两人陪坐一旁。
李馀便是笑道:“如此丰盛,只我三人,太过浪费,请家中都块吧。”
闻言,胡书生稍稍迟疑,那王员外便是对着书生,笑道:“大人吩咐,便去将你娘和梨儿都唤来吧。”
“好。”
当下书生,便是起身去唤人。
不一会,那老妇人和胡娘子,便都进来了,在一旁坐下。
“大人”
王员外端起酒杯,正要言语,却见得李馀略显疑惑:“胡书生,你家女儿呢。”
听得李馀问起这个,胡书生稍稍地一愣,然后便是看向旁边小娘子:“梨儿,环环呢?”
这胡娘子面容微僵,这迟疑着却是没答话。
反倒是旁边的那老妇,出声道:“环环方才说肚子饿,我便已经喂了饭。”
“哦。”胡书便是笑道:“已然过饭了。”
“无碍的,把她唤出来吧,再吃一些我也要好生瞧一瞧她,有些事才好弄清楚。”李馀道。
闻,胡书便是点头,看向那胡娘子:“梨儿,去把环环带出来吧。”
旁边老妇人,这时却是看向李馀,挤出一丝笑容,道:“大人,小孩子皮乱的很,怕扰了您兴致,等您用过膳,再见她吧。”
那话语之中,威严毕露。
旁边王员外这便是看向胡娘子,沉声道:“梨儿,速速去将环环带来。”
见得父亲发话,那胡娘子这才起身,往外边而去。
只有那老妇人,嘴巴蠕动了一下,但看着王员外,却是不敢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