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内室再无禁制,几人径直往那倒塌的草庐而去,只见一具散乱的枯骨,还有些玉牌纸页。
从一些蛛丝马迹看来,此人御兽灵虫闯进来过,将此地弄得一塌糊涂,泄愤之后才离开。
张悯德是事主,便由他来取物。
就近捡起一张材质特殊,却已经泛黄发黑的纸页,抹去上面的污渍,定睛一看,就挪不开眼睛了,这是一张丹方,他心怦怦直跳,自家终于能开炉炼丹了!
半晌,张悯德长出一口气,庆幸自己来得早,再过些年,这纸恐怕就坏了,他扫去阴霾,道:“此乃丹方,请叶先生过目。”
“哦?”郑家执事接过看完之后,点点头道:“诸位也知道规矩,凡丹符器阵之法,皆不可广传,张道友乃是此地发现之人,所有丹方都归其所有,馀者不可抄录,张家与郑家会折算补偿一部分灵石给诸位。”
这规矩大家都懂,筑基家族为掌控丹药资源,禁绝传播,但又不完全堵死,以免适得其反。
而丹方这玩意,也是更新迭代的,像洞府内发现的这种很古早的东西,对于筑基家族来说未必有用,也就是它山之石用来攻玉而已。
小家族拿着自用尚可,往外贩卖,成本就太高了,如果不能自产自销,还不如买现成的,价格差不多还更省事些。
一众家族客卿没什么意见,但周孝一个散修,哪里管你规矩不规矩,已经有小动作了,他裤腿下掉出个豆子,顺着脚跟埋入地下,朝着目标而去。
众人不是神识久视的筑基修士,毫无察觉。
张悯德又捡起一样看过,再递给郑家执事,如此慢慢捡了四页纸张,其中三页丹方,一页阵法,再有那玉简,肉眼就可见重重叠叠的字符在内。
张悯德将其贴近额头,灵识侵入,一篇名曰《净水宝枢经》的功法浮现,练气与筑基两篇皆全,心中稍微推算,就知道是一部上七品功法!
此物张悯德没有给郑家执事,也没有给其他人,自己主事,此物必须拿在手中的。
郑家执事也没有意见,只要不在修仙百艺之内,是不管的,其馀人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最后再有几样灵药已经失了灵性,一柄宝剑也是七品之物,放了不知多久,倒是依然锋锐。
将几样事物全部取了,又翻开茅芦,确认没有遗漏,才准备转身出去,整个过程其实没有超过三个时辰。
在外面又将那些虫尸收了,妖兽血肉皮革都是不错的东西,饲养灵兽,炼丹画符炼器都能用上。
等一切都收拾得差不多,所有人一一退去,张悯德的一个客卿背着同僚尸身,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几人再次回到听鼓楼,又休息了一夜,次日,张悯德召集众人,连同曹家才醒不久的修士,开始分配所得。
“昨天我与叶执事商议过了,丹方与阵法价值二十灵石,折去分成,诸位每家能分得两块灵石,妖兽血肉诸位如果有需要,可以自行取用,馀者,诸位信得过,也可以放在张家,贩卖后再将灵石送到。”
张悯德捋着长须,轻笑道:“最后还有几样得用的,诸位若是看得上,可以估价后补齐差额后拿下,若有争执则可竞价,所得灵石再均摊分成。”
其实丹方怎么可能只值二十灵石,二百都有人买,但是,这本来就是在规矩内给的补偿,没办法追究,还有那没透露的功法,价值估计同样不小,众人也只感叹一下张家好运道了。
张悯德这次撞大运了,张家开山立族三百馀年,一共发现过四处洞府古迹,收获都不大,也就第二次找到了剑修功法,让当时岌岌可危的张家站稳脚跟。
而如今这次,终于让张家在他张悯德手中走向另一个台阶。
稍后,有侍者将几样事物呈上。
其中虫卵两枚,九品炼丹炉一鼎,七品宝剑一柄,再有练气圆满的蜈蚣蜕壳和毒腺,这六样是价值最高的。
“少家主缺一柄趁手兵器,那宝剑,我出七块灵石。”孙家客卿开口,这都是折价之后的价格,在外面真实价格起码得二十多块灵石。
“我出九块灵石。”曹家客卿道,他虽然没有进入洞府,但出力颇多。
“道友,我出十块,啧,再多就没意思了。”孙家客卿提醒道。
“那就让给道友了。”曹家客卿也觉得没必要抬杠。
然后是丹炉,虽然品质不高,但属于奇用法器,价格要贵许多,张家是势在必得的,其他人用不上,也没必要争,免得让人误会是故意叼难。
如此,被张悯德以三块灵石的价格顺利拿下。
接着又是两枚虫卵,分开估价,皆是五块灵石,第一枚被曹家客卿拿下,第二枚对方也想要,但一人只能取一物,馀者需要等众人挑选完之后,再按照原价购买。
大家也见识过那蜈蚣的厉害尤其配合阵法,原价起码要二十灵石左右了。
如此一来,曹家客卿便不吭声了。
而郑家对此又不感兴趣,张悯德挑了挑寿眉,见李家客卿心不在焉,便问到:“周道友,你家家主可有要求?机会难得,不如选一样,免得到时候晟安道友怪罪我啊呵呵呵……”
“呃,张老太爷说的是,可小……在下身上并无灵石,只能等你们选完再说了。”周孝随便应付了两句。
“我与晟安道友乃是过命交情,区区几块灵石,还是能赊欠的。”张悯德心情不错。
不过这时候郑家执事可懒得等了,郑家炼器,直接两块灵石要了那蜈蚣的虫蜕,剩下一枚虫卵和毒腺,周孝便选了虫卵,同样五块灵石。
所有拍卖所得灵石收上来之后汇总,张家得四成,郑家两成,其馀各家平均,于是又回来了三块灵石零四斗灵米。
剩下毒腺无人问津,只能发卖之后再转结。
如此也清理得差不多了,张家还准备了庆功宴,但几位都没什么兴趣,各自拿了一本连夜抄录好的《阵道三释》,便陆续告辞。
这次且不论张、郑两家,分润最少的李、曹、孙三家都收获不少。